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散文|“食魚無反”考析

文/呂樹建

當代散文|“食魚無反”考析

昨日與友人閒聊,邀其到我老家沂南縣竹泉村等地遊覽。她說,曾去過,風光的確不錯!

想起她是齊文化學者,便又推薦沂水縣的紀王崮。此崮是典型崮貌風光,號稱“沂蒙七十二崮”之首,且2012年至2013年在崮頂發現多座春秋古墓,都是王侯規格,重大考古發現一時轟動全國。這次考古也證實,紀王避亂於崮並非只是古老的傳說,甚至有專家斷定,紀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城堡國家。

聽到此處,友人立即給我講了“食魚無反、勿乘駑馬”的成語。心中暗忖,不虧是齊文化學者,沒想到一個柔柔弱弱的女子心裡還有那麼厚重的文化,不禁對其增加了幾分尊敬。

結束閒聊後,立即從網上查閱這個成語,想及時補上這一課,也滿足一下好奇心。不查則以,越查越覺得有意思,越查越有一些疑惑,如同旱季在深山中突然發現一處細泉,便馬上興奮地挖掘起來,看看這泉到底能有多大水量,能灌溉多少飢渴的禾苗,能供多少人畜飲用。

現在,先把從百度查得的《晏子春秋》的一段原文照錄如下:

景公遊於紀,得金壺,乃發視之,中有丹書,曰:“食魚無反,勿乘駑馬。”

公曰:“善哉!知苦言,食魚無反,則惡其鱢也;勿乘駑馬,惡其取道不遠也。”

晏子對曰:“不然。食魚無反,毋盡民力乎!勿乘駑馬,則無置不肖於側乎!”

公曰:“紀有書,何以亡也?”

晏子對曰:“有以亡也。嬰聞之,君子有道,懸之閭。紀有此言,注之壺,不亡何待乎!”

當代散文|“食魚無反”考析

現將其譯成白話文:

春秋時期齊國國君齊景公,有一次到紀國故地遊覽,得到了一隻華美的“金壺”(實為銅壺)開啟一看,裡面藏有一紙丹書(用丹砂寫的字),上寫著兩句格言:“食魚無反,勿乘駑馬。”

齊景公感慨道:“這話說得好啊!堪稱箴言。吃魚不翻魚身,是因為討厭魚的腥氣太重;出門不騎劣馬,是嫌棄劣馬不能走很遠的路。”

晏子對景公說:“吃魚吃一半,不翻吃另一半,是不要竭盡民力;棄用劣馬,是告誡不要在身邊安插品行不端的小人。”

齊景公便反問晏子:“紀國有這樣好的格言,為什麼還滅亡了呢?”晏子回答說:“亡國是有原因的。我聽說,君子有了正確的學說和主張,要高高地掛在街巷的大門之上,照著去做;紀國雖有丹書格言,卻裝在大金壺裡不去實行,不亡國還等什麼呢?”。

這個寓言,有情節,有內涵,寓意深刻,特別是君臣一問一答,也體現了各自的見識和格局,晏子藉機諷喻,勸誡君王要以民為本,珍惜民力,要親賢臣遠小人,有了好的政策,要廣告天下,並要抓好貫徹落實。一個聰明智慧的賢相能臣形象展現在人們面前。

在為寓言故事點讚的同時,我對他們君臣關於“食魚無反”的理解有些不同的看法,不吐不快。

首先,“食魚無反,則惡其鱢也”。把魚已經吃了一半,把剩下的那一半翻過來,能有多麼大的腥氣味?齊景公竟然說,不翻另一半的原因是嫌棄魚的腥!齊景公的這個思想見識和邏輯推理未免太牽強了!

晏子將“食魚無反”理解為,告誡為政者不要貪得無厭,耗盡民力。即在晏子看來,留一半不翻是為了節約。但魚不是別的東西,如果吃了一半,另一半不吃,剩下的也不好儲存,既然不好儲存,留下豈不更是浪費?浪費了才是耗盡民力呢!晏子雖是借題發揮,進行諷喻,但此種引申發揮也有些勉強。如果晏子的意思是,留下另一半給老百姓吃,要心中始終想著百姓,更能說明晏子仁德。當然,如果在吃魚之前,就先留下一面(半)給百姓,那晏子及紀國的先人的民本思想就更體現得淋漓盡致了,因為“現在”給老百姓吃的,畢竟是君王大臣們吃剩下的。當然,我們不能對古人要求太高,畢竟這樣的境界,在當今也難能可貴。

當代散文|“食魚無反”考析

我對“食魚無反”則有不同的看法。“食魚無反,勿乘駑馬”中的“無”和“勿”,雖然都有否定的意思,但語義的差距還是比較大的。“勿”是“不要”的意思,就是告誡走遠路,不要騎劣馬。“無”則是“不”“別”或者“沒有”的意思,這裡有經典文言文例子:“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 ,這裡的“無”是動詞“沒有”的意思;“碩鼠碩鼠,無食我麥”,這裡的“無”是副詞“不要”和“ 別”的意思。

“食魚無反”真正的意思是,吃魚吃了上面後, “不要” “翻”過來下面。顯然,不翻是一種嚴重浪費現象。據筆者觀察,在現實生活中此種情況還真是不少見,尤其是在公款消費中。按照我們中國人酒席的規矩,魚,一般都是最後一道菜,在這個時候,人們已經基本酒足飯飽了,魚又有刺,吃起來比較麻煩,有的人怕刺就懶得動筷,有的人嫌腥本來就不吃魚,再加上人們喜歡圖個吉利,希望“年年有餘”,所以,在很多情況下,魚都是吃一半剩一半。

那麼在2700多年前的紀國,為什麼把“食魚無反”作為金條玉律諄諄告誡人們呢?我們應當用歷史的眼光看待這個問題,用當下流行的話說,就是“穿越”到那個時代,當一回“古人”,看看當時的社會究竟是個怎樣的情況。

那個年代是什麼年代?秦始皇夠早了吧,但我查了一下資料,紀國比秦始皇那個年代還早431—787年呢!秦始皇為什麼花費三四十年、動用七八十萬民夫修陵墓?燒製大量兵馬俑殉葬呢?迷信嘛!在那個年代,祭天祭地祭先祖,從國家到民間都是最大的事情,凡事都要向神靈彙報請示,人對大自然是非常的虔誠,直到迷信的程度。 所以,“食魚無反”,以此祈求“年年有餘”。

當代散文|“食魚無反”考析

另外還有個原因,恐怕還是主要的原因。紀國,東鄰海洋。據考證,在春秋時期,人們已經學會藉助船隻進行捕魚了,用船捕魚,最擔心的是啥?是船翻人亡!所以最忌諱說“反”(翻)字,而且直到今天仍是這樣。我岳父家是威海榮成,有許多漁民親戚。我第一次去他家時,我愛人特地告訴我這個風俗,就是怕我犯忌諱。當把魚吃了一半,翻過來吃另一半時,他們都是說“劃”過來, 而從不說“翻”過來,這顯然是延續了幾千年的風俗文化。現在科技這樣發達了,人們都就開始遠洋捕撈了,也很少發生船翻人亡的事故了,在出海前還都要舉行祭海儀式,還如此在乎“反”(或“翻”)這個詞,可想而知,在那個幾乎是使用“獨木舟”時代,人們對這個詞是多麼的忌諱!

也許有人說:齊國離紀國這麼近,難道不知道這些風俗?常言道:三里不同俗,十里不同天。當時齊國還不夠強大,紀國、莒國都擋在他東面,他只能“望洋興嘆”,對漁業文化知之甚少。那時交通條件所限,人們遠距離交往很少,社會十分閉塞,紀、齊又分屬兩個國家,而且矛盾比較深,不瞭解彼此的風俗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當代散文|“食魚無反”考析

所以,紀國把“食魚無反”上升為國家“忌語”,以此規範人們的行為,是很正常的事,也是必然的選擇。與人命關天的大事相比,浪費點魚豈不是微不足道?再說了,公開場合不讓說、不能做的事,私下裡未必不說不做,這個我們不用擔心老百姓的智慧。

(圖片源自網路)

《當代散文》

由山東省散文學會主辦,散文雙月刊,主要發表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作品,歡迎山東籍散文作家申請加入山東省散文學會。山東省散文學會常年舉辦各種散文活動,為作家提供圖書出版服務,歡迎聯絡。投稿郵箱:sdswxh@126。com、 sdca98@163。com

壹點號當代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