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誰都輸不起,誰都沒有贏

題記

《影》中的每一個角色都輸不起,但最終,沒有人能成為真正的贏家。

《影》:誰都輸不起,誰都沒有贏

沒看懂。

走出電影院,不少觀眾都發出了觀《影》後的困惑。

這並不奇怪。

《影》是張藝謀在《長城》遭遇市場和口碑的雙重滑鐵盧後必須要打贏的一場翻身仗,這位臉龐瘦削、稜角分明如兵馬俑的國際級大導演,拿出了老秦人的堅韌與狠辣,幾乎亮出了全部看家本事,為我們上了一桌極具個人風格、挑戰絕大多數觀眾觀影習慣和審美趣味的準大師級盛宴。

《影》中的每一個主要角色都處在血腥互殺的生存模式下,他們最大的特徵就是輸不起,張藝謀也輸不起。因為輸不起,老謀子對影像風格與人物設定、故事情節的把控頗顯得有些用力過猛,以至於推向了極致,走向了極端。

《影》對極簡主義的運用近乎喪心病狂:沒有《英雄》《滿城盡帶黃金甲》中充斥的大紅大黃的帝王色系,轉而走向近乎黑白電影的單調色彩;人物設定有著舞臺劇般的精準、簡約,幾乎沒有一個多餘的角色(龍套演員幾乎沒有一個多餘鏡頭、一句多餘臺詞),主要故事情節集中發生在子虞府邸密室、王宮大殿、境州城內等少數場景;為了敘事便利,連王宮大殿都一反常理地直接建在江邊碼頭上,對陣雙方的主將拋棄馬戰,居然在江面紮起的木製擂臺上搞一對一決鬥;服裝方面,更是簡化為水墨暈染風格的飄逸漢服,等等。

故事情節經過改造,同樣是極簡式的。封建時代複雜的高層權力鬥爭,簡化為沛王與都督子虞兩人之間的生死博弈(王權與軍權);沛國與炎國之間的大國角逐,簡化為對境州一座城池的爭奪(關鍵戰役);境州的得失,簡化為雙方主將之間的一場決鬥(個人英雄主義);而決鬥的成敗,簡化為境州能否破解楊蒼的看家武功“三合必殺”(關鍵技藝)……這一切,讓整部電影看起來像是一座盆景,精巧而完整地展示了封建時代權力鬥爭的暗黑本質與殘酷血腥。

然而,不少觀眾在看完電影之後都表達了這類感受:《影》有著大師級的視覺影像和精彩的故事情節,但卻看不到價值觀——看不懂張藝謀這一次要表達什麼。

這或許是張藝謀刻意營造的視覺刺激和高度緊湊的故事情節帶來的眩暈感所致。

《影》:誰都輸不起,誰都沒有贏

仔細品味不難發現,《影》要傳遞的價值取向並不複雜,當影片結尾,境州拿著劍、渾身鮮血地走出王宮大殿,劇中的主要角色已殞命大半,沛王、子虞、楊蒼、楊平、青萍……一個接一個地倒在了血泊中。血,是片中最亮的顏色,因為黑白灰的主色調過於濃重,每次鮮血的流淌,就顯得格外刺目。而影片的題眼,就在這流淌的血液之中:暗黑政治之下的陰險權謀,必然導致人與人之間的殘酷搏殺,引發一連串的互害悲劇,所有參與其中的人都有可能成為犧牲品,即便身居高位也難以倖免。

在零和博弈的政治遊戲規則之下,《影》中的每一個角色都輸不起,但最終,沒有人能成為真正的贏家。而一旦失敗,失去的就是一切,包括個人的性命。

《影》的故事來源於三國時代吳蜀兩國爭奪荊州的歷史,雖然張藝謀對故事和人物做了明顯改動,但基本的人物關係依然清晰。比如,沛王對應的原型是吳主孫權,都督子虞對應的是周瑜,小艾的原型是小喬,楊蒼的原型是關羽,楊平的原型是關平,青萍的原型是孫尚香,往來在沛國與境州之間的大臣魯嚴,顯然對應的是魯肅。

但是,這其中最為驚人的改變,也是整個故事的核心,是孫權與周瑜之間的關係,被改造成了沛王與子虞之間的關係:從明君良將的君臣際遇,暴變為你死我活的政治敵手,並最終兩敗俱傷。這一組歷史人物關係的改編,應當是我們理解這部電影的鑰匙。

那麼問題來了:孫權與周瑜之間的關係,真的是同志加兄弟式的政治盟友嗎?

《影》:誰都輸不起,誰都沒有贏

這或許是很多看過《三國演義》和《三國志》的觀眾,並未深思過的問題。

公元208年,赤壁之戰爆發時,孫權27歲,周瑜34歲。按照《三國志》和《三國演義》中的描述,面對曹操大軍壓境,東吳群臣惶恐無措、主和之聲甚囂塵上,關鍵時刻正是周瑜挺身而出強力主戰,孫權這才堅定了聯劉抗曹的決心,並最終取得了赤壁之戰的歷史性勝利。一個是少年英主,一個是果敢少帥,簡直是一對完美拍檔。這很容易給後人造成一種印象:孫權和周瑜是堅定的政治同盟,是同生共死的兄弟,是一起打天下的革命同志。

然而,兩人的關係,真的像看起來那般美好麼?

歷史上的周瑜與孫策同歲,按年齡是孫權的兄長,更是孫策臨終前委任的託孤重臣,並告誡孫權“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

這一年,周瑜26歲,孫權19歲。

此後,東吳的軍權很大程度上落入周瑜之手,他手握幾萬人馬,成為東吳的國之干城;換一種說法,周瑜此時已是東吳最大的實力派。在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四起、強者為尊的社會環境下,周瑜取孫權而代之,絕非不可能,甚至可以視作大機率事件。而孫權最大的指望,就是周瑜的忠心不二。

但少主與權臣,天然存在一種博弈關係;如果權臣又手握兵權,對少主而言自然威脅更甚,雙方的博弈必然更加激烈殘酷,比如霍光之於漢宣帝,鰲拜之於康熙。

朱蘇進在小說《三國·荊州》中,已經對孫、週二人的關係進行了一番重新解讀。溫情脈脈的兄弟加盟友之下,也免不了相互之間的猜忌與提防,不滿與不屑。尤其是赤壁之戰中,周瑜立下不世之功,正所謂功高不賞,此時的孫權,內心又作何感想呢?

孫權的內心戲,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影》:誰都輸不起,誰都沒有贏

不過通過歷史記載中的一些蛛絲馬跡,我們不妨試著分析一下他的真實心理。

《三國志》中,孫權對周瑜曾公開評價道:公瑾雄烈,膽略兼人,遂破孟德,開拓荊州。

這話說得看似很客觀,既沒有溢美,也沒有貶低。但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這是孫權與陸遜論及周瑜、魯肅及呂蒙時說的話,此後孫權話鋒一轉,在談到周瑜的兩大功績之後,又談到了周瑜犯下的一個錯誤,“後雖勸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損其二長也。”可見,在孫權眼中,周瑜並非十全十美,而是犯過重大錯誤:勸孫權把荊州借給劉備。

周瑜這個建議的後果很嚴重。

接下來的故事我們都很熟悉,劉備借荊州——一借不還。這對吳國來說,無疑是重大的戰略失策,以至於此後十幾年間,吳國一直把要回荊州當成頭等大事,對吳蜀兩國關係的影響至為深遠,甚至關係到了三國爭鬥的整體走向,而後來關羽大意失荊州、劉備發動夷陵之戰,都肇始於此。

把荊州借給劉備,最終導致了難以估量的政治軍事損失。但孫權日後在談及此事時,顯然把責任推給了周瑜——“勸吾借玄德地”。無論周瑜的建議當初起了多大作用,孫權日後重點強調這是周瑜的一大過錯,顯而易見,他對周瑜是有所保留的。兩人之間的關係,遠沒有世人印象中那麼和諧。

這其實不難理解。赤壁之戰後,周瑜功高震主,兩人之間的關係,難免變得愈加微妙起來。至於雙方究竟有過何種角力,我們不得而知,但歷史事實是,赤壁之戰兩年後,周瑜便英年早逝,年僅36歲。《三國演義》中說,周瑜被諸葛亮三氣而死,當然荒誕不經;但他真的是《三國志》中記載的病亡嗎?倘若他不是自然死亡,置他於死地的,又會是誰呢?

如果說這些還都只是推測,那麼周瑜死後,孫權對待周瑜子嗣的態度,就很能說明問題。周瑜有兩子:長子周循早亡,次子周胤因罪被貶,後來還是諸葛瑾等人求情,孫權才準備啟用,但周胤卻偏偏又死了。

藉著周瑜的恩蔭,其侄周峻被拜為偏將軍。周峻死後,有人推薦周峻之子周護為將,孫權很生氣,說:“ 昔走曹操,拓有荊州,皆是公瑾,常不忘之。初聞峻亡,仍欲用護,聞護性行危險,用之適為作禍,故便止之。孤念公瑾,豈有已乎?”

孫權不同意用周護為將,居然說是因為聽說他 “ 性行危險 ”。這顯然是個蹩腳的藉口。孫權一再對群臣強調不忘周瑜之功,恰恰說明孫權知道,不少大臣認為,自己對周瑜的後代過於刻薄寡恩,已經忘記周瑜的功勳了。

正是基於這些事實,張藝謀透過藝術加工,為我們闡釋了歷史的另一種可能性,或者說是中國封建時代暗黑政治的某種常態。在我看來,張氏的假設和推演固然有誇大和想象的成分——這其實是藝術創作的需要,但大方向並不會離真實的歷史相差太遠。君不見,從白起、韓信,到徐達、年羹堯,不都是活生生的例子麼?

《影》:誰都輸不起,誰都沒有贏

所以,《影》並不是像黑澤明的《影子武士》一樣是一個講述替身的故事,探討的也不僅是真與假的命題,而是一部中國封建社會暗黑政治的極簡史,一則政治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