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凝大地,傲梅飄香”,宋朝為何盛行“梅花崇拜”之風

“寒凝大地,傲梅飄香”,宋朝為何盛行“梅花崇拜”之風

“寒凝大地,傲梅飄香”,梅花,是中國的四君子之一,本就是用來比喻聖人的品德的事物意象,在中國古代文化史上流傳了非常久的時間,每個朝代都對其有著非常鮮明的喜愛,而

"梅花崇拜"的風氣一直到了宋朝才有

宋朝為何盛行“梅花崇拜”之風,為什麼“梅花崇拜”又偏偏在宋朝出現呢?宋朝對於梅花的喜愛比前朝更甚嗎?還是宋朝有一些獨特的原因讓梅花作為意象發展得更廣闊的了呢?

“寒凝大地,傲梅飄香”,宋朝為何盛行“梅花崇拜”之風

1、 梅花文化在前朝積澱,得以在宋朝爆發

任何一種文化之所以能夠形成一種影響極大的風氣,都是需要一段時間的積累和沉澱的,在宋朝盛行的“梅花崇拜”也是如此,在宋朝之前,前面的朝代對梅花都是十分喜愛的,這種喜愛逐漸積累,到了宋朝的時候,喜愛度到達了一個臨界點。

因而宋朝就有了“梅花崇拜”風氣的盛行,所以我認為

前朝梅花文化的積累和沉澱

,是宋朝能夠產生“梅花崇拜”之風的重要原因。

“寒凝大地,傲梅飄香”,宋朝為何盛行“梅花崇拜”之風

梅花,作為中國土生土長的植物,因其能夠在冰天雪地中盛放自己最美的花朵,這種獨特的自然現象,到了文人的手中,就變成了梅花具有

孤芳清逸、凌霜鬥雪

的氣質,進而開始拿來形容要有傲骨之人。

梅花也並不是一開始就被作為文中意象、詩中意象的,在最開始的時候,梅花的使用價值要大過它的文化價值,這種觀念一直

持續到兩漢魏晉時期

到了六朝的時候,這時候社會動盪,文化不受限制的發展,文人開始重視梅花作為文化意象的作用,梅花開始真正作為一種文化意象進入文學作品中,也真正開始

作為一種新的審美意象進入中國文學史

“寒凝大地,傲梅飄香”,宋朝為何盛行“梅花崇拜”之風

在六朝到隋朝的時間內,歌詠梅花的作品有24首,這24首詩幾乎將梅花的個性等等觀察殆盡,還可以用梅花來抒發自己的哀傷和憂愁,逐漸在作品中形成一種固定的形象,這非常有助於“梅花崇拜”在宋朝的盛行。

梅花作為文學意象的含義被髮掘殆盡,到了唐朝的之後,

唐朝是中國文學史上的詩歌巔峰

,而詩歌巔峰中自然不會缺少梅花的運用。

例如唐玄宗的得力大臣宋璟就寫了一首名叫

《梅花賦》的詩作

,更是增加了梅花所能表達的意境,不僅僅是做了創新,更重要的是將前朝的所有梅花文化都在唐朝傳承了下來,以至於當宋朝開始出現“梅花崇拜”之風后,梅花的意象能夠源源不斷地支援著這股盛行之風。

“寒凝大地,傲梅飄香”,宋朝為何盛行“梅花崇拜”之風

有了前朝的梅花文化做鋪墊,等到了宋朝的時候,梅花儼然成為了文人心中一種極其重要的文學創作意象,有了前朝的深厚基礎,宋朝文人在此基礎上進行發揚光大。

所以我認為前朝對於梅花文化意象和審美意象的挖掘、積累和沉澱,給宋朝的“梅花崇拜”之風打下了一個非常深厚的基礎,以至於

崇拜之風可以一直盛行下去

“寒凝大地,傲梅飄香”,宋朝為何盛行“梅花崇拜”之風

2、 重文抑武的國策,改變了宋朝人的性格

重文抑武是宋朝最有名的國家政策,這種政策不僅能給國家造成極大的影響,還給宋朝人帶了極大的影響,以至於宋朝人的性格都發生了顯著的改變。

所以我認為

重文抑武的國策

,使得宋朝人性格發生轉變,漸漸都投身於文化事業,因而“梅花崇拜”之風在宋朝人的推動下就開始盛行了。

宋朝的建立者是趙匡胤,他作為開國皇帝在吸取前朝和自己建國的教訓和經驗後,選擇了重文輕武的國家政策,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是維護了國家的安全和穩定,但是在思想文化上,

極大地改變了宋朝人的性格

“寒凝大地,傲梅飄香”,宋朝為何盛行“梅花崇拜”之風

在宋朝之前,大部分的男兒都是想上戰場殺敵來取得功名,可是到了宋朝之後,這樣的政策使得他們再怎麼想上戰場都是徒勞的,還不如多讀書,考取功名,做一個國家重視的文官,若是前朝也是這樣的主張,也許不會有這麼多矛盾所在。

在宋朝的前一個朝代是唐朝,唐朝是尚武的,而宋朝確實尚文的,宋朝許多人的思想轉變有些苦難,但又未事實而苦惱,無奈之下也就只能埋頭苦讀,可這樣的生活並不是宋朝人想要的。

長期的埋頭苦讀

,使得宋朝人的身體素質下降,性格也開始發生轉變,從以前的豪爽正直變成多愁善感。多愁善感的思緒,想要衝破思維的束縛寄託於文學作品中,宋朝的文學創作習慣是藉助小的事物來表達自己的感想,所以

梅花就成了最好的選擇

“寒凝大地,傲梅飄香”,宋朝為何盛行“梅花崇拜”之風

首先是要抒發自己心中想要為國建功立業卻不得的無奈之情,其次是想要抒發自己的高潔的品格,就像梅花一樣孤傲高潔等等,梅花就逐漸成為了文學創作的人最喜愛的文學意象了。

宋朝重文抑武的國家政策,將豪放正直的宋朝人的性格轉變為多愁善感、優柔寡斷,心中鬱結不得抒發就會讓身體每日愈下,所以大部分的人都在借用詩詞來

表達自己心中的不懣和憂愁

而梅花在前朝的深厚基礎,給了宋朝人最好的文化意象選擇,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借梅花來抒發自己的情感,因此我認為宋朝重文抑武的國策,給宋朝人的性格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借梅花來抒發感情的人越來越多,“梅花崇拜”之風也就因此開始盛行了。

“寒凝大地,傲梅飄香”,宋朝為何盛行“梅花崇拜”之風

3、 宋朝文學藝術的發展,推動“梅花崇拜”

梅花的運用不僅僅表現在詩詞的創作中,還表現在

音樂、繪畫等文學藝術的發展

中,所以我認為在宋朝文學藝術的發展中,能夠進一步地推動“梅花崇拜”在宋朝盛行的這一風氣。

宋朝的詞,本來就和音樂有著密切的聯絡,但從音樂表達出來的情感又比詞本身多了一點韻味,宋朝人對於梅花的入詞是非常喜愛的,這同樣可以表現在音樂上,宋朝出現

很多表現梅花的曲調

例如《梅花引》《東風第一枝》《梅香慢》等等已經有的傳統的梅花的曲調,還有很多人自創了關於梅花的曲調,例如姜夔《暗香》《疏影》《隔溪梅令》等等,宋朝人對梅花的喜愛,幾乎可以說是滲透到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

“寒凝大地,傲梅飄香”,宋朝為何盛行“梅花崇拜”之風

不僅僅是最有聯絡的詞都充滿了梅花的表現,就連

宋朝的繪畫

也都出現了很多描繪梅花的作品。與其他的花卉作品相比,宋朝的梅花作品絕對是不算少的。在宋朝繪畫史對“梅花崇拜”之風的發展貢獻最大的是這兩位畫家,那就是

北宋仲仁和南宋揚無咎

王冕在《梅譜》中曾經這樣說道:“凌晨視之,殊有月夜之思。因此學畫,而得其三淨三味,名播於世。”這就足以看出這兩位在宋朝的繪畫界影響力是多大的了。

宋朝的音樂、繪畫都對梅花有了很多的描繪,音樂深入身心,繪畫張弛有力,人們在欣賞這些創作本身的時候,又會對梅花加以更多的喜愛,所以我認為宋代文學藝術的發展,是對“梅花崇拜”之風盛行發展的推動。

“寒凝大地,傲梅飄香”,宋朝為何盛行“梅花崇拜”之風

4、 創作群體審美文化改變,影響“梅花崇拜”

“梅花崇拜”之風的盛行還跟一個特殊的群體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那就是梅花文學作品的創作者,這些創作者的

思想、心態、審美文化

都在無時無刻的影響著“梅花崇拜”之風的發展。

首先是因為宋朝重文輕武的國策,使得

很多文人開始普遍趨向雅文化

,有了一種趨雅的心態。在宋朝之前,就已經存在了描寫梅花的作品,但沒有比較激烈的爭鋒對決。

而到了宋朝之後,梅花的描寫卻成為了文人之間比拼的一種方式,張端義在自己的文章中曾經這樣描寫過宋朝文士的心態,那句是“宋人尚名好貪”,而梅花詩詞的比拼恰恰可以滿足宋朝文士的追求,而“梅花崇拜”之風也在無形之中被這樣進一步傳播開來。

“寒凝大地,傲梅飄香”,宋朝為何盛行“梅花崇拜”之風

其次是前面說到音樂、繪畫等文學藝術對“梅花崇拜”之風的發展,也嚴重影響到了宋朝文人對梅花的心態,使得這些文人對梅花的審美情趣開始進一步增加,基於梅花本身的

枝峭疏瘦、色馨香淺

,文人更是對其趨之若鶩了。

宋朝創作群體的審美文化發生了改變,對梅花進行了大量的讚美,所以我認為創作群體對梅花的進一步發展,推動了宋朝“梅花崇拜”之風的發展。

“寒凝大地,傲梅飄香”,宋朝為何盛行“梅花崇拜”之風

5、 結語

“百花頭上開,冰雪寒中見。”,梅花的文化在宋朝之前就得到了很好的積澱,以至於等到宋朝開始盛行“梅花崇拜”之後,可以源源不斷地從前朝獲得文化補給。

重文抑武的國策,使得宋朝很多人的性格,發生了轉變,逐漸變得多愁善感,經常以梅花作為文學意象進入文學作品。

同時,宋朝文學藝術也就是音樂、繪畫對梅花的描繪也有了極大的發展,最後再加上創作群體審美文化發生了極大的轉變之後,梅花成為文人手中最頻繁的意象,如此,“梅花崇拜”之風便在宋朝開始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