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智慧:九二,扭轉被動局面,領導要彰顯仁德

易經智慧:九二,扭轉被動局面,領導要彰顯仁德

乾:元、亨、利、貞。

元:大也,始也。似有肚量大,容萬物,並且永遠從開始做起,從不自滿之意。亨:通也。似指天空中的日月星辰、雲雨通達無阻。利:宜也,吉祥也。似說做事要宜於萬物,使萬物都能得到自己的利益,永遠吉祥。貞:正也,固也。似說對待萬物要永遠具有牢固而公正無私的態度。這四者,合稱天德,也稱乾德。

萬物各有陰陽組成。陽為剛,剛能制柔,故陽處支配地位。乾有四德(元、亨、利、貞),為萬物造福,說明凡處支配地位者,都應象乾一樣,首先成為萬物造福的榜樣。這裡在暗示人間,凡在大小群體中起支配作用者,應當首先在行為上作出給他人造福的榜樣。如在古代把國王稱為天子,就是指國王應該首先繼承和發揚天之四德來為民辦好事,而不是叫他借天的威力,對民作威作福。

兩乾相比,乾上的領導者九五得位,乾下的領導者九二失位,說明乾上的領導力量比乾下強。面對一強一弱,本容易形成以強凌弱的局勢,但因兩者志同道合,所以能團結無間,從而使萬物更加興旺

兩乾重疊,還有另一種意思,即乾下弱,乾上強,故乾下大有追趕乾上之意,而乾上又不甘落後,兩家形成競爭局勢,從而使元享利貞常盛不衰。說明在同一個事物中有了矛盾,才有競爭,才能更好地發展。

易經智慧:九二,扭轉被動局面,領導要彰顯仁德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見:同現,如出現,現露等。大人:指德行高尚的人,指領導人,在這裡指九二本身而言。龍:古代傳說中的能興雲作雨的神異動物,一般不在田地上活動,現在出現在田地上,不外乎三個原因造成:其一,被九二的行為所感動下來支援九二;其二,九二德行高尚,權威大過龍,使龍不得不被迫下來服從九二的領導;其三,與民同耕,顯示盛世景象。就是說,九二雖因失位而造成某種被動局勢,但因行為高尚,因此獲得龍和民共助局面,從而改變了自己的被動地位,造成十分有利於大人物九二把自己才德顯現出來的大好形勢。也就是說,身處被動地位時,只要透過主觀努力,得到民眾擁護,就可改變。

易經智慧:九二,扭轉被動局面,領導要彰顯仁德

《象》曰:“見龍在田”,德施普也。

大意是:巨龍出現在田間,說明美德廣施天下,普及人間。

《文言》曰:“九二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龍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閒邪存其誠,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

大意是:九二受辭中說,巨龍出現在田間,說明出現了有利於大人物活動的好形勢。這是什麼意思呢?孔子回答說,具有龍德一樣品德的人,做事一定公正,並且也適中,日常所說的話一定言而有信,日常所表現出的行為也一定非常謹慎。防止邪惡,存其誠信,盡力給世人做善事,但不誇耀自己,總是以博大的道德行為來感化世人。所以《易》文中說,巨龍出現在田間,說明出現了有利於大人物活動的好形勢,就是指君王的品德而言。

易經智慧:九二,扭轉被動局面,領導要彰顯仁德

《文言》:“見龍在田”,時舍也。

大意是:巨龍出現在田間,說明隨著時代的進展已舍掉了不利的因素。

《文言》:“見龍在田”,天下文明。

大意是:巨龍出現在田間,是天下文明的體現。

《文言》: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辯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

大意是:君子透過學習以聚集知識,透過不恥下問以明是非,心胸寬闊而不自居,並以仁愛作為自己行為的準則。所以《易》文中說,巨龍出現在田間,說明出現了有利於大人物活動的好形勢,就是指君王的品德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