李忠觀點丨文化旅遊的故事演算法(下篇)

關鍵詞:文旅融合、影視演算法、遊戲演算法、熱搜演算法、生剝鬼文化、女巫文化、尼斯湖湖怪、聖誕老人IP

李忠觀點丨文化旅遊的故事演算法(下篇)

11月23-24日,2019年第二屆“旅遊三十人論壇”在廈門大學舉辦。華高萊斯董事長兼總經理李忠先生作為旅遊三十人論壇專家委員會專家,應邀出席了24日上午舉行的圓桌閉門會議,並於當日下午在論壇上進行了題為《文化旅遊的故事演算法》的主題演講。

現將李忠先生演講內容整理,兩天連續釋出,以饗讀者。

以下是演講內容整理(下篇):

第二,遊戲演算法——有歷史故事,但缺少現實遺存。

李忠觀點丨文化旅遊的故事演算法(下篇)

下面我要說的

遊戲演算法是指:遊戲化演繹,共同體參與。

就是讓你自己參與到遊戲中,來進行趣味演繹。大家一定要知道一個事兒:為什麼這裡說遊戲呢?現在很多年輕人可以說是玩遊戲長大的,而且在遊戲中,他們能體會到兩種非常不一樣的東西——

參與感和協作感

比如說《英雄聯盟》,這個遊戲規則就給使用者一種極強的參與感,會告訴你,你就是英雄,這是屬於你的故事;而且是團隊協作,各司其職,沒你不行,所以年輕人很看重這種協作感。

我們再來看《魔獸世界》。《魔獸世界》中最吸引人的亮點,是玩家為合作而建立的“遊戲公會”。遊戲公會就是志同道合的玩家結成的聯盟,大家可以理解為是他們遊戲中的家庭。公會的魅力所在,就是不僅可以讓你的遊戲級別快速升級,還能產生在和平年代,最接近戰友般的友誼。大家都知道,戰友這種友誼是非常可貴的。

這樣一來,就能形成遊戲化演繹和共同體參與的組合。在這個組合中,

我說兩個典型案例:

案例1,日本·男鹿半島:生剝鬼文化演繹——用遊戲化演繹,挽救瀕亡的文化傳統

李忠觀點丨文化旅遊的故事演算法(下篇)

男鹿半島在日本的東北角,是一個相當偏遠的地方。這裡面積224k㎡,人口只有3萬人左右。說實話,除了“生剝鬼”文化,這裡很難再挖掘出別的東西。

“生剝鬼”是什麼呢?每年除夕,生剝鬼會兩三人一組,一邊大聲吼叫和舞蹈,一邊走街串巷,造訪各家各戶。通常吼叫的內容都是威脅性的語句,比如“哪兒有哭鼻子的小孩兒”,“有沒有不聽父母話的小孩兒”,“有沒有好吃懶做的媳婦”等等。而這個時候呢,被造訪的家庭,主人需要身著正裝,鄭重迎接,一邊向生剝鬼解釋這一年來家中的日常壞事,一邊拿出好酒和年糕好生款待。生剝鬼會答應保佑這家人在新的一年裡身體健康、豐衣足食之後,再去別家。

備註:相傳生剝鬼是一種類似惡魔的生物,身穿蓑衣和草裙,手持木刀和木桶,2、3人一組,一邊大聲吼叫和跳舞,一邊走街串巷,造訪各家各戶。生剝鬼文化是流傳於日本各地民間傳統,多在東北地方。秋田縣的生剝鬼,是在每年除夕的時候,居民帶著紅色(女性)與藍色(男性)面具,扮成生剝鬼的樣子,督促家人要勤奮,索要酒食,並且送以祝福,是日本國家重要非物質文化遺產。

李忠觀點丨文化旅遊的故事演算法(下篇)

生剝鬼雕塑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這有點像我們小年的祭灶文化,每年小年時節,家家戶戶貼灶神年畫,並配有“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的對聯。

備註:灶神,民間俗稱灶王爺。傳說灶王爺原名張生,本是一布衣百姓,其娶妻之後終日花天酒地,敗盡家業淪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討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難當,一頭鑽到灶鍋底下燒死了。這件事傳到了玉帝耳朵裡,玉帝認為他能回心轉意,還沒壞到底,既然死在了鍋底,便封他為灶王,上傳下達,掌管全家禍福,每年臘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彙報,正月初四日返回人間。百姓們對灶王很是敬重,民間用祭灶“小年”的習俗,祈求來年平安和財運。

李忠觀點丨文化旅遊的故事演算法(下篇)

祭灶圖片來源:全景網

但不一樣的是,生剝鬼的形象比較炫酷。那生剝鬼是怎麼來的呢?關於生剝鬼的來源有幾個傳說,最多的說法是從中國派過去的。有的日本人也承認他們當中的很多人是由中國、朝鮮等亞洲大陸海外移民過來的,他們管這些人叫“渡來人”。

備註:關於生剝鬼的來源神乎其神的傳說——

漢武帝說:相傳漢武帝巡訪男鹿半島,每天驅使五個鬼做事,只在正月十五這天把鬼放出來,到村子裡翻鬧個底朝天,深受困擾的村民用計驅鬼成功,但仍害怕鬼再來報復,於是便演化出款待、安撫鬼的生剝鬼節。

修行者說:古時不斷有上山下山的修行者,他們挨家挨戶敲門討飯吃的場景演化而成。

山神說:古代人們可以看到遠處海上的神山,相傳生剝鬼是山神的使者。

異邦人說:古代從海上漂流到男鹿的異邦人,因為語言長相不同,被視為鬼。

備註:渡來人廣義而言是古倭國(日本的舊稱)對朝鮮、中國等亞洲大陸海外移民的稱號,這些從外地遷移到倭國的人口被考古學者稱為“渡來人”,不過主要仍是代稱由東亞遷徙而來的移民,渡來人通常是因國內戰爭頻繁或隨文化交流傳播而移居日本,這些擁有高度文明的渡來人傳入諸如農耕技術、土木建築技術,以及燒製陶器、鍛鐵、紡織等農業文明。

我說一個例子,大家都知道日本著名影星山口百惠吧,她曾在2002年自稱自己是楊貴妃的後裔。

備註:在日本的文學作品中,大都說楊貴妃其實沒有死在馬嵬坡,而是東渡到了日本,比如南宮博的《楊貴妃別傳》和渡邊龍策的《楊貴妃復生秘史》。在野史《楊貴妃別傳》中,將軍陳元禮在處死楊貴妃時,被其美貌吸引,便殺了一個長得像楊貴妃的宮女詐騙譁變戰士,並協助楊貴妃東渡到了日本。而《楊貴妃復生秘史》中則記載,楊貴妃上吊後又康復了,並在遣唐使的協助下,先是到了揚州,隨後又到了日本。

我們回過頭,再來看男鹿地區。男鹿地區經濟一度面臨著嚴重衰退,傳統文化也瀕臨消亡。為了挽救這一局面,男鹿決定挖掘生剝鬼文化,並選擇遊戲演算法,吸引年輕人的注意。

為此,男鹿利用遊戲演算法,做了三點:活動引人、遊客傳習和音樂狂歡。

1. 活動引人:組織交流活動,搭建平臺,擴大合作

首先,男鹿市政府組織生剝鬼節活動參與者召開“生剝鬼節研討會”,確定了生剝鬼文化,並確定了生剝鬼的樣子,而且確定了女性帶紅色面具,男性帶藍色面具的固定形象和形式。

其次,男鹿還舉辦一些如生剝鬼柴燈節等特色節慶,重振傳統經典節慶活動,讓民眾重溫過去習俗。

2. 遊客傳習:向遊客系統傳授“生剝鬼上門”的儀式文化

李忠觀點丨文化旅遊的故事演算法(下篇)

生剝鬼博物館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李忠觀點丨文化旅遊的故事演算法(下篇)

生剝鬼形象展示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除了召開“生剝鬼節研討會”,男鹿市還設有生剝鬼博物館,把生剝鬼在當地的文化形象做了各種展示,遊客在生剝鬼館可以看到最全的生剝鬼形象展示;而且館內不定期有生剝鬼面具雕刻師石川千秋駐場實演面具的製作工藝,讓遊客們近距離觀摩生剝鬼工藝的精湛之處。館內還佈置了生剝鬼“變身角”,展示生剝鬼的全套服飾與配物,遊客可以穿上體驗。

備註:石川千秋,64歲,男鹿的生剝鬼面具工匠大師,從事生剝鬼面具製作30年,是日本目前唯一的生剝鬼面具雕刻師,2013年榮獲日本地方傳統藝能大獎,完成一件作品通常需要一個月,消耗巨大精力。如今男鹿半島人們製作的生剝鬼面具唯一對外出售的只有石川千秋。

還有就是重頭體驗活動,如果你在這裡旅遊,除了他們表演給你看之外,你也可以參與其中,學習各項傳統的生剝鬼習俗,包含生剝鬼造型、生剝鬼太鼓舞、以及生剝鬼上門儀式體驗等,甚至可以花1-2萬日元,體驗“一日生剝鬼”,挨家敲門,深受歡迎。

3. 音樂狂歡:傳統生剝鬼造型+現代搖滾音樂節,吸引年輕人

但是這還不夠。為了吸引年輕人,他們還做了一個事兒。我們都知道,一般玩搖滾的人都喜歡留長頭髮,他們認為這樣甩起頭來會很酷。以這個邏輯,那稻草甩起來豈不是更酷?於是,他們就將傳統生剝鬼造型和現代搖滾音樂節相結合,舉辦男鹿生剝鬼搖滾音樂節。而且,這個音樂節舉辦的非常成功,成功到什麼程度呢?2016年兩天的舉辦時間中,現場到場觀眾1。2萬人,相對於只有不到3萬人口的男鹿市,可謂盛況空前。

並且經過進一步的發展,他們發現生剝鬼盆踴舞配合兇惡的面具和豪邁的舞姿非常適合搖滾音樂節的氛圍,於是,他們將這一舞蹈融入到現代音樂節中,併成了音樂節的保留專案,這樣一來,他們便將地方文化推向全國。

這就是我給大家說的遊戲演算法的第一個案例。

案例2,美國·塞勒姆:女巫文化遊戲演繹——從沒有女巫的歷史審判,到假扮女巫的現代狂歡

李忠觀點丨文化旅遊的故事演算法(下篇)

大家有空可以到這個地方看看。

塞勒姆小鎮在波士頓東北30公里的地方,是一座歷史悠久且很寧靜的海港小鎮,但出名卻是因為“女巫”。塞勒姆歷史上曾發生一件事——女巫審判。如果大家瞭解歐美歷史就會知道,在醫療、科技不發達的過去,一旦有病,他們會找女巫來治病。女巫如果治好了他們,就會受到尊重;但是一旦發生重大病情,誰都治不好的時候,就會有人把治不好病這事歸咎於女巫。當年因為這事,大量無辜的女性被無端指責為“女巫”,被審判,甚至處死。而塞勒姆這個地方因“女巫審判案”,致使19人被處以絞刑,1人被石頭堆壓死,5人死於獄中。

備註:在1692年,美國馬薩諸塞州塞勒姆鎮一個牧師的女兒突然得了一種怪病,隨後與她平素形影不離的7個女孩相繼出現了同樣的症狀。從現代醫學角度講,這是“跳舞病”的一種表現。這類症狀的病因是一種寄生於黑麥的真菌“麥角菌”。當時人們普遍認為,讓孩子們得了怪病的真正原因,是村裡的黑人女奴蒂圖巴和另一個女乞丐,還有一個孤僻的從來不去教堂的老婦人。人們對這3名女人嚴刑逼供,“女巫”和“巫師”的數量也一步步增加,先後有20多人死於這起冤案中,另有200多人被逮捕或監禁。1693年5月,在菲普斯大赦所有在押的巫術嫌疑犯並終止所有的審判後,這場悲劇終於結束。截此為止,塞勒姆鎮女巫審判案已使得19人被處以絞刑,1人被石頭堆壓死,5人死於獄中。這就是1692年2月至1693年5月期間,在美國馬薩諸塞州塞勒姆發生的大規模女巫審判事件。

現在,女巫已成為歐美文化中的一個特定人文形象留存下來,狂歡節的遊行隊伍中、文學作品中都會出現她的身影。而那些悲慘的故事也沒有被人們忘記,人們還在用各種形式再現這段歷史,重憶過去的黑暗。

李忠觀點丨文化旅遊的故事演算法(下篇)

比如塞勒姆,這裡現在已經成為美國女巫文化的狂歡聖地。塞勒姆把女巫文化做得很到位,並且和萬聖節文化進行結合,以活動為抓手,吸引女巫文化粉,來小鎮一起嗨,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兒。

那塞勒姆到底是如何利用遊戲演算法,對女巫文化進行現代演繹呢?他們主要做了以下三個方面:

1. 豐富展演,震撼傳達。

首先,塞勒姆街頭設有女巫戲劇表演,隨時隨地向遊客展示塞勒姆和女巫的深厚淵源。其次,遊客可以買張聯票,注意是聯票,一直去看幾個關於審判女巫,關押女巫的博物館群,從博物館出來甚至還可以到“斷頭臺” 上體驗一把“被推向死亡’的感覺。

李忠觀點丨文化旅遊的故事演算法(下篇)

而且如果你留心的話,你會發現,很多博物館都會把當時的場景一一演給你看。更有趣的是,你看完了一場後,會發現剛才演戲的演員跟你一樣,正急著往下一場趕,而且一定要趕在你前面。為什麼?因為在那個地方也不大,人口不足5萬,所以也就那幾個演員在反覆演這個戲。

2. 粉絲參與,集體狂歡。

在塞勒姆,每年會舉辦大型女巫主題的化妝活動。活動期間,塞勒姆設有現場化妝服務,你可以化妝成任意喜歡的角色或樣貌,各種神仙妖怪、各種怪模怪樣的要求,他們都能滿足你;你看這張圖,只要你願意,連寵物都可以換副行頭,參與到大Party裡;從公共場所到私人建築都進行萬聖節裝扮,營造出非常濃厚的鬼節氣氛;更重要的是,這裡不只限於女巫造型,也允許你隨心所欲的Cosplay。到這裡來的人,可以真正感受到什麼叫做“天天萬聖節”。

李忠觀點丨文化旅遊的故事演算法(下篇)

3、全域協同,處處共振。

在塞勒姆,女巫主題滲透於衣食住行各個方面。這裡甚至有女巫酒店,以塞勒姆最有名的女巫酒店——霍桑酒店為例,每年十月,年度通靈展和巫術博覽會在霍桑酒店的巫術萬聖節大廳舉行,屆時,會有數百人集聚一堂來“召喚亡靈”,讓人難忘。

這就是我說的遊戲演算法。遊戲演算法的邏輯和影視演算法不同,影視演算法是讓你看別人的生活,而遊戲演算法是“創造”自己的生活。

第三,熱搜演算法:什麼都沒有,資源平平的專案。

李忠觀點丨文化旅遊的故事演算法(下篇)

熱搜演算法是什麼呢?就是原來沒有的資源,你創造出來了。換句話說,就是無中生有,搞大新聞。只要你善於創造,你就能夠變成別人關注的“物件”。這裡,我也說兩個案例:

案例1,英國·因弗尼斯:無中生有的故事

李忠觀點丨文化旅遊的故事演算法(下篇)

一看到“因弗尼斯”這幾個字,大家就會聯想到尼斯湖湖怪。其實如果你真去看尼斯湖,你會覺得很失望,它其實就是一條狹長的淡水湖。但是大家真的願意去看,就是因為尼斯湖湖怪。

相信在座的各位,或多或少都聽說過尼斯湖湖怪吧。我可以負責地說,從科學角度,我絕對不相信有尼斯湖湖怪;但要是從文化角度說,我倒是很願意去看看這個尼斯湖,去看看傳說中的尼斯湖湖怪。

李忠觀點丨文化旅遊的故事演算法(下篇)

尼斯湖圖片來源:華高萊斯 1/6圖片工作室

大家知道,科學和文化是兩碼事。從科學的角度講,尼斯湖不可能有湖怪。方舟子曾在自己的專欄裡,這樣闡釋“湖怪說”考據的不科學性:“從生物學的觀點看,存在大型“湖怪”、“水怪”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甚至可以說不可能。體型巨大的動物只能是魚類、爬行類或哺乳類動物,而這類高等動物是不可能靠少數幾頭來傳宗接代的,必須存在一個至少由數百頭個體組成的群體,才能避免因近親繁殖導致滅絕的危險。動物是要吃飯的,體型越大吃得越多,一個面積不過幾十平方公里的湖泊並不具有長期維持一個數百頭大型動物的生態系統。何況,一個地方如果真存在數百頭大型動物,就不會那麼難以發現。”

方舟子說得很對。任何一個物種的演化,必須得有一定的種群密度。也就是說,為了物種的繁衍,不可能是兩隻湖怪生孩子的延續邏輯,至少得有數百頭湖怪組成的群體,還要避免他們近親之間的繁殖。這要是有幾百頭的湖怪在這裡出現,想不發現都難啊!

備註:種群密度:在一定空間範圍內同種生物個體同時生活著的個體數量或作為其引數的生物量。

說到這裡,我多說一句,中國編的很多故事是缺乏科學文獻考據的。前一段還有人說長白山天池有水怪。我問大家一個事,長白山是什麼山?——休眠火山,據記載,長白山曾於1597年、1668年和1702年噴發過。而長白山天池是在一個火山口上,水溫特別低,別說魚蝦,連微生物都很少。這個巨型的水怪是從何而來,又是如何存活的呢?

備註:休眠火山指有史以來曾經噴發過.但長期以來處於相對靜止狀態的火山。死火山指史前曾發生過噴發,但有史以來一直未活動過的火山。此類火山已喪失了活動能力。活火山指至今仍在活動的火山。但實際上這三種火山之間並沒有嚴格界限,有時休眠火山和死火山也是會火山噴發的。

但是,從文化角度說,尼斯湖湖怪我覺得是可以有的。儘管每年找出的照片都證明是假的,但是,每年都有人熱衷於尋找湖怪。我們來看一組資料:每年有100多萬遊客因為湖怪參觀尼斯湖及其周邊地區;每年因為湖怪而產生的旅遊經濟效益超過3800萬美元;截止到2017年,由湖怪帶來的經濟總效益已經超過200億美元。80多年來,尼斯湖湖怪的IP為當地帶來巨大的客流量和經濟效益。

李忠觀點丨文化旅遊的故事演算法(下篇)

尼斯湖圖片來源:華高萊斯 1/6圖片工作室

那麼,在這個邏輯之下,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尼斯湖地區利用熱搜演算法主要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兒:無中生有,多渠道造勢——率先引爆“湖怪探秘”IP。

什麼叫無中生有?

首先進行媒體傳播——聯動廣播公司、報刊等知名媒體,進行病毒式傳播。

有人出來收集各種照片,出各種揭秘尋找湖怪的書籍,甚至會拍攝關於湖怪的紀錄片;然後進行例證營銷——利用湖怪照片事件吸睛,讓這裡瞬間名聲大噪。比如,1934年醫生羅伯特·威爾遜出示了一張尼斯湖怪照片,得知訊息的英國《每日郵報》迅速派出記者前去採訪,並以頭版頭條的方式刊發,從此,尼斯湖怪的新聞在坊間爆紅。最後利用懸賞造勢——馬戲團老闆為了“蹭熱點”,懸賞2萬英鎊(相當於現在人民幣800萬左右)捕捉尼斯湖怪,以至於人們就像是當年淘金者一樣,帶著漁網魚叉,甚至還有TNT炸藥,成群結隊來到尼斯湖,希望能獲得鉅額獎賞。

儘管後來湖怪的傳說被證明是假的,但是他們會細講揭秘的經過。這裡的政府很清楚一件事:就是隻要我堅持去搜,就總有人認為有找到的希望。

第二件事兒:故弄玄虛,政府持續引導 ——實現對客群的長期吸引。

政府作為官方機構,保持“搖擺”態度,既不承認之前的證據,也不否認存在的可能。為了長期抓人眼球,他們扶植研究機構,為尼斯湖怪設立專職調查機構——尼斯湖現象調查局(LNPIB);還以科學家做背書,邀請眾多享譽全球的科學家加入搜尋行列,提升湖怪存在感;除此之外,當地政府會開展定期偵查,每年都耗資重金,用於尼斯湖湖怪的偵測工作;並且政府積極同賽事舉辦單位合作,將湖怪形象推廣全世界,甚至當地政府聯合索尼影業,合力打造科幻電影——《尼斯湖怪:深水傳說》。

李忠觀點丨文化旅遊的故事演算法(下篇)

圖片來源:《尼斯湖怪:深水傳說》電影劇照

折騰了這麼久,政府得到的最大收穫就是沒有任何成果,但是沒關係,只要一直折騰,尼斯湖及湖怪就會一直保持曝光率。

備註:尼斯湖現象調查局(LNPIB)成立於1961年,創立者是布萊頓區議員大衛詹姆斯(David James),這個採取軍事化經營的機構以找出湖怪為目標,募集了數十位有志於此的自願者擔任工作人員。為了搜尋湖怪,LNPIB動用了英國皇家空軍汰餘的探照燈、偵察攝影專用的大型長焦距鏡頭、一艘亮黃色的袖珍潛艇、水中聲納掃測,還曾試圖使用炸藥迫使湖怪浮出水面。

第三件事兒:假戲真做,強體驗性的湖怪博物館 ——強化客群持續匯入。

李忠觀點丨文化旅遊的故事演算法(下篇)

除了多渠道造勢,持續引導外,當地還在IP上做了很多工作,比如打造尼斯湖怪展覽中心,對尼斯湖怪感興趣的遊客來說,尼斯湖湖怪展覽中心有關於湖怪的一切,滿足大家對尼斯湖湖怪的好奇心。博物館為遊客展現了一切有關尼斯湖怪的原始資料和資料來重現歷史,還保留了20世紀用於考察的設施,強化遊客體驗的代入感;展覽中心模擬出尼斯湖底場景供遊客體驗,以此增加互動感知;而展覽中心內設立湖怪觀察亭,讓遊客瞭解歷史的同時,還可以進行實地觀察;這裡還進行趣味營銷,將兇狠的湖怪形象趣味化改造,以手辦的形式售賣,強化IP傳播。如果大家去了這個地方就會知道,他們會不斷賣給你小東西,而且賣的小東西特別可愛,這些東西都是你願意買的。

說到這裡,我們會發現:雖然尼斯湖湖怪是假的,但是文化創造得特別真實。也就是說,前提絕對荒謬,細節絕對真實,IP絕對生動。

案例2,芬蘭 · 羅瓦涅米——“搶”佔一個大IP,無中生有,做假成真

李忠觀點丨文化旅遊的故事演算法(下篇)

如果說英國·因弗尼斯是“編”出來的成功案例,那我下面要說的芬蘭 · 羅瓦涅米案例,就是“搶”過來的

什麼意思?

羅瓦涅米是芬蘭北部的拉普蘭區的首府,是世界上唯一設在北極圈上的省會城市。這個地方曾經“一無所有”,可以說是在戰後廢墟上艱難重生。為了打破這一僵局,他們就想著,“搶”點什麼可以把自己的經濟振興起來。於是他們就“搶”了一個老人,這個老人名叫“聖誕老人”。

備註:在遭到戰爭的毀滅性破壞後,羅瓦涅米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的援助進行重建。在1950年初步重建完成,美國前第一夫人埃莉諾·羅斯福訪問羅瓦涅米時,芬蘭的北極圈上幾乎什麼建築都沒有,時任拉普蘭省省長在羅瓦涅米市市長的幫助下,在夫人抵達的一週前,在北極圈上建了一個小房子作為接待室。

李忠觀點丨文化旅遊的故事演算法(下篇)

聖誕老人圖片來源:全景網

其實聖誕老人這個IP,每個國家都在做,但是沒關係,你們做沒關係,我們就硬生生地搶。

說到這裡,我多說一句,為什麼中國有20多個地方都在爭奪董永故里呢?因為這是值得“搶”得!自從有了移動網際網路以後,創造名人的代價和困難越來越高了。咱別說董永是“三好男人”了,就俺們山東那個西門大官人,也有好幾個地方在搶。

備註:近幾年,全國有20多個地方藉助《天仙配》所帶來的文化效應,爭先恐後以“董永故里”之名積極向國家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爭奪董永和七仙女文化“金字招牌”,提高地方競爭的“軟實力”。

言歸正傳,為了搶“聖誕老人”,他們做了什麼呢?

1. 無中生有,搶奪IP。

首先,羅瓦涅米高調宣佈,我們這裡就是“聖誕老人之鄉”!透過搶先喊出口號,先聲奪人,“重新整理”人們對於這個IP和當地的認知;其次,搶奪官方認證,倔強堅持不退讓,直到1995年聖誕節前夕,時任聯合國秘書長加利給聖誕老人寫信致以節日的問候,這封信寄給羅瓦涅米聖誕老人村的聖誕老人。也因此,羅瓦涅米的聖誕村被認為是世界上唯一被聯合國認可的聖誕老人故鄉。

李忠觀點丨文化旅遊的故事演算法(下篇)

羅瓦涅米聖誕老人之鄉圖片來源:華高萊斯 1/6圖片工作室

2. 假戲真做,弄假成真。

在這個聖誕老人村,設立了專門的“聖誕老人辦公室(Santa Claus Office)”。小屋就像聖誕老人本身一樣,妝點得又溫暖又親切,無論是小孩還是成人,都可以來這裡拜訪“聖誕老人”。

李忠觀點丨文化旅遊的故事演算法(下篇)

羅瓦涅米聖誕老人之鄉圖片來源:華高萊斯 1/6圖片工作室

你要是去拜訪過就會知道,這裡的聖誕老人是專人專職扮演的,不僅從頭到腳的裝扮一點破綻都沒有,還滲透著聖誕老人的慈祥。在這裡,聖誕老人認真傾聽人們的心願,甚至會給孩子們講故事或唱一兩首聖誕頌歌。從這些專職人員的態度中,你會發現,他就是真的聖誕老人,聖誕老人從傳說走進現實了。

說到這裡,我問大家個事兒,有去過英國倫敦貝克街((BakerSt))221號B嗎?那裡有一座福爾摩斯博物館。那裡雖然沒有夏洛克·福爾摩斯(Sherlock·Holmes),但是有福爾摩斯的搭檔約翰·H·華生(Dr。 John H。 Watson)。如果你去到這裡,一定要跟華生醫生的扮演者聊聊天,這個扮演者不僅扮相像極了華生醫生,而且口吻、行動都像。你隨便跟他聊阿瑟·柯南·道爾(Sir Arthur Conan Doyle)寫的福爾摩斯的任意一章,他都會告訴你,當年自己跟福爾摩斯是怎麼合作的,自己幹了啥,福爾摩斯干了啥。其實道理很簡單,大家只要看書就會知道,書裡福爾摩斯的表述者是華生,是華生在講福爾摩斯的故事。這就是我說的水平,他們把故事講得很到位,已經把人物角色活化了。

李忠觀點丨文化旅遊的故事演算法(下篇)

李忠觀點丨文化旅遊的故事演算法(下篇)

福爾摩斯博物館圖片來源:華高萊斯 1/6圖片工作室

我們再回到這個聖誕老人之鄉。這裡不僅活化了聖誕老人,還活化了聖誕儀式,真實還原了多種聖誕傳說中的體驗環節——比如,開放聖誕老人郵局,讓人們真的能收到經聖誕老人之手寄出的明信片;擴充套件聖誕主題樂園,還原童話世界,引領遊客暢遊;甚至在這裡,不但能和聖誕老人一起打卡北極圈,還可以領取專屬證書。這就給大家營造了一種,只要你來到這裡,你就會覺得這裡就是聖誕老人之鄉的氛圍。

李忠觀點丨文化旅遊的故事演算法(下篇)

遊客扮演聖誕老人寄送明信片圖片來源:華高萊斯 1/6圖片工作室

這就是我給大家說的熱搜演算法——透過抓住人的本能、搶奪注意力,持續吸引受眾的目光,透過無中生有、大膽“搞事情”,快速奪取受眾關注,實現快速吸睛,將平平無奇的資源“化腐朽為神奇”!

李忠觀點丨文化旅遊的故事演算法(下篇)

今天,我給大家講的就是以上這三方面。

文旅融合將迎來中國旅遊發展新時代!我們要完成從文化到旅遊的“驚險一躍”,需要學會講故事,講好中國故事!而要想講好文旅故事,就要明白不同資源需要不同的“故事演算法”。以上就是我給大家分享的影視演算法、遊戲演算法、熱搜演算法。

我的發言就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