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道德經》解讀到這裡,和前面的風格不一樣了,前面是講“道”之體,現在要講如何用。只說體,不說如何使用,讓人總有一種如墜雲端,雲裡霧裡的不真實感。但是隻講用而不講體,又如沒有源頭的河流。“道”與“用”並舉,才不偏頗。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譯文:委曲反能保全,繞彎反能直達,低窪反能盈滿,陳舊反能生新,少取反能多得,貪多反而迷惑。

因此,有道的人總是讓對立的雙方抱合為一,作為天下事物的準則。

不自我表現,反而能夠顯露;不自以為是,反而是非彰顯;不自我吹噓,反而能見功勞;不妄自尊大,反而為人之長。

正是因為不與人相爭,所以天下沒有人能與他爭。古人講的“曲則全”的說法,怎麼會是空話呢?它是實實在在可以做到的啊。

《道德經》: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老子的啟示:曲成萬物

曲成萬物是大道,懂得這個道理,才能圓滿。從過往的經驗來看,老子每一章的第一句往往是核心,老子的道理不僅是曲線的,叫“曲則全”,而且敘述的方法也是曲面迴圈的。

天體的執行方式是曲面圓弧狀態的,這是宇宙規律,一個圓才能稱為圓滿,線的兩端相接就是一個完整的迴圈。

天行健人法天地,做人處事,利人利己也要複合“曲則全”的道理,當我們在生活裡遇到問題,如果善於應用“曲線”的藝術,往往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古人說:“做人要外圓內方”,圓並不是圓滑,圓的前提是內心有直的原則和目標,行事手段具備曲的藝術性。

比如教孩子的時候,要以鼓勵為主,哪怕是孩子做的一般,也要多鼓勵、引導他,讓他更有學習的信心,增添更多的學習興趣。

如果孩子每做一件事,都用很苛責的眼光去批判,慢慢的孩子學習的興趣和耐心就逐漸消失了。

雖然目的都是為了孩子好,但很顯然曲線柔和的教育方式,比直來直往苛責的態度要好得多。

“枉則直”,直是目的,枉是過程,河流都是彎彎曲曲的,遇到石頭或者過不去的障礙,水流就會改道,但是目標不會改變。

就像我們開車去北京,高速路也是曲的,從家到北京不會是一條筆直的路。“枉則直”說明了兩個問題,首先做人做事要有目標,給自己一個清晰定位,其次在到達目標的過程裡必然不會是一帆風順。所以要學會用“枉”的方式,去克服困難,到達目標。

水因善下,而成百穀之王,哪裡有坑窪的地方,水就先在低處充盈。這句話最直觀的理解就是做人要謙虛,謙虛才能讓人進步,因為只有自己

謙虛,才能像一快窪地裝更多的水,人裝的不是水是更多的正能量。

如果驕傲自滿,好的、有益的知識就再也裝不進去了。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理解,

“窪則盈”還可以學習水,人有很多缺點,要集中能量把自己的缺點改掉,補充短板,才能進步。

學習大自然,觀察規律,能從各個角度去觀察,可以學習水,也可以學習窪地,誰有優點就學習誰,這本也是“窪則盈”的思維。

蔽後有新,萬物都是由生到滅,又從滅到新不斷迴圈的過程,這就是生生不息的宇宙規律,如果任何事物只有生沒有滅,那就永遠都沒有新,生生不息的前提是更替,生與滅的不斷迴圈造就了勃勃生機。

如開篇所說,老子善於用不同的角度去闡述一個道理,“枉則直”,“窪則盈”,“蔽則新”,其實本質上都是為“曲則全”做不同角度深度的立體註解。

《道德經》: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老子的啟示:抱一為天下式

少得,多惑,這是最樸素的真理,心裡雜念少,才能專注於能做的事物,眼裡五光十色,心裡一團亂麻。

俗話說:“貪多嚼不爛”,一本書還沒看明白,就匆匆拿起另一本書,“生而有涯學而無涯”,莊子早早的就把這個道理說清楚了。

所有的經典,無論是《道德經》《莊子》還是《易經》《論語》只要能研究透一本,就能受益一生,前提是理解透徹。如果只是馬上看花,終將無所得。

平時生活裡也會有這樣的問題,吃飯的時候想著玩,想著別的事,做事的時候又會有和所做的事無關,忙忙亂亂的雜念,總是在顧彼失此,與心的兩端徘徊。

該做什麼的時候儘量專注於這件事的本身,做完一件事再考慮別的事,心不亂即為靜,心靜才生智。

老子說:“聖人抱一成天下式”,“一”在這裡是唯一,在老子心裡唯一值得專注的就是“道”了,這話和前面的“惟道是從”表達上沒有太大區別,名可名,非常名,老子又換了一種表達方式。

念念不忘,才有迴響,心裡時時刻刻惦記著“道”,得道只是時間問題。

放在生活裡,可以理解為有一個堅定的目標,人要為目標奮鬥,才會充實,一切努力圍繞著目標進行。

目標就是方向,每個人心裡的方向都不一樣,因為每個人生存環境,需求都不一樣。

無論目標大小遠近,都應該樹立自己的目標,這樣就可以歸攏散亂的能量,讓全身力氣,精力,智慧朝著一個方向努力,這是人體內部的團結就是力量,這是少得,多惑的另外一個角度的解釋,少到只剩下一個目標,往往能成就自己。

《道德經》: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老子的啟發:高手的四不原則

不自見故明,自見是自己的主觀意見,一個人主觀思想超過了客觀現實,就會固執己見,便脫離了實際情況。

所以固執自己的主觀偏見,就會形成認知與思維的障礙。這個在上面曲則全,滿則盈裡也解釋了相同的道理,驕傲自滿與固執己見是一對鄰居。

放下主觀的偏見,才能看到事情真正的真相。放下,故明。

不自是,故彰。

自是,自己認為自己的觀點一定是對的,自以為是,前面自見是固執的執著自己的主觀思維,自是與前者的細微區別在於認為自己一定是對的,絕對沒錯。這是比“自見”更主觀的“自見”,人不要“自是”,才能通達彰顯出本來智慧。

“自伐”是自我表揚的意思,當一個人做出成績的時候,難免會想著自我表揚炫耀一番,讓別人能看到自己成功的一面,就如項羽說的“衣錦還鄉”,富貴不回鄉炫耀一番,那就是穿了好衣服在夜裡行走,別人都看不到。

這種行為恰恰是內心的一種淺薄,

一個內心強大的人,不需要依靠外界讚美做為人生動力,於無聲處起驚雷。功勞和財富這種事,自己就是不炫耀,群眾的眼睛也是雪亮的。

“自矜”中“矜”是自尊,莊重的意思,過於自尊就會生出傲慢,而本身“自矜”就有好面子的意思在裡面,把面子看的比天大就是“自矜”在心裡作怪。

凡事要適可而止,人要自尊自愛,但是不要過於好面子,“面子”這個東西很多時候會成為做人的束縛和負擔,在不違反道德和人生大原則的前提下,就把“面子”這種東西放下吧,往往身段越柔心越堅。

老子把人生具體的操作說的很通透,這四不,完全可以做人生準則,

經常以這四句話來對應自己的行為,是否犯了四不的毛病,及時加以改正。人生修行不是胡修亂練,而是有方向有體系的修正。

在開篇的時候就討論過老子寫文章的習慣,第一句往往都是“靈魂”之筆,“曲則全”,到了文章結尾又接到了開始,首尾相連,這不就是圓滿嗎?

可見老子“曲則全”的思維表現在各個方面。“聖人抱一為天下式”,抱一,就是抱著唯一的真東西,也就是老子反覆在說的“道”。

道心思純粹,信念堅定,有了這樣的智慧,還會主動去爭什麼,“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唯一”,不爭是因為本來就是一體,不爭就是爭,自己好好見素抱樸,自然可以守一抱真,有了“一”的見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都能看明白了,就是“明”。

《道德經》: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無論是弱者還是強者都要守著“曲則全”的處世之道,可以使弱者變強,強者更強,《易經》講究三易,但最重要還是講究一個“變易”,老子說的“曲”和“易”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做人要懂的變化之道,要會變通,學會以柔克剛的方法,但心裡又不能缺了原則和目標,曲的目的是為了全,不是為了曲上加曲。

全篇兩個重點,一個是“曲”另一個是“一”,所謂“抱一”,用生活化的思維理解就是看到事物正反兩面,

凡事都是兩面的,不能偏頗於一面,而是要把對立的雙方統一起來看。

我們的手,有手心手背,手的作用是看手心和手背組成的那個“一”也就是合力完成的。

而老子舉的例子更加深刻,不固執己見,反而能讓自己的見解彰顯,不自以為是,反而能讓別人更能接受你的意見,不自我炫耀,反而能然後別人看到你的光芒,不那麼好面子,反而能讓別人更尊重你。

為什麼沒有求反而會得到呢,因為所作所為符合了規律,心不亂,心和這個世界建立起來了秩序。說到底,曲不僅是全,而且就是那個“一”,就是事物兩面性的規律,凡事過猶不及,當把一件事做到過頭的時候,必然會走向對立面,所以老子說“反者道之動”,想得到一個結果要學會逆向思維。

這是《道德經》關鍵的思維方式,“反向思維”,最後老子說,只有抱住這種“抱一以為天下式”“曲則全”的思維,才能真正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