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望嶽》,必從山腳望,而非從山腰望,有三個原因

杜甫《望嶽》,是名詩中的名詩,是初中傳統篇目之一,也是高考必背詩詞之一。

望嶽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望嶽》,必從山腳望,而非從山腰望,有三個原因

這首詩寫於杜甫早年。

據《杜甫年譜》所記載:

開元二十四年,杜甫二十四歲,在洛陽參加進士考試,結果落第。杜甫的父親時任兗州司馬一職,杜甫於是赴兗州省親,開始齊趙之遊。

《望嶽》就是這一時期創作的。

歷來鑑賞家大都認為,杜甫寫此詩是從山腳的角度去寫的,但是並沒有給我們合理的解釋,這樣就不斷有人提出疑問,甚至有人主張杜甫是站在山腰的角度來寫的。

我自始至終相信杜甫是站在山腳的角度來創作本詩的。

杜甫《望嶽》,必從山腳望,而非從山腰望,有三個原因

首先,這首詩讚美的主角,不是一般的山峰,而是大名鼎鼎的東嶽泰山。

泰山,在中國傳統文化符號中,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

從秦至清的2000多年間,秦始皇,秦二世,漢武帝,漢光武帝,漢章帝,漢安帝,北魏太武帝,北魏孝文帝,隋文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清聖祖,清高宗等十多位帝王,先後到泰山設臺祭祀,表奏天地功德,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順路藉機強調自己的君權神授,加強自己的統治者的地位。

《史記·封禪書》中的解釋:“ 泰山上築土為壇以祭天,報天之功,故曰封。泰山下小山上除地,報地之德,故曰禪。”

泰山是五嶽之首,更重要的是因為這座山在國人心目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對這樣一座山,人們自然懷著敬仰之情,就不足為奇了。

杜甫選擇在山腳的角度來描繪泰山的雄奇壯麗,也是再合理不過。

如果身在山腰,“雲深不知處,只在此山中”,怎麼表現心中的敬意和景仰?

杜甫《望嶽》,必從山腳望,而非從山腰望,有三個原因

其次,詩中的語句也明確告訴我們,杜甫一定是站在山腳的角度去描繪抒情的。

第一二聯,寫了泰山的廣大和高聳。

這兩個特點並不是只有看過才知道,因為泰山的雄奇偉大,在歷史文獻和人們的口頭傳說中,早已是一個盡人皆知的常識。何況杜甫這樣一位早慧博學的大才子。史料記載,杜甫自小好學,七歲能作詩,“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並且他早年就立有遠大的志向:“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所以,並不能據此來說,杜甫是站在山腰上看了以後才知道。

第三聯,借層雲和歸鳥來襯托泰山的高峻廣大。

中國描寫“雲”的成語數不勝數,但大都與高有關,如“直上青雲”、“壯志凌雲”。杜甫在這裡寫層雲僅能在泰山的半山腰飄蕩,就是要突出泰山的高峻挺拔的。

杜甫描寫自己睜大雙眼,看眾鳥歸山,以至差點要把眼眶都裂了,也在說明泰山真的很大,包容一切,鳥在它的懷抱裡,簡直如滄海一粟,小得不能再小了。

另外眾鳥歸山,還有言外之意。曹操《短歌行》裡有“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的句子,借鳥尋找歸宿,表現賢才渴望得到明君重用的意思。所以此處,杜甫寫鳥是別有深意的。

杜甫《望嶽》,必從山腳望,而非從山腰望,有三個原因

有人認為,杜甫站在半山腰,層雲在他的胸前翻卷。我不知道,這個人的胸有大,有什麼空間讓層雲自由舒捲?我也不知道,登在半山腰的杜甫為什麼要睜大眼睛,在天邊搜尋鳥兒是不是要飛向泰山這裡?

第四聯,是虛寫,表現杜甫相信自己有朝一日定能登上泰山之巔,“一覽眾山小”。

如果此時杜甫已經在半山腰了,那離頂也沒有多遠,一會就能登臨,有什麼可自豪的?

詩的各聯內容,非常明瞭地告訴我們,杜甫就是從山腳的角度寫的。

杜甫《望嶽》,必從山腳望,而非從山腰望,有三個原因

第三,從杜甫早年的抱負和當時的情況來看,這首詩也只能是從山腳角度去寫了。

杜甫出身於京兆杜氏,杜氏乃北方的大士族。祖父杜審言,是隋末唐初大詩人。家族也算名門望族,家學淵源也算深厚悠長。

史料記載,杜甫自小好學,七歲能作詩,“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並且他早年就立有遠大的志向:“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因此我們讀這首詩,就不能單單認為杜甫只是在寫泰山,他是借寫泰山來也表現自己對未來仕途的自信的。

杜甫《望嶽》,必從山腳望,而非從山腰望,有三個原因

杜甫在《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中寫道:“甫昔少年日,早充觀國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

。”他在這首詩裡用“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想象自己有朝一日榮登高位、指點江山、激揚文字。輔佐帝王,使其成為如堯舜一樣的一代明君,讓天下變成安樂祥和的大同世界。那個時候,一切的障礙都如小山一般,匍匐於自己腳下。

詩言志,不僅僅是寫景,因此,要知人論世去讀詩,才能更可能接近作者的情懷。

杜甫終其一生也沒有登上仕途巔峰,但他的憂國憂民的情懷,他的不朽的詩篇,終將永遠彪炳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