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要如何去品茗,茶葉中的滋味?

喝茶,要如何去品茗,茶葉中的滋味?

首發於| 百家號

《開序》

上一講大樊主要跟大家分享瞭如何去品鑑白茶中的香氣,也是收到了很多茶友的回饋,不勝感激,文中沒有詞藻的華麗,也沒有大師一樣的專業權威,都是大樊自己平時喝茶的一些見解與看法,我們在強調不可千篇一律的情況下,儘量做到有規可循。

雖然“適口為珍”放之四海,皆可通行的話語,但是在大樊看來,這個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首先必須是好茶才可以說是適口為珍,如果本身就是劣質的茶葉,但是剛接觸茶葉的茶友沒有喝出來好壞,或者說不知道怎麼品,就覺得口味濃濃的就行了,這個時候也來一句適口為珍,那就有點太不負責任了。

喝茶,要如何去品茗,茶葉中的滋味?

好茶是有標準的,香氣和滋味,也是可以根據不同的維度進行判斷。上一講如何去品茗茶葉中的香氣,掌握了之後,特別是對於新茶友來說,肯定也會少走很多彎路。今天,大樊主要跟大家分享如何去品鑑茶葉中的滋味。

滋味是茶葉中核心的一個品茗方向,最為常見的就是濃和淡,這個比較基礎,基本大家入口就能感覺到。還有就是甘甜與苦澀,這個也很容易判別,品上一口,感覺很甜,喝上一口,感覺很澀,然後又鎖喉,這些也都是比較基礎,也都是停留在表面的一些滋味,就不過多贅述了,今天主要講的就是順滑度、飽滿度、喉韻感和回甘生津,希望能夠幫助新的茶友快速地瞭解茶葉,少走彎路,也希望能夠給老茶友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

喝茶,要如何去品茗,茶葉中的滋味?

《1》

茶湯的順滑度

茶湯入喉,吞嚥是否容易是最直觀的感受。如果順滑,有兩個原因,一個是膠質感,一個是生津。膠質豐富的茶湯潤滑效果非常明顯,可以輕易感受到吞嚥容易,而生津,則是唾液腺受到刺激產生唾液,從而達到順滑的效果。

有時候茶友容易把順滑度和老白茶對接在一起,因為膠質感比較明顯,所以順滑度也就很好,但是順滑度不是老白茶的專利,新白茶也是有的。就拿大樊自己家的牡丹,荒野大葉等茶類來說,當年製作出來的成品,都能感受到明顯膠質感,這個跟茶友形容的油膜狀有相近的意思。

喝茶,要如何去品茗,茶葉中的滋味?

那麼具體來說什麼是膠質感呢?就是茶葉中糖類的代謝產物,食品專家研究過,它由果膠素與多縮阿拉白醛糖分離而成,在稀酸的作用下合成水化果膠素,然後又在原果膠素的作用下,構成水溶果膠素。它在鮮嫩的芽頭以及肥厚的葉片中存在得尤為豐富。一片沖泡後的葉底被撕開,葉片間常常還能拉出黏液般的透明細絲,這就是茶葉果膠的真實體現。

果膠對早期茶的口感影響十分顯著,因為它決定了茶湯的湯質感的濃稠程度,果膠越豐富,則口感越順滑。而且果膠中常常夾帶著糖類物質一起被析出於茶湯之中,更增加了茶葉的醇甜之感。這個跟大樊喝的我們自己家的2019年荒野大葉餅,簡直就是一模一樣,形容的非常貼切。所以說,當你喝到這種順滑度非常好的茶葉時候,側面就證明了這款茶確實是不錯的,值得入手。

喝茶,要如何去品茗,茶葉中的滋味?

《2》

茶湯的飽滿度

說完順滑度,緊接著就要提一下飽滿度,他們兩個是雙胞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般都是放在一起討論。什麼是茶湯的飽滿度?我們在感受茶湯的時候,往往會把濃淡和飽滿度混為一體,其實這是兩個概念。濃淡不代表茶葉的品質,而飽滿度則是和品質直接掛鉤,比如“淡而不薄”就是很形象的對比,濃不代表厚,淡不代表薄。

濃淡指的是滋味的強度,跟投茶量、水溫和坐杯時間有關,投茶量越大、水溫越高、坐杯時間越長,滋味越濃,但它只會增加其濃度,不會增添其他味道。飽滿度指的是茶湯的“厚度”,是茶葉內含物質豐富與否的反映。這個就類似於一個人的氣場,不是說用外在可調整的穿著就能表現出來的,而是一個人由內而發出的氣勢,即使再樸素的著裝,你依然能夠感受到氣勢凌人的氣場,這是由內而發的感染力,和一個人內心世界的豐富與強大有關係,跟著裝沒有任何關係。

喝茶,要如何去品茗,茶葉中的滋味?

內含物質的豐富度跟兩個方面有關係,一個是原料,另一個是工藝。生態環境好,樹齡越長,採摘次數越少,茶葉中的茶氨酸、可溶性糖以及水溶性果膠含量越高,茶湯的飽滿度越高。在製茶過程中,有機化合物分解、轉化、聚合的越多,茶湯的厚度就越明顯。有的人喜歡喝濃茶,往往很難真正瞭解到茶葉的魅力,比如低海拔、樹齡小、生長環境一般的茶葉,內含物質都較低,喝上去寡淡偏薄,但是可以透過高溫烘焙,或者重發酵來提高茶葉的濃度,口味重,有一種“一濃遮百醜”的效果,就像是吃菜,放了很多辣椒,全是辣了,基本吃不到菜品真正的滋味。

我們感受茶湯的飽滿度,一靠看二靠品,看茶湯的豐盈感,像是有滿滿的膠原蛋白一般,使得茶湯飽滿度極高,並且透亮,就像是煲的一碗雞湯一般。然後輕微晃動,便可觀察到茶湯的厚薄,厚一些的茶湯抱團集中往一個方向較小幅度的晃動,而薄一些的茶湯容易渙散開來且動靜相對較大的搖擺。

當你品飲之後,飽滿度較好的茶,茶香和茶湯相融,湯水順滑,喉韻明顯,回甘持久度高,茶湯在口腔裡有厚重感,而飽滿度低的茶,就類似於水裡面衝了一點茶粉,僅僅是加了一點茶味而已,不宜品飲。

喝茶,要如何去品茗,茶葉中的滋味?

《3》

茶湯的喉韻感

當我們提到一款茶的喉韻的時候,那麼這款茶基本就是屬於很不錯的一款茶了,只有在滿足了口腔內的味覺刺激之後,才能夠深入到喉部甚至讓食道和胃部發熱的感覺。如果茶沒有喉韻,嚥下茶湯之後,所有感覺完全在口腔內就結束了,喉韻感是評價一款茶葉的重要指標。

當你嚥下茶湯的時候,你能明顯感覺到茶湯是一嚥到喉嚨甚至到更深的部位,喝下之後,空口咽口水,則能明顯感覺到喉底肌肉有收緊感,喉頭髮甜,回甘生津,在喉部形成的舒適感,會讓你呼吸都尤為順暢,甚至會產生錯覺,怎麼空氣都是甜的。如果茶沒有喉韻,哪怕茶湯是熱喝,嚥下茶湯之後,所有的感覺也完全在口腔內就結束了。

喝茶,要如何去品茗,茶葉中的滋味?

喉韻是鑑別一款茶葉內含物質豐富度的指標,茶湯喝下後滋味會在喉部累加並釋放,內含物質較低的茶葉,滋味還沒疊加就已經沒有了。茶質很強的茶,會刺激口腔內唾液口收縮,很容易使得口腔發乾而減少口水分泌,直接的感覺就是口腔內發乾,但是刺激之後,口水卻會源源不斷地湧出,甚至幾小時裡口腔都是帶甜味的生津,這是一種高品質的優質享受。

喉韻跟茶質有關,同時還跟喝茶者的經驗也是密不可分的,剛入門的茶友只有多喝才能體會得到,這是一種比較高階的品鑑能力。喉韻的深淺跟茶湯中的茶氨酸有著重要關係,高海拔,荒野茶樹製作的白茶,氨基酸含量高,喉韻明顯。此外,在白茶貯存過程中,茶葉內含物質的微生物活動會分解產生更多遊離態的氨基酸,因而品質較好的老茶,氨基酸的含量非常豐富,與新茶相比,喉韻更加明顯。

但並不是說老茶的氨基酸總量比新茶高,這個觀點是錯的,福鼎白茶在長時間的存放過程中不管是茶多酚、茶多糖、咖啡鹼、茶氨酸總量都是降低的,只有黃酮含量是一直在增加,所以喝年份比較久的老白茶,抗氧化效果比較好。那為什麼說老白茶比新白茶的喉韻感更加明顯呢,是因為內含物質之前的比例更加協調了,因為我們喝的不是個體某個內含物質,而是內含物質的綜合體,這個也是茶葉的魅力了。就像是我們喜歡一個人的雙眼皮大眼睛,但是如果鼻樑不挺,睫毛不長,嘴巴不好看,那麼整體來說還是普通的,這個時候如果眼睛、嘴巴、鼻子等都很協調,我們就會說五官很正,也會越看越耐看,這個跟茶葉的內含物質來言,也是一個意思。

喝茶,要如何去品茗,茶葉中的滋味?

為什麼說荒野茶比較貴,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茶園茶講究的是產量,那麼只需要提高茶葉內含物質佔比前幾名的分量,那麼產量不就上來了,茶農不就多賣錢了嗎?所以施肥的方向,也是朝著產量去的,比如提高茶葉中蛋白質、糖類、茶多酚、脂類的佔比,這4個有機化合物基本佔到了茶葉乾重的80%左右,但是這樣一來茶葉的內含物質比列不協調,口感自然就沒有荒野茶好喝,因為荒野茶是屬於自由生長,比例協調,口感好,加上產量又低,自然荒野茶也就越貴,部分茶友也是隻買荒野茶喝,這個也要看茶友們自身的情況,畢竟產量有限,即使走遍整個福鼎市,也買不到多少正宗的荒野白茶,而且是高海拔的,因為荒野茶產量低不適合普及,所以喝到的茶友也就比較少。

迴歸到喉韻感,喉韻我們簡單分為甘甜和潤滑兩個部分,甘甜較易理解,喉嚨部位感受到甘甜的滋味,是非常直觀感受到的。潤滑一般伴隨著解渴,使得喉嚨得以滋潤,掃除乾渴聒噪,這個和曹孟德的望梅止渴是一脈相承,為什麼夏天的時候很口渴,喝了水依然很渴,是因為喉嚨部位沒有得到潤的效果,你喝點新白茶,然後再喝水,就會很解渴了,先潤再解渴。

每次提到喉韻感,內心深處就會有一個聲音,那就是唐代詩人盧仝的《七碗茶詩》,其實不叫七碗茶詩,而是《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孟諫議叫孟簡,諫議是一種官稱,孟簡和盧仝是好友,派人給盧仝的送去頭春陽羨茶品飲。盧仝既是詩人,也是茶人,他的祖先就是鼎鼎有名的初唐四傑之一的盧照鄰,“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就是出自盧照鄰之筆。盧仝把孟簡送來的茶葉煎飲之後,不禁感慨“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寂,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這裡大樊也是覺得盧仝把悟到的茶中三昧,痛快地、酣暢淋漓地傾瀉出來,真是美好到極致、浪漫到極致、享受到極致,是喝茶的一種至高享受。

喝茶,要如何去品茗,茶葉中的滋味?

《4》

茶湯的回甘生津

回甘和生津,其實是兩回事,背後的機理也不同。回甘,甘是甜的意思,回甘就是回甜,是指苦味在口中轉化消失過程中產生的甜。我們在品飲一款茶的時候,首先觸發到的是茶多酚、咖啡因這樣的苦澀物質,刺激感強,在水中的溶解度高,溶解速度也快,我們最先感受,同樣消失的也快,而可溶性糖、部分氨基酸這類原本就溶解在茶湯中呈甜的物質,起著調和滋味,弱化苦味的作用,在苦澀物質逐漸消失之後,殘留在口腔中的茶多糖、果膠類、茶色素等物質繼續水解,甜爽的滋味顯現,從而回甘。為什麼春茶的回甘效果好,大家也都喜歡,是因為春茶的嫩葉中積累了大量的糖和氨基酸,為回甘提供了豐富的物質來源。

在《茶文化與茶健康》一書中有這樣的一種解釋,茶葉中含有的茶多酚,可以和蛋白質結合,在口腔中形成一層不透水的膜,口腔區域性肌肉收縮引起口腔的澀感,從而使我們覺得剛喝下去的茶會有苦澀感。如果茶多酚含量合適,形成只有一到兩層的膜,這種膜厚薄適中,剛開始口腔裡有澀味,稍後膜破裂後口腔區域性肌肉開始恢復,收斂性轉化,就呈現回甘生津的感覺,茶湯的回甘生津和茶的苦也是相互依存的。

喝茶,要如何去品茗,茶葉中的滋味?

生津,有區別於味道,是口腔內大大小小的唾液腺分泌而出的混合液體,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唾液或者口水,用望梅止渴來形容比較貼切。通常情況下,正常人每日唾液分泌量是1-1。5升,即便我們沒有喝茶,我們人體也是在不斷地分泌著唾液,從健傳統養生的角度來說,健康和生命力旺盛的人,口腔唾液往往都是很充足的,口感舌燥的話,往往是伴隨著身體多有不適的情況。我們每天分泌的能夠促進消化、增強吸收,有益身體的唾液是滋養生命的“延壽漿”,所以多飲茶,飲好茶,飲茶生津,對身體調理也是很有幫助。

我們在喝茶的時候,你就會感受到口腔裡從四面八方分泌出唾液,這是因為茶葉中含有茶多酚、咖啡鹼、氨基酸和有機酸等有效成分促進唾液的分泌。唾液是由口腔內壁和舌頭底部分泌出來的,舌面因為沒有唾液腺,所以不參與生津,但是遇到一款好茶,會有一種舌面生津的錯覺。我們常說香甘易得,生津難求,澀能生津,就是“化的開”,澀不能生津,就是“化不開”。白茶的生津主要是兩頰生津、舌面生津和舌底生津。

喝茶,要如何去品茗,茶葉中的滋味?

兩頰生津:從口腔的兩則分泌出唾液,這類生津感受比較野性霸氣,來勢兇猛,我們常說的望梅止渴就是兩頰生津。茶湯入口,口腔內膜受到顯澀物質刺激引起內壁緊束收斂,從而形成澀感,分泌唾液,但是並非所有澀感都會生津,有的就是乾澀,化不開,自然就不會生津。

舌面生津:茶湯吞嚥之後,會感受到舌面非常溼潤,像是唾液不斷地分泌出來,但是沒有兩頰生津這麼強烈,而是柔滑舒順,溫馴嬌柔,緩和細緻的流到舌頭兩側,只有存放多年的老白茶才會有這樣的感覺。

舌底生津:就是從舌頭底部不斷分泌唾液的過程,當我們小口慢飲,茶湯在口腔裡迴轉,浸潤舌底和下牙床,舌頭底下緩緩生津,不斷有細小的泡泡湧出,這便是舌底生津的表現。當你品嚐到一款比較好的老白茶時,茶湯會比較柔和,這是更加持久舌底生津的快感。

喝茶,要如何去品茗,茶葉中的滋味?

上面的這4點就是大樊對如何品茗茶葉滋味的一些見解,尤其是一款好茶,會把上面4點表現得淋漓盡致,順滑度、飽滿度、喉韻感、回甘生津,每年的荒野茶比較明顯,還有就是陳放多年的牡丹和銀針也很明顯,至於陳放多年的老壽眉順滑度,飽滿度,回甘都很不錯,但是喉韻感而言,沒有那麼有穿透力,這個是因為老壽眉梗葉較多的原因,相比較牡丹和銀針,內含物質的精華相對少些,不過也有自己的特點,比如喝上去也很潤,也回甘,但是可能沒有盧仝講的那種肌骨清,通仙靈的酣暢淋漓之感,大家也是根據自己的品鑑要求進行選擇就好。

說到這邊,大樊也是把自己的家底都跟大家分享了,關於如何品茗香氣,如何品茗滋味,也都詳細的講解了。但是喝茶,永遠是沒有止境的,就像是浩瀚的星球一樣,未知的事物太多太多,這個需要自己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去品茗,去交流去探討,然後一點點提升自己,學海無涯,但求每次和茶友相遇,都能以最好的狀態跟大家分享。

喝茶,要如何去品茗,茶葉中的滋味?

喝源頭好茶,用分享開啟未來。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轉發,不勝感激,您小小的舉動,對我們來說是巨大的鼓勵。

關注【百壽與貢】,瞭解更多茶知識,我們家是自產自銷,自有茶園,自有茶廠,在北京、江蘇、浙江都有分店,也歡迎茶友線下溝通交流。

百壽與貢·大樊,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自媒體“百壽與貢”主筆,結合自己的製茶經驗,品飲經驗,跟茶友們分享,一切皆緣,適口為珍,茶,除了喝別無其它,願結識更多茶友,分享好茶,品飲好茶,杯茶與君飲,情深共白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