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果,我是沒吃過的。——魯迅

大抵是七八年前的事情,我在北平的市場裡第一次看到人參果。伊很白,或可說慘白;表面又有些紫色痕印,彷彿被打過。大小約摸是個雞蛋,比雞蛋尖一點,但的確約摸是個雞蛋。

人參果原是五莊觀裡鎮元大仙的農產,在市場上遇到已頗可驚詫,甚至價錢也便宜。三個還是四個,比旁側的一小包西洋杏都便宜。

唯一的劣處,只是難吃。

人參果,我是沒吃過的。——魯迅

白而尖的人參果

圖片來自:wiki

完全是啃西瓜皮——我也不確認自己曾經是啃過西瓜皮的——沒有一點瓜瓤那樣。

如果鎮元子真是吃這種,尚要等它三千年一成熟,從周朝等到今日,難免要氣得發瘋,頓覺長生不老也都是西瓜皮味的了。

還有黃人參果

難為那幾個尖雞蛋,還頂了“人參果”的榮名。就在我終於要把伊忘乾淨的時候,馬邑的朋友伍伴揚君又贈與我幾個,曰:“奇甜”。我初時豈肯信,及拿到才知道此人參果大不同於彼。

這次的很黃、很軟,像水蜜桃,也沒有尖。輪廓也不同雞蛋,倒像杏子,扁圓扁圓的。一試之下,豈止是甜,更加香氣四溢。這一來我才替鎮元子先生干休。

人參果,我是沒吃過的。——魯迅

黃圓的人參果

攝影:餘

想來,人參果當然是市場上的名字。我最敬佩市場上的人才,因為多賣貨的緣故,總能在名字上做手腳,使人感興趣起來。以至於名字亂了,非用拉丁文來鑑別,倒不與他相干了。

人參果拉丁名叫,另有一名稱“香瓜茄”。這個名字確乎誠懇多了。伊看上去、聞上去都像香瓜,尤是切開更難辨了。至於茄,一下揭了謎底——它不僅是茄科,還是茄屬。不免覺得身價都跟著跌下去。

人參果,我是沒吃過的。——魯迅

這裡說些植物學的知識罷。

雖然縱切開來二者很相似,但倘若橫切就能看出端倪。瓜類的胚珠著生於心皮邊緣——倘簡單說,便是種子長在外圈上,稱為側膜胎座;茄類則反過來,長在中間的軸上,稱為中軸胎座。

葫蘆科與茄科的區別處就在這裡。

人參果,我是沒吃過的。——魯迅

南美千年古物

香瓜茄稱人參果,起碼說明一件——吳承恩時還並非如此。不然先是有茄子般的人參果,後是有娃娃般的人參果,讀書的人總是要費解的。

吳老先生也確是沒見過香瓜茄。此物產於南美洲友邦,類乎智利、哥倫比亞一帶等處。我以為在南美洲古時的書籍中是能夠找到的,或者大概倒還不至於一個字都沒有罷。然而我估錯了。南美古代便少有文字,縱是有些,也不來記這勞什子。

人參果,我是沒吃過的。——魯迅

香瓜茄

好在,文字於人類,還不是唯一的表達。

在秘魯,有個地方叫Moche山谷,三千年前曾有古人聚居,進而繁盛,進而又善製陶器。莫契文明所遺的陶器甚多,大多是生殖崇拜題材,畫面頗不宜人。其中有一小支,是器物類。

人參果,我是沒吃過的。——魯迅

莫契文明的人參果相關陶器

倘使人參果不是古moche人生活的重要部分,斷不會留下這許多的陶器。然而彼時人參果品種之豐富,令人驚歎,今天也不過如此。顏色上有黃的、白的、黑的,斑紋有深的淺的,想必為顧及藝術性,誇張在所難免。

不幸的是,全部都是尖的。這在我個人的“人參果食用史”上算一條較頭痛的經驗。

人參果,我是沒吃過的。——魯迅

人參果植株

當然,我並不是人參果“食用專家”,所見所食有限,更不能判斷古代的品種。若將世界上所有品種的人參果都擺在面前,我怕認得一半就蠻好。只因畢竟是茄,在長短、顏色、形狀方面都與茄子相仿,天然多變,詭詐得很。

人參果,我是沒吃過的。——魯迅

這些都是香瓜茄

人參果又幾種

大凡國人愛博物學者,都苦於國文的一名多物和一物多名。本來我邦地大,重名重物也算不得什麼大事。不過於今資訊發達了,新取的名字還要在一團亂麻中打攪,便尤其讓人氣惱了。

也說不定,這些好名字的,偏偏是有人要打攪。攪在一起,就分不出你我,是所謂“混淆視聽”了。畢竟博聞的人不多,那些不值錢的物事混充在好名字裡,總是要多賣上些錢的。“人參果”尤是如此。

倘使有時間,足下到西北、西南旅遊,便會見識另一種人參果,在街頭市尾兜售——伊甚至並不是果,但價錢比一般的果子貴得多了。

人參果,我是沒吃過的。——魯迅

蕨麻

它是蕨麻,即早年之“鵝絨委陵菜”的根。委陵菜是極常見的野草,偏這種根部多澱粉,便給挖了入藥,叫人參果。實則救命固然不行,解飽也嫌太硬。

中藥裡尚有另一種人參果,只在陝西等地有此名,即蘭科角盤蘭的全草。幼時還常見,現在怕也很少了。

人參果,我是沒吃過的。——魯迅

角盤蘭

山欖科的人心果也有稱人參果的,這就有些逗趣的來由了。本來兩者有一點相像,不識者便容易混淆。再則粵語中“心”和“參”發音大抵相同,以至以訛傳訛,使隊伍中又混入一份子。

這類根據《西遊記》臆造的人參果,非瓜即梨,在殼子裡養大,就更不在討論之列。想這些果子,一生束縛,雖然壓出些菩薩面目,在我看也全是悲苦,我反正不吃。連八戒沙僧看了都要嚇一跳的物事,我若開心吃了,我成甚等妖怪了!

人參果,我是沒吃過的。——魯迅

“人參果”

2021年9月25日

魯迅先生誕辰140週年

咳咳,好了,我好好說話了。

這篇當然不可能是魯迅先生寫的了。香瓜茄進入我國大陸是在上世紀80年代,魯迅先生壓根沒趕上。

大家老看我們的科普文,看膩了,就決定換個口味調劑一下。我寫的當然並不真像魯迅先生,彆彆扭扭拗些腔調出來,很不通暢,自己讀著都難受。反正止增笑耳,僅表懷念。

祝魯迅先生140歲生日快樂。

人參果,我是沒吃過的。——魯迅

撰文 | 信浮沉

微信編輯 | 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