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關之戰:如果不是唐玄宗李隆基瞎指揮,安史之亂早就被平定

755年2月,大胖子安祿山帶著手底下十五萬邊軍正式扯旗造反,浩浩蕩蕩的就奔著長安去了。

潼關之戰:如果不是唐玄宗李隆基瞎指揮,安史之亂早就被平定

安祿山:長安,我來了!

此時唐玄宗李隆基早已經不復當初的英明果決,現在就是一個摟著楊貴妃過小日子的老人而已。他一開始還不相信安祿山會造反,但隨著戰報越來越多,唐玄宗也不得不信。此時正好名將高仙芝和封常青在長安,於是唐玄宗就讓他們兩人去對付安祿山。

潼關之戰:如果不是唐玄宗李隆基瞎指揮,安史之亂早就被平定

高仙芝畫像

但是唐朝的精銳邊軍還沒趕到,唐朝腹地又承平日久,根本就沒有足夠的軍隊可用。無奈之下高仙芝和封常青只能在長安、洛陽臨時招募士兵,然後就帶著這些臨時招募的烏合之眾去抵擋安祿山的虎狼之師,可這哪裡能打的過啊?結果自然就是一敗再敗,連洛陽也丟了。沒有辦法,高仙芝和封常青只能帶著殘兵敗將退守潼關。

本來高仙芝和封常青退守潼關可以說是無奈之下最正確的選擇,畢竟手底下這些兵都是臨時招募,到了戰場上連戰陣都不懂,根本就沒有辦法野戰。但是在潼關就不一樣了,潼關地勢險要,城池堅固,所以依關堅守還是可以抵抗住的。隨後叛軍幾次攻擊也都被唐軍成功擊退,可以說潼關前線這已經沒有問題了。

潼關之戰:如果不是唐玄宗李隆基瞎指揮,安史之亂早就被平定

唐玄宗:我是聖人,我就是要折騰

但這個時候,偏偏後方長安卻出了問題。官宦邊令誠因為舊怨就向唐玄宗打小報告,說高仙芝和封常青不敢與安祿山對戰,擅自退兵以致洛陽失守,並且貪汙軍餉等。唐玄宗這個時候早就與“英明神武”這詞掛不上邊了,一聽邊令誠這話就直接怒了,連派人核實一下也不做,立刻就讓邊令誠帶著聖旨到潼關把高仙芝和封常青斬首。唐玄宗如此做法與自毀長城沒有區別,但在後面他還會繼續犯糊塗,繼續毀他的長城。

殺了高仙芝和封常青以後,唐玄宗也知道潼關這地沒有大將在是不行的,於是就讓哥舒翰去守潼關。哥舒翰這時候已經是年近六旬的老人了,並且身體還有病,但國家有難,哥舒翰依然義無反顧的接受了任命,帶著二十萬援軍就去支援潼關了。哥舒翰不知道的是,正是這次出征將他的一世英名給毀了。

潼關之戰:如果不是唐玄宗李隆基瞎指揮,安史之亂早就被平定

哥舒翰:國家需要,我就上

哥舒翰到了潼關之後,做了非常詳盡的調查,最終結論就是潼關還得固守,想出城野戰打敗安祿山的叛軍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可以說野戰就純屬送人頭,一點作用也沒有。於是哥舒翰就死守潼關,任憑叛軍在城外叫喚也毫不為所動,安祿山幾次派人強攻也被哥舒翰給打的大敗。

哥舒翰就在潼關牢牢的守了幾個月,安祿山無法前進一步,整個形勢開始對唐朝有利。因為隨著時間的發展,朝廷已經調集了足夠邊軍向叛軍發起反攻,郭子儀和李光弼更是在河北將史思明打的慘不忍睹。可以說只要潼關這邊繼續堅持下去,那在洛陽的安祿山要麼帶軍回去河北支援史思明,要麼就得坐視河北老巢被唐軍攻破。無論哪一種結果都意味著這次叛亂將會很快平息。

潼關之戰:如果不是唐玄宗李隆基瞎指揮,安史之亂早就被平定

唐玄宗:哥舒翰,你得上啊

然而人在長安的唐玄宗又開始瞎指揮了,因為楊國忠向來與哥舒翰不和,於是就挑撥唐玄宗,說哥舒翰擁軍二十萬,畏戰不前,並且告訴唐玄宗說潼關前線的叛軍不多,正是收復洛陽的大好時機。唐玄宗這個時候估計是真老了,他也不聽前線哥舒翰怎麼說了,深信大後方楊國忠的話就是正確的。於是就強令哥舒翰出潼關與叛軍決戰。

潼關之戰:如果不是唐玄宗李隆基瞎指揮,安史之亂早就被平定

哥舒翰打了一輩子仗,他知道就靠手底下這些兵,只要出關那就屬於送死。畢竟安祿山的兵馬是邊軍,是長期打仗鍛煉出來的精兵,根本就不是潼關內這些臨時招募計程車兵能比的。然而哥舒翰明知出兵必敗,但也不得不出兵,因為高仙芝和封常青的人頭還在那掛著呢,如果他不出兵,那他的人頭也得掛上去。哥舒翰沒辦法,只能帶著二十萬唐軍走出潼關,踏入那必然失敗的結局。

沒有絲毫的意外,出關決戰的哥舒翰幾乎全軍覆沒,出征時的二十萬大軍,最終逃回潼關的只有不到八千人。更嚴重的是,叛軍尾隨追擊,攻佔潼關,就連哥舒翰本人也被俘虜,長安再也無險可守。

潼關之戰:如果不是唐玄宗李隆基瞎指揮,安史之亂早就被平定

唐玄宗:媳婦,別笑了,趕緊跑吧,安祿山要來了

唐玄宗在收到戰敗的訊息後,非常麻溜的就帶著自己的小媳婦楊貴妃奔四川去了,他將整座長安城留給了叛軍,同時也錯失了平定安史之亂的最佳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