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王的楷書到底是什麼樣子?也許所有傳世的楷書刻本都不足為憑

緣起

前段時間,與張旭光先生閒聊,先生說出一句:哎呀《十七帖》中的“青李來禽”寫的真好啊!寫小楷的能把這個寫出來就高階了……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歸來便於架上取《十七帖》來翻看。

二王的楷書到底是什麼樣子?也許所有傳世的楷書刻本都不足為憑

王羲之楷書《青李來禽帖》

《青李來禽帖》為《十七帖》中第25篇,是唯一一封楷書作品,4行,20字。釋文:青李、來禽、櫻桃、日給滕,子皆囊盛為佳,函封多不生。大意為:“青李、來禽、櫻桃、日給藤,這些種子用布袋裝著的就很好,裝在信封裡的都不能發芽。 ”

《青李來禽帖》說是小楷,其實用筆靈動輕快,稍有連帶,更近行楷;字形方扁為主,結體疏闊;章法上,“青李、來禽、櫻桃、日給滕”九字分四行,行距疏朗,字距大方,“子皆囊盛為佳,函封多不生。”單豎一行,大小字錯落如卵石鋪路,圓潤緊密。整帖佈局生動而有趣。此貼從整體風格上與王羲之行書《官奴帖》(傳)更為接近(又名《玉潤帖》,11行,118字,高29釐米。入刻《寶晉齋帖》。)董其昌對該帖曾有評語:此帖(官奴帖)……字字騫翥,勢奇而反正。藏鋒裹鐵,遒勁蕭遠,庶幾為之傳神。

二王的楷書到底是什麼樣子?也許所有傳世的楷書刻本都不足為憑

王羲之行楷《官奴帖》

《青李來禽帖》在《十七帖》這本通篇為草書的帖中是一個獨立的存在卻又是一個整體的存在,一如中式大菜上的清麗盤花,日料中那潔白如玉的豆腐上一瓣嫩黃的菊花,毫無違和,只有驚豔!

蘇東坡詩《玉堂栽花周正孺有詩次韻》中有一句:

只有來禽青李帖,

他年留與學書人。

這便讓我有了看看“二王”楷書的本來模樣的意思

由是——緣起!

楷書到東晉方才演變成熟,二王實則是生逢其時的代表書家。

“二王”身在東晉時期,而東晉也正是楷書成熟完型時期,有人將楷書的成型歸為“二王”之功,實則是書法與文字發展過程的必然結果,非某個人或某幾個人之所能為也!“二王”只是生逢其時而又以個人之能而成為這一發展結果的代表人物!

楷書是從隸書逐漸的演變而來,從時間上 看,大概是從漢代的末期為肇始,然後到三國時已見雛形,到西晉的時候基本成型,但還是依稀能見隸書的意思,真正的完全成熟是在東晉。這便是楷書的發展基本脈絡,再到南北朝,楷書發展迅速,進而到唐朝,楷書始大盛,但是也只是風格上的變化而已。

這樣的演變歷程是源於大量留存下來的作品研究而得出來的,比如能夠很清晰的反映出楷書前期演變的作品有“東漢時期元和四年的簡牘“”、“東漢熹平元年的甕題記”,再到西晉時期的“南昌晉墓簡“”等等。

二王的楷書到底是什麼樣子?也許所有傳世的楷書刻本都不足為憑

東漢時期元和四年的簡牘

二王的楷書到底是什麼樣子?也許所有傳世的楷書刻本都不足為憑

東漢熹平元年的甕題記

二王的楷書到底是什麼樣子?也許所有傳世的楷書刻本都不足為憑

在這個演變的過程中,也存在著地方區域之間的差別,從現存的書跡作品來看,南方的變化成熟的要比北方更早些,這從吳國“朱然(173——249)名刺”與晚與其後的魏國“鹹熙二年簡”相比較,便可明證。

我們根據這些圖片來做分析,就可以非常直觀的看到楷書是如何從隸書逐漸的演變而來的,這其中最為重要的的一個形變便是隸書中的燕尾,也就是橫畫的波尾逐漸的不再飄出,但是其他的筆畫還是保有波動,轉折也還是以圓轉為主,越往後來,波動的筆畫越是漸行漸遠,取而代之的是筆畫的平直越發多見,最終成為主要形態,而且在用筆的提按上也更加明顯,這就增加了起筆、收筆與轉折的動作了,由此而帶來的便是這些地方的形狀逐漸變得多樣而複雜起來。

隸書與楷書在形態的差別其實更多的是因由其筆法上的改變而帶來的改變,這其中最大的改變便是楷書是以提按來替代了隸書的轉筆,隸書寫每一筆畫都有連續不停的擺動、波動,加轉動,完成一個整字的過程是一個連續、相對均勻的行筆過程,尤其是在轉折處也沒有有意的停頓,這一點與楷書有很大的差別,楷書是完全以一個筆畫為時間單位,起筆、收筆、彎折等動作有明顯的停頓甚或往復,實際楷書的每一個筆畫都是一個獨立的完成,而隸書則不是。

要尋“二王“”楷書真面目,梳理楷書的演變歷程當然是必要的,這便是如朱子的詩句:

問君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鍾繇”才是“二王”楷書風格形成的渡橋人!

從隸書過渡到“二王”風格的楷書,其中有一位非常重要的書家,他才是最終形成“二王”楷書風格的渡橋人,他便是鍾繇!鍾繇是漢末至三國曹魏時著名書法家、政治家,鍾繇擅篆、隸、真、行、草多種書體,尤其是推動了楷書(小楷)的發展,被後世尊為“楷書鼻祖”。

張懷瓘《書斷》說:

“元常真書絕世,乃過於師,剮柔備焉。點畫之間,多有異趣,可謂幽深無際,古雅有餘。秦、漢以來,一人而已。”

書壇唐代張彥遠《法書要錄》說:蔡邕受於神人,而傳與崔瑗及女文姬,文姬傳之鐘繇,鍾繇傳之衛夫人,衛夫人傳之王羲之,王羲之傳之王獻之。

由此可見“二王”書風是取法鍾繇而成形,這便也是“鐘王”一詞的由來,王羲之本人對鍾繇也有評價:

“頃尋諸名書,鍾張信為絕倫,其餘不足觀。” “吾書比之鐘張,鍾當抗行,或謂過之。張草猶當雁行。然張精熟,池水盡墨,假令寡人耽之若此,未必謝之。”

看來王羲之口氣再大,對於老師鍾繇還是要禮讓三分!

鍾繇傳世的作品主要是“五表”:《宣示表》、《薦季直表》、《賀捷表》(又名《戎路表》)、《調元表》、《力命表》。這些都是以刻石拓本流傳下來的,當然現在看到的應該是大多數加入了後人的修飾,可能與當時真正的書法風格相去較遠!褚遂良《晉右軍王羲之書目》說《宣示表》是唐代所傳王羲之臨本;王僧虔《書錄》說:“太傅《宣示》墨跡,為丞相始興(王導)寶愛,喪亂狼狽,猶以此表置衣帶。過江後,在右軍處,右軍借王修,修死,其母以其子平生所愛納諸棺中,遂不傳。所傳者乃右軍臨本。” 《調元》、《力命》、《賀捷》三表,也是後人臨本。

二王的楷書到底是什麼樣子?也許所有傳世的楷書刻本都不足為憑

鍾繇《薦季直表》

五表中,世人多以為《薦季直表》較為可信,這主要是因為該貼還保持著楷書早期的各種特徵:用筆多呈現的是使轉,字形扁方。而這些正是隸書逐漸演變為楷書過程的遺留特徵。《薦季直表》在唐宋時期是在宮中收藏,上有唐太宗李世民“貞觀”玉璽,宋徽宗趙佶“宣和”、宋高宗趙構“紹興”,以及清高宗“乾隆真賞”等御印,可謂流傳有序。後幾經輾轉,毀於民國十三年(1924年),今僅存其影印件。元代陸行直讚美此表有評語道:“高古純樸,超妙入神,無晉、唐插花美女之態”,為“無上太古法書,天下第一妙跡”。

二王的楷書到底是什麼樣子?也許所有傳世的楷書刻本都不足為憑!

楷書這是從漢末來發芽,三國來開花,到了晉朝的二王終是結成果實。

若言鍾繇之於楷書是如了唐代韓愈的詩句:

五月榴花照眼明,

枝間時見子初成。

“二王”的楷書則是可以唐代李商隱的詩句來比:

榴枝婀娜榴實繁,

榴膜輕明榴子鮮。

王羲之楷書刻石有小楷《黃庭經》、《樂毅論》、《東方朔畫贊》等,這些也有些有唐人的臨摹本傳世。梁陶弘景說:“右軍名跡,合有數首:《黃庭經》、《曹娥碑》、《樂毅論》是也。

簡述諸帖並配圖如下:

二王的楷書到底是什麼樣子?也許所有傳世的楷書刻本都不足為憑

王羲之小楷《樂毅論》

《樂毅論》,四十四行,褚遂良《晉右軍王羲之書目》列為第一。真跡早已不存一說真跡戰亂時為咸陽老嫗投於灶火;一說唐太宗所收右軍書皆有真跡,惟此帖只有石刻。現存世刻本有多種,以《秘閣本》和《越州石氏本》最佳。

二王的楷書到底是什麼樣子?也許所有傳世的楷書刻本都不足為憑

王羲之小楷《黃庭經》

《黃庭經》,一百行。原本為黃素絹本,在宋代曾摹刻上石,有拓本流傳。此帖其法極嚴,其氣亦逸,有秀美開郎之意態。《黃庭經》又俗稱《換鵝帖》,無款,末署“永和十二年(356)五月”,現在留傳的只是後世的摹刻本。

二王的楷書到底是什麼樣子?也許所有傳世的楷書刻本都不足為憑

王羲之小楷《東方朔畫像贊碑》

《東方朔畫像贊碑》簡稱《畫贊》或《像贊》。無款,末署“永和十二年五月十三日書與王敬仁”,傳為王羲之書,三十三行。唐褚遂良《右軍書目》 將此帖列為第三,位排《樂毅論》《黃庭經》之後。

王獻之傳世楷書作品主要是《洛神賦》,現存兩個版本,一個是大家常見的“玉版十三行”本,另一個是柳公權跋本,從兩個版本的風格上來看,差別較大,前者筆畫華麗而舒展,確實有些大令之風神瀟灑之態,而後者風格更為古樸,但是可能更為接近當時的楷書面貌。

這裡將兩個版本分取一頁圖以對比。

二王的楷書到底是什麼樣子?也許所有傳世的楷書刻本都不足為憑

王獻之小楷《洛神賦十三行》拓本

二王的楷書到底是什麼樣子?也許所有傳世的楷書刻本都不足為憑

柳公權跋本《洛神賦》

對於二王這些流傳下來的楷書作品,歷代以來都有真偽之辯,有從文獻版本來做考據的,也有作品風格來做分析的,莫衷一是,沒有定論,這裡我們來換一個角度,比如這個時期留存下來的一些比較可靠的行書作品,在這些行書作品中包含有很多的楷書字,或者是接近楷書的筆畫,藉由這些來推究二王楷書的真實面貌。邱振中先生曾以此為出發:

王徽之《新月帖》、王獻之《廿九日帖》行書中夾雜著楷書,從其中的楷書或接近楷書的字中我們可以大致的歸納出他們的楷書筆法。例如折筆處下按的寬度一般不超過折筆後的筆畫寬度;折筆後行筆時,常常會逐漸將筆提起,筆畫慢慢變窄。與此時間接近的《伯遠帖》具有同樣的特點。後世的提按與此不同,按與提有時幾乎在同一點上進行,下按後提筆,便生出突出關節。

二王的楷書到底是什麼樣子?也許所有傳世的楷書刻本都不足為憑

大約六七十年後,王僧虔(426——485)超過點畫寬度的按筆才成為筆畫改變方向時的主要特徵。

提按的出現、提按的程度與使用方式,是楷書形成與轉化的重要標誌。

二王的楷書到底是什麼樣子?也許所有傳世的楷書刻本都不足為憑

王僧虔《太子舍人帖》

邱先生的論述有著手術刀一般的具體而精準,有興趣的同道可以按著這個去對現存的“二王”楷書做一番解剖,但是估計最終也不能如外科醫生一般來確定病症的真假!因為書法畢竟是藝術,而不是科學!當然誰也不可否認他們之間是可以相通的!這也便是如題所言:

二王的楷書到底是什麼樣子?也許所有傳世的楷書刻本都不足為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