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起源於何時?

作者:羅慕赫

十二生肖可以說是最有活力的中國民俗文化之一,直到今日,我們仍在傳承這一民俗文化,當問起別人是哪一年出生時,我們總要再補問一句——“您的屬相是什麼?”

我們今天所說的十二生肖指的是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十二生肖與十二地支是一一對應的:子對鼠,醜對牛,寅對虎,卯對兔,辰對龍,巳對蛇,午對馬,未對羊,申對猴,酉對雞,戌對狗,亥對豬。十二生肖的順序是固定不變的。

至少在漢代,就已經出現了現在所稱的十二生肖,而且順序也同今天的一致。東漢思想家王充在《論衡》卷三的《物勢篇》中提到了十二生肖中除龍之外的十一個,這一篇主要說的是十二干支對應的十二生肖,及十二干支對應的五行,眾所周知五行相生相剋,因此十二生肖之間也有相生相剋,這是後世頗為講究的一種迷信,尤其婚姻之事必先看對方屬相是否相宜。不過王充卻不以為然,對這一流行說法予以駁斥,我們可以舉一個例子,子在五行中對應的是水,在十二生肖中對應的是鼠,午在五行中對應的是火,在十二生肖中對應的是馬,“水勝火,鼠何不逐馬”,由此可見這種說法乃無根之談。在《論衡》卷二十三《言毒篇》中,王衡提到了“辰為龍”,這樣就把十二生肖湊齊了。

王充的《論衡》不是最早提到十二生肖的,但說明我們現行的十二生肖至少可以追溯到近兩千年前。學者們發現了比《論衡》更早的其他版本的十二生肖,不過這些版本的問世,卻要比《論衡》晚了將近兩千年之久。

上個世紀大批楚簡、秦簡、漢簡重見於世,其中有些簡牘提到了十二生肖,此處我們可以舉一個例子。1975年,考古學者在湖北雲夢睡虎地秦墓中挖掘出了一批珍貴的簡牘,這就是著名的睡虎地秦簡,其中有一批“日書”,所謂“日書”就是老百姓從事婚喪嫁娶、動土開耕等活動時選擇日期的一種參考書,古人相信某事在某日某時進行是吉利的,而在其他時候進行則有兇險。在這批日書中,完整提到了與《論衡》不盡一致的十二生肖。

睡虎地秦簡中提到的十二生肖:子、醜、寅、卯分別對應鼠、牛、虎、兔,與今一致;辰對應的動物失載;巳對應的是“蟲”,古文字學家釋讀為蛇;午對應的是鹿,未對應的是馬,與今不同;申對應的是“環”,有古文字學家認為是猴,酉對應的是“水”,有古文字學家認為是雞,不過對這兩者的釋讀,還存在不同的觀點;戌對應的是“老羊”,與今不同;亥對應的是豬,這倒與今一致。

關於十二生肖的起源,學者們做過許多的論證與推測,迄今尚無定論。有人持“外來說”,有人持“本土說”,隨著睡虎地秦簡等一批簡牘的問世,“本土說”似更有說服力。至於十二生肖的根源在何處,有人說與天上的十二星宿有關,有人說與古人的動物崇拜有關,亦是眾說紛紜。

值得一提的是,不獨漢族有十二生肖,蒙古族、藏族、彝族等少數民族也有十二生肖;不獨中華文明有十二生肖,其他文明中也有十二生肖,有學者經過考察後得出這樣的結論:“東屆朝鮮、日本,西及哈薩克,南迄印度、泰國,北達蒙古、西伯利亞,形成一個以中國為中心區域的十二生肖流行範圍,十二生肖正是由中國向四鄰傳播開去的。”(羅慕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