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黃軒:我佩服“馬得福”滴水穿石的精神

正午陽光出品的扶貧題材電視劇《山海情》,一經播出,豆瓣開分9。1,短短几天時間,分數已經升到了9。4。可以說,在劇集品質上,《山海情》得到了許多觀眾的認可。

《山海情》講述的是1990年代福建對口扶貧寧夏的大時代背景下,貧困山區的鄉親們移民戈壁灘,在福建的扶貧幹部和技術專家的幫助下,辛勤勞動,脫貧致富的故事。

短短二十多集裡,看著鄉親們在戈壁灘上,從地窩子,土坯房,到建起紅磚房,小樓房;從種土豆、種玉米,到種蘑菇、搞工程,紮紮實實一步步地走向更好的生活,著實讓觀眾為劇裡的鄉親們激動高興。

而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新舊篇章更迭,各色人物來去,需要有一根不變的線,像穿起一串珠子般穿起整個故事裡的各個章節片段。而黃軒扮演的馬得福,就是這根串珠的“線”。

專訪|黃軒:我佩服“馬得福”滴水穿石的精神

黃軒飾演馬得福馬得福是土生土長的當地人,帶著鄉親們移民吊莊,鄉親們的脫貧致富路上,全是他那小身板騎著三八大槓來來回回的身影,有村裡通不上電憂心忡忡的身影,有水站不給村裡麥子供水他憋屈上火的身影,也有為村裡人拉來無息貸款、帶著鄉親們修起菇棚爽朗振奮的身影。

黃軒本身就是西北人,一口西北口音頗為地道,自身也有種時下青年演員難得的樸實勁兒,把這個心繫家鄉建設,敢於承擔,甘願奉獻的青年基層幹部形象,塑造得很是到位。

專訪|黃軒:我佩服“馬得福”滴水穿石的精神

《山海情》劇照聊到塑造這個人物的難點,黃軒感嘆,最大的難點在於扶貧工作真的太難了,難,都是難在馬得福這個人物的工作上。“從頭到尾,馬得福沒消停過一天,一個接一個的事兒,有時候還裡外不是人,苦水只能往肚子裡咽。而且他所做的事情都不是輕易就可以完成的,他永遠在幫助別人解決問題。說實話,換做我自己,可能都沒有他這樣的耐心和韌勁兒,所以我是特別佩服他!”

而這樣一位好乾部形象,在塑造上頗需要分寸,太“高大全”就顯得像句單薄口號,而不是一個真實的人。黃軒自述,在這個人物上,他對其的拿捏,主要是從人物“柔情”和“樸實”的面相著手,讓這個人物的笨拙、可愛、執著、善良,都能紮在土裡生出根來,讓觀眾相信,讓觀眾覺得親切。

【對話】

澎湃新聞:

是在什麼契機下,接到了《山海情》這個專案?覺得這個專案最吸引你的是什麼?

黃軒:

其實就是正好有這樣一個專案,然後導演也覺得我適合馬得福這樣一個角色。我自己沒有演過真正意義上的農村題材的劇,還挺感興趣的,而且我覺得扶貧是一件非常偉大、非常有意義、非常正能量的事情,應該去拍這樣的故事告訴觀眾扶貧工作的意義。再加上這部劇是在我們大西北拍攝的,又可以和孔笙導演合作。這些點湊在了一起,讓我覺得這是一件沒有任何理由拒絕的事情。

專訪|黃軒:我佩服“馬得福”滴水穿石的精神

澎湃新聞:

馬得福這個角色,剛接觸到劇本時怎麼看待他,實際塑造中,對他的看法有改變嗎?

黃軒:

一開始就覺得這是一個很正能量的村幹部,肩上揹負著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重任。在塑造的過程中,才切實體會到,原來他是這麼的辛苦,這麼的不容易,他所面對的困難,一個接一個,還要面對村民的不理解和質疑,他真的太難了!但另一方面,他從來不叫苦叫累,就算困難再多,他還是堅持了下來,紮根在基層,用那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堅韌的勁兒帶領著鄉親們移民搬遷、脫貧致富。

澎湃新聞:

你覺得馬得福身上你最欣賞的東西是什麼?這個人物和你自己有相似之處嗎?

黃軒:

我欣賞他的那股韌勁兒和滴水穿石的精神。會有一些相似之處,比如我們身上都有柔情、溫暖的一面,然後我們都是比較實心眼兒的人,我們也都有一些屬於自己的堅持。

澎湃新聞:

塑造這個人物對你來說最大的難點在於哪裡?是透過怎樣的過程和方式,從外形和內在去靠近他的?

黃軒:

最大的難點在於馬得福這個人物太難了,扶貧工作太難了!從頭到尾,馬得福沒消停過一天,一個接一個的事兒,有時候還裡外不是人,苦水只能往肚子裡咽。而且他所做的事情都不是輕易就可以完成的,他永遠在幫助別人解決問題。說實話,換做我自己,可能都沒有他這樣的耐心和韌勁兒,所以我是特別佩服他!外形靠近角色主要還是靠化妝、造型,還有就是多觀察和模仿當地基層幹部的言行舉止;內在的話,就是要多揣摩這個角色,融入角色之中,挖掘角色和自己貼近的地方並放大。

專訪|黃軒:我佩服“馬得福”滴水穿石的精神

《山海情》劇照

澎湃新聞:

在看這部劇時,觀眾會被當地當初的貧窮震撼,作為演員對當地的扶貧歷史有具體的瞭解和親身感受嗎?能否聊聊?

黃軒:

我們去到當地以後也和當地的扶貧幹部還有村民聊天,然後我們拍攝的環境也是儘可能去還原當年的真實環境。他們當時是真的太窮太苦了,沒有水、沒有電,住在地窩子裡,戈壁灘上說刮沙塵暴就刮沙塵暴,每天一身沙子。我們拍攝的時候也感受到了這樣的艱苦環境,所以今天這裡能變成“塞上江南”,真的是一個奇蹟。

澎湃新聞:

當時拍攝過程中,主要有遇到什麼樣的困難?能否舉一些事例?

黃軒:

困難的話,一個就是拍攝環境,劇組專門找了周邊一些很偏僻很荒涼的戈壁灘去拍攝,太陽暴曬、刮沙塵暴,條件還是比較艱苦的。另一個其實也不算困難,算是個小挑戰吧,就是全程用西北方言去演繹這部劇。我們西北的演員還好一些,像祖峰、熱依扎他們不是西北的,要去學西北方言,其實都下了一番功夫的。

專訪|黃軒:我佩服“馬得福”滴水穿石的精神

《山海情》劇照

澎湃新聞:

得福這個正直熱血的青年幹部形象,其實很容易塑造得很刻板,你在表演中怎麼去避免這一點?有接觸一些當地幹部嗎?對他們最直觀的印象是怎樣的?

黃軒:

首先這個角色是有柔情一面的,特別是在他面對水花的時候,所以這一點是要表現出來的。而且他剛從農校畢業的時候是個愣頭青,內心其實還是個孩子,所以也是有可愛的一面的。再加上他的工作每天面對的都是自己的父老鄉親,他不是高高在上的為官者,他是一名基層幹部,他身上是很有人情味,很接地氣的。接觸了一些當地幹部,我覺得他們都是很和善、親切、質樸的人。

專訪|黃軒:我佩服“馬得福”滴水穿石的精神

馬得福與李水花(熱依扎 飾)

澎湃新聞:

和張嘉益老師的對手戲特別生動真實,能否聊聊和他的合作?你們二位都是西北人,用方言出演,應該都比較得心應手,對戲的過程中,會有一些臨場發揮的東西嗎?

黃軒:

張嘉益老師對角色的塑造能力和表演讓我驚歎,真的太厲害了!他將人物那種質感,那種狀態找得非常好,我們之間的對手戲拍的也非常順暢,和他相處很舒服。臨場發揮也會有,比如一些臺詞一些小動作。

專訪|黃軒:我佩服“馬得福”滴水穿石的精神

張嘉益飾演馬得福的父親馬喊水

澎湃新聞:

第一次和孔笙導演,和正午陽光合作,感受如何?有沒有什麼讓你印象深刻的事情?

黃軒:

太專業了,真的是名不虛傳。我很早就想跟孔笙導演合作了,他之前的作品我都覺得非常好。這次真正合作上,我非常開心。他是那麼的純粹,那麼的敬業和專注。業務能力就更不用說了,對劇本的把控,對演員的把控,然後講故事的這種能力,我覺得是太好了。

最重要還有一點,我覺得他的人格魅力很強。他是特別憨厚朴實的一個人,絲毫沒有大導演的架子,就像鄰家的一個叔叔這種感覺。沒事的時候,他經常叫我們去他的工作室,就像家人一樣,非常親切。

孫墨龍導演也是,太細心了,就像個鄰家哥哥,在現場對大家的那種關懷,對所有人的那種尊重。兩個導演的脾氣又那麼好,從來沒有說過誰,大聲的說話都沒有,對所有人都很尊重、一視同仁,又那麼的善意,把整個劇組的氣氛調得非常的好。

整個劇組臺前幕後的每一位工作人員,都非常專業、親切,我們相處得非常愉快,就像一家人一樣。所以可以和正午這樣專業的團隊合作,是我難忘且美好的一段回憶。

澎湃新聞:

聽說你在殺青的時候哭了,是因為對這個角色不捨嗎?

黃軒:

對角色、對這部劇、對這片土地、對參與這部劇臺前幕後的每一個人都很不捨。平時我們拍戲在北京拍、上海拍,拍完了你會覺得這些其實離你的生活沒有太遠。你在北京拍完戲了,你生活還在北京,但如果以後沒有特別的事情,我們可能很難有機會再回到閩寧鎮了,很難再回到五間房待一段時間了。這戲一拍完,你可能就真的跟這一段生活、跟這個地方告別了。

專訪|黃軒:我佩服“馬得福”滴水穿石的精神

《山海情》劇照

澎湃新聞:

出演這個角色,參加《山海情》的拍攝過程,你覺得對你自己來說,有沒有留下一些感觸或者改變?

黃軒:

最大的感觸還是扶貧工作的不容易,扶貧幹部的不容易。每一位扶貧幹部,真的都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他們埋頭苦幹、默默奉獻,涓滴成流、聚沙成塔,真的是因為有了千千萬萬個“馬得福”,我們的扶貧工作才能順利推進,我們才能眾志成城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

澎湃新聞:

你覺得,你塑造的人物,會對你個人產生長遠的影響嗎?

黃軒:

當然。我塑造的每一個角色都會對我產生一些影響,讓我思考,他們身上一些好的品質,也值得我去學習。比如馬得福,他身上的韌勁兒和奉獻精神,是非常值得我們去學習的。

澎湃新聞:

入行多年,對自己作為演員的認知,有發生改變嗎?

黃軒:

剛開始可能就是單純地想做演員,我可以藉著角色去表達自己,我現在依舊喜歡藉著不同角色去表達自己,我對錶演的熱愛和初心一直都是這樣。現在觀眾對於文藝作品的質量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我作為演員,只有不斷加強自身的專業素養,對自己的職業保持著一份敬畏之心,認真對待自己的每一個角色、每一部作品,才能不負觀眾的喜愛和期待。所以肩上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也越來越重了。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