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未了|老街追憶(15):念念不忘油糖部(上)

青未了|老街追憶(15):念念不忘油糖部(上)

少時,對通元集鎮最早、最初的記憶,只能是油糖部。無它,近是一方面,出門上朝陽橋,北橋堍下第一家商店就是油糖部。嘴饞是又一方面,油糖部裡有好吃的。

油糖部是鄉人的俗稱,蓋因其賣油賣糖,這麼叫到也直擊本質。官名應叫西土副門市部。“西”,與方位有關,鎮上有東土副門市部。“土副”的由來,幾經打聽,大概與其經營油鹽醬酒、糖果煙雜等副食品有關吧。至於“土”從何來,就不得而知了。至於門市部,則是鎮上供銷社直屬商店的統稱,比如隔壁的供銷社大百貨門市部、文具門市部。

油糖部座北朝南,座落在法喜寺前岳廟街朝陽橋北堍,灰牆平頂,二層、十二開間,連扇木門,是典型的農村供銷社建築。在我記事時,屬於當時鎮上為數不多的現代樓房。當然,油糖部只佔據了整座供銷大樓最西邊的三間。

顧客從油糖部中間的大門進出。大門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常見的四開玻璃木門,外罩店門板。左右兩間,則是三開玻璃窗,同樣外罩店門板。店門板一般營業時收起,以增加店內採光。

油糖部,內部佈局為一不對稱的“U”字型,出口正對大門。

進門左首,西間的四分之一處,面向南用白瓷磚砌了二個池子。西邊的矮池子上放油桶賣菜油,東邊的深池放食鹽。中間稍寬的間隔則是操作檯,方便營業員包紮食鹽,供顧客暫時擺放油壺鹽罐。

菜油,最早放在油缸裡,用專門的竹製提子來計量,也有用洋鉛皮(也有的地方叫白鐵皮)提子。一般有半斤(250克)、2兩(100克)、1兩(50克)三種規格。

後來使用售油器,至於原理,至今未搞懂。只見營業員將售油器某個機關拉到一定的位置,再壓下把手,油就從一個小水嘴裡噴射而出。看著油壺一點點被灌滿,對於當年的孩子來說,其實也是非常想親自去操作一下的。

那時,到油糖部買菜油、醬油,叫“吊油”、或“吊醬油。為什麼用“吊”,當時一直不得其解。後來見到營業員用提子從油缸中把菜油慢悠悠提上來倒進漏斗,方知“吊”得恰到好處。

吊油,那時沒有塑膠壺,玻璃瓶也不多,一般用陶瓷的大油壺,大概能裝3至5斤的菜油。當然,平時起油鑊並不用這個油壺,太大、太重了,也不好控制用油量。放在灶頭的灶山或焦心洞內常用的油壺,容量最多一斤,圓形、矮胖,醬色釉;前後有壺嘴、把手,四耳可拴繩;頂部淺碟形,中間圓形小孔,無蓋。但使用時,一般用白底藍邊的瓷盅替代蓋子,一可防止異物進入油壺,二可盛放燒菜時認為多餘的熟油。

青未了|老街追憶(15):念念不忘油糖部(上)

在那個年代,食用油也憑票供應,每人每月也就二三兩。家裡起油鑊,都會將油拉出細細的油線,沿著鑊邊四周,均勻地滴入,虔誠而專注。時不時因為覺得匯到鑊底的油太多,又會用鍋鏟將熱油鏟回瓷盅裡。而油壺嘴上有時少許掛下來的油,常常會被舌頭舔去。

買食鹽帶鹽罐子的不多。營業員用帶小抄斗的桿秤計量,抄上小半斗的食鹽,稱上一斤,倒在操作檯上正方形的包裝紙上,包成六面八角的長方形,用紙繩十字交叉捆紮,就能放在隨身攜帶的小元寶籃或篩籃中帶回家。

西間面向東,是一排半人高的玻璃櫃臺,裡面是放著各種醬菜的瓷缽,有榨菜、醬(生)瓜、醬黃瓜、人參羅卜、酥羅卜、小茄子、什錦菜等。其中小茄子是當地特產,拇指大的茄子鹹中帶甜,脆嫩爽口。醬菜平時買的人不算多,畢竟那時鄉下人家每戶都有幾大缸的各式鹹菜。

靠西牆的木架子上,高高低低整齊擺放著瓶裝的白酒、黃酒、啤酒,後來又出現了汽酒。著地則是大甏的散裝燒酒、黃酒、醬油、醋,各種醬菜、乳腐甏和成箱的啤酒、汽酒。早年的春節期間,還會供應散裝的甜米酒,香醇可口。當然,購買散裝的酒,還得叫“吊”,“吊酒”。

面向大門,“U”字型的底部,靠北牆是一排木架子,前面也是玻璃櫃臺。但裡面放得是什麼,時日久遠已然忘卻。想來不會是什麼印象深刻的東西,自己也沒買過。

壹點號 文生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