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溫為何無法統一天下

朱溫的優勢在開始的時候還是很明顯的,首先是獲得了唐朝中央政府的控制權,挾天子以令諸侯成為現實。在土地上,他不僅實際佔有的領土是最大的,而且大片富庶地區都歸他所有。然而就是在大好形勢之下,朱溫做了幾個錯誤的選擇,導致大好局面白白喪失。

朱溫為何無法統一天下

朱溫

1、

過早稱帝

朱溫稱帝的心太過急迫,他的一些心腹蔣玄暉、柳璨、張廷範都認為他應該再等一等。天下割據勢力眾多,不可操之太急。這種看法當然是有道理的。先稱帝,必然會被天下割據勢力群起而攻,尤其是最強大的李克用,是朱溫的死敵。早在朱溫強迫唐昭宗遷都洛陽的時候,河東李克用、鳳翔李茂貞、西川王建、襄陽趙匡凝就已經結成了反朱溫聯盟。朱溫一稱帝,形勢勢必更加危險。

朱升給朱元璋的九字箴言: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放之亂世,都可以用上。在朱溫身上,依然是最好的建議。同時,三國時期,曹操的做法,依舊可以說得上是朱溫當下最好的選擇之一。

但朱溫熱衷於稱帝而不能自拔。

而朱溫在稱帝問題上,與部下之間產生了隔閡,加上有人挑撥,最終把

蔣玄暉、柳璨、張廷範幾人全部殺掉。一個稱帝搞成這樣,實在是得不償失。

朱溫的稱帝,事實上跟當年三國袁術稱帝一樣,過早地讓自己成為眾矢之的,加上樑晉之間的水火不容,朱溫事實上在政治上把自己逼進了死衚衕。

2、

殺伐太重

對於一個軍閥來講,殺人,這也是很正常的事。可是朱溫殺人確實過多。

朱溫到長安的過程幾乎跟爾朱榮當年進洛陽一模一樣。朱溫殺了昭宗和哀宗,殺了昭宗九個兒子,殺了昭宗所有的侍衛,在

“白馬驛之禍”中殺了群臣。如果說這樣的做法是為了獲取政權,也許還勉強說得過去。那麼殺朱友恭就確實說不過去了。

朱友恭是朱溫的義子。朱溫為了掩人耳目,自己假意離開京城,暗中命令李振、朱友恭、蔣玄暉、氏叔崇等人殺了昭宗。在昭宗死後,朱溫假意悲痛不已,把蔣玄暉、氏叔崇殺了,讓二人做替罪羊。很明顯,朱溫在事前已經想好了把二人當替罪羊。難怪朱友恭在臨死之前說:

“賣我以塞天下人之謗,如鬼神何!行事如此,望有後乎!”而在後來稱帝的問題上,朱溫又殺了蔣玄暉、柳璨、張廷範。而這些人都是朱溫真正的心腹。正如朱友恭所說,這樣行事,哪還有人敢跟著你。

後來,朱溫被自己的兒子所殺,過程極其簡單和順利。這跟朱溫早就失去了身邊人的支援緊密相關。

還有就是跟李克用的關係。當時朱溫和李克用一起平叛,在宴會上,兩人起了口角。朱溫就要殺李克用,不曾想,大雨救了李克用的命。二人自此水火不容。這件事,朱溫其實大可不必,最終因為心胸狹窄和錯誤的審時度勢,樹了一個終身之敵。

朱溫為何無法統一天下

梁晉相爭地圖

3、

朱溫的猜忌

朱溫的猜忌心尤其重,這可能也是君王的通病。而朱溫僅僅因為猜忌就把蔣玄暉、柳璨、張廷範殺了。

梁晉相爭的關鍵點在潞州。這個潞州是開封府和太原府這條直線上的中點,誰佔據了潞州就相當於佔據了優勢。後梁動用核心力量圍潞州一年多,在戰爭的關鍵點上,朱溫三易其帥。應該說康懷貞、李思安、劉知俊已經是朱溫手下最能打的幾個了,但朱溫在戰局焦灼的時候,這樣頻繁地換帥,顯示出了他本人對手下人員的極度不信任。

朱溫猜忌的結果是,他本人事實上已經很難得到真正死心塌地的部下。潞州之戰的失敗,後梁頹勢盡顯,這裡面,朱溫自己要承擔很大的責任。

朱溫為何無法統一天下

潞州之戰

4、

而朱溫的死幾乎是安祿山被殺的復刻,被兒子所殺,被埋在床下。這個結局其實一點都不意外,眾叛親離是他最後日子的寫照,也是他一貫的行事風的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