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囤積症”,“撣灰”迎新年

刷到一篇深度好文,來不及看怎麼辦?先收藏了再說。習慣了在社交平臺上碎片化閱讀的你,一定有過這樣的收藏經歷。時間一長,收藏夾裡全是沒讀完的文章。網友們戲稱這一行為是“意念學習”,總感覺只要連結在手,就有下次再仔細閱讀的可能性。為了糾正這種錯覺,豆瓣網友建立了“收藏夾不吃灰”小組,打卡督促自己定期整理收藏夾,啟用被塵埃掩埋的“寶藏”。(12月20日《揚子晚報》)

告別“囤積症”,“撣灰”迎新年

這裡的“吃灰”,是一個形象的比喻。在媒體專業領域裡,網友們“一鍵收藏”但卻不會“回看”的行為,有一個專有名字叫“社交媒體數字囤積”。“收藏夾不吃灰”小組因為話題新鮮,吸引了一群專業研究生的進駐。來自武漢大學的研究生在小組裡發起了調查,並曬出了資料:一項調查顯示,2000名受訪者中有52%的人從未從自己的裝置中刪除任何檔案和應用程式,有41%的人會盡最大可能避免從自己的裝置中刪除圖片和影片,如果不得不刪除,78%的人會選擇將檔案轉移到另一臺裝置。這種現象被稱為“數字囤積”——積累大量的數字專案但很少會刪除它們,導致很多人的裝置不堪承受重負。

事實上,在如今這樣一個知識焦慮的時代,符號化的收藏方式已經不知不覺定義了我們的生活,需要“撣灰”的遠不止收藏夾,購物車也是。比如,有不少網友囤了整整一年的東西用不完,新的“購物狂歡”來臨時,卻又忍不住再次“剁手”。這種“囤積症”如果過分嚴重,甚至會上升到成為一種精神疾病。有調查資料顯示,歐美社會中“囤積症”的發病率達2%-6%,男性的患病率明顯更高,老年人(52-94歲)患病率比年輕人(34-44歲)高3倍以上。對此,需引起我們的足夠重視。

著名的勵志詩《明日歌》雲:“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現實生活中,一些年輕人走向社會之初曾經豪情滿懷、壯志凌雲,“囤積”了不少想法:等過了年、等考完試、等這件事完了,要換個工作、要改生活方式、要戒菸。然而,等到過了年、考完試、完了事,卻遲遲不見其行動,生活依舊照著原來的軌跡前行著。如此這般,不停給自己“畫餅”,卻不見“做餅”,不過是自我安慰、自欺欺人,最終難免庸庸碌碌、一事無成。

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在《蝜蝂傳》中寫道,“蝜蝂者,善負小蟲也。行遇物,輒持取,卬其首負之。背愈重,雖困劇不止也……又好上高,極其力不已,至墜地死。”這篇寓言小品,寓意深刻,至今對世人仍具警示意義。現實中,一些人患上了慾望“囤積症”,累己累心,導致身心健康受損。有的甚至經受不住五光十色的誘惑,像蝜蝂一樣被慾望壓垮,墜入違法犯罪深淵。既往,這方面教訓足夠深刻,值得認真汲取。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人生像一輛車,我們既要培養“三省吾身”的習慣,保持“君子檢身,常若有過”的態度,常撣心靈灰塵,常清思想垃圾,常掏靈魂旮旯,以保持內心清澈澄明,守護靈魂的純潔無瑕,確保“輕車簡行”、堅守規則底線;又要不斷給自己“加油”——見賢思齊、見賢思進,從革命英烈和模範人物身上汲取向上向善的正能量,精準定位前進座標,用行動踐行初心,持之以恆、行穩致遠,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精彩。

眼下,2021年已經進入最後的倒計時。在辭舊迎新的日子裡,讓我們用好“撣灰”哲學,以新面貌、新狀態看待得失、寵辱、進退,既要“拿得起”,更要“放得下”,善於“減負”“清零”,勇敢地向形形色色的“囤積障礙”說不,振奮精神、埋頭苦幹、勇毅前行,向著春光明媚的2022年闊步進發。

(北京青年報 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