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九層妖塔原型墓主身份揭曉,陌生的吐谷渾,熟悉的慕容復!

影視劇中的“九層妖塔”神秘莫測,不知何人建造,不知塔主是誰。正如它現實中的原型“血渭一號”大墓一樣,在銀質印章未曾破解之前,充滿了各種謎團,而隨著古藏文關鍵資訊的解讀,其墓主身份也終於浮出水面。

01

血渭大墓

被當地人叫做“九層妖塔”的血渭一號大墓,依山面水坐落於察合烏蘇河岸邊,整體呈現出底寬頂窄的雙複式階梯形狀,遠遠望去像極了一座荒野中聳立的高塔,或者這正是它被叫做“塔”的重要原因。

考古:九層妖塔原型墓主身份揭曉,陌生的吐谷渾,熟悉的慕容復!

至於“九層”,在實際的考古發掘過程中,也得到了數量上的更正,應是七層。墓葬從下到上一次由下部封土、石砌圈牆、夯土圈牆和上部封土壘砌而成,在35米的高度中,從上到下每隔一米左右,就會有一層平鋪的穿木,環繞封土四周整齊排列。

考古:九層妖塔原型墓主身份揭曉,陌生的吐谷渾,熟悉的慕容復!

從血渭一號大幕“十字形”的墓室佈局來看,沿襲了吐蕃早期高等級墓葬的先例,但這並不意味著這座墓葬的族屬便是吐蕃王族,反而很有可能是屬於當時被吐蕃統治的吐谷渾邦國,最明顯的一個差別,是此墓大量地使用了木質葬具,這一點很特殊。

考古:九層妖塔原型墓主身份揭曉,陌生的吐谷渾,熟悉的慕容復!

吐蕃在征服青藏高原的過程中,先後吞併了數十個小邦如羊同、蘇毗、吐谷渾等等,這些小邦或者與吐蕃有親屬關係,他們都承認吐蕃政權的宗主權,但又在一定程度上獨立,試圖保留自己的文化特色,因此血渭M1呈現出文化雜糅的特徵也不奇怪。

事實上,要判定墓主身份資訊,最為關鍵的還是找到一些直接證據,比如印章這類私人物品,正是絕佳的切入點。

02

吐谷渾王

在血渭一號大墓出土的印章,近日終於得到了學者的解讀。在這枚銀質印章的印面中央是一個極為生動的駱駝圖案,而在印章邊緣則是一行古藏文,漢語意為‘外甥阿柴王(阿夏王)之印’。”從形制來看,這是一枚典型的吐蕃時期的印章,敦煌寫卷中曾多次出現過類似的吐蕃印章,印面中央有獅子、鳥、馬等動物圖案。

考古:九層妖塔原型墓主身份揭曉,陌生的吐谷渾,熟悉的慕容復!

這個印章中隱藏著極大的資訊量,比如,阿柴是什麼意思?外甥又是怎麼回事?原來,這個“阿柴”正是吐蕃對於吐谷渾的稱呼,那麼“阿柴王”自然就指的是吐谷渾王了。至於印章中提到的外甥身份,就要從吐蕃和吐谷渾之間的關係說起。

歷史上,即便吐蕃實力強大,也會採用結親的方式來穩固雙方利益。松贊干布之子就曾娶吐谷渾公主為妃。這種兩國間的關係甚至連中土的唐王都知道。公元673年,唐高宗便曾對吐蕃使臣說:

吐谷渾與吐蕃本甥舅國,“素和貴”叛其主,吐蕃任之,奪其土地。

素和貴本是吐谷渾的大臣,反叛後投奔吐蕃,最終引吐蕃在663年滅掉了吐谷渾。唐高宗說的就是此事。因此,“甥舅國”便是兩國結親後,一方國主為另一方的外甥。

考古:九層妖塔原型墓主身份揭曉,陌生的吐谷渾,熟悉的慕容復!

那麼,這裡的吐谷渾王又是哪一位?有學者認為,這個莫賀吐渾可汗便是敦煌殘書上記載的那個莫賀吐渾可汗。若此說為真,那麼他的母親也是一位吐蕃公主,名為墀邦。這在敦煌殘卷中有記載。公元689年,墀邦嫁給了吐谷渾王,生下了莫賀吐渾可汗,他的印章中所寫的“甥”,正是對吐蕃國主的自稱。

因為在敦煌吐蕃經卷中的《阿柴紀年(殘卷)》有載:吐蕃墀邦公主嫁給吐谷渾王,她的兒子是莫賀吐渾可汗。“如果按照文獻中記錄的這個時間段來推算,不僅與墓葬的樹木測年(8世紀中期左右(公元744±35年)基本吻合,也和墓葬出土人骨的年齡相差不大,如果這個推論無誤,其墓主人就有可能是莫賀吐渾可汗。

考古:九層妖塔原型墓主身份揭曉,陌生的吐谷渾,熟悉的慕容復!

其實說起吐谷渾大家可能會比較陌生,說起鮮卑就多少知道一點,再說慕容大家便會一拍大腿,瞬間想起那個穿著龍袍,做著復國大夢的武學奇才慕容復。有意思的是,真實的慕容復,其實並不是北宋人,而恰恰是生活在唐朝。

貞元十四年,以朔方節度副使、左金吾衛大將軍慕容復為長樂都督、青海國王,襲可汗號。復死,停襲。

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在唐德宗年間,慕容復襲封為青海國王,青海國王之稱源自吐谷渾,而慕容復死後,青海國王不再世襲,從此世間便再無吐谷渾,你說這巧也不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