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史上有名的落榜生,做一“反詩”流傳於世,後殺入京城當皇帝

他是史上有名的落榜生,做一“反詩”流傳於世,後殺入京城當皇帝

有人戲稱,黃巢是唐朝的“高考落榜生”,因屢試不第,一怒推翻了唐王朝。相傳他做了一首《不第後賦菊》詩: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雖然此詩不見載於《舊唐書》,根據明代郎瑛《七修類稿》引《清暇錄》關於此詩的記載,世人認為是黃巢落第後所作。從此詩中,不難讀到一個落地儒生的壯志豪情,“滿城盡帶黃金甲”裡有黃巢殺氣騰騰的誓言。除了這首《不第後賦菊》詩之後,黃巢還有一首《題菊花》,寫道: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他是史上有名的落榜生,做一“反詩”流傳於世,後殺入京城當皇帝

會寫詩的人,多半是個文化人。在封建王朝的末世,災荒頻仍,農民起義往往是因為吃不飽肚子。黃巢出身在鹽商家庭,自小生活優裕,除了長大後屢試不第之外,他的人生沒有什麼太大的波折。那黃巢為何起義呢?果真是為了出一口落榜生的鬱悶之氣?

也未必。黃巢起義,放在當時的大環境來看,還是唐朝政府自己造的孽。唐末關東大旱,政府卻苛捐雜稅不斷,民不聊生,爆發了王仙芝農民軍起義,黃巢也加入了義軍。王仙芝起義前一年,關東發生了大旱,官吏強迫百姓繳租稅,服差役,百姓走投無路,王仙芝和尚君長聚集了這波走投無路的老百姓,起兵於濮陽。當時民間流行這樣的民謠:“金色蛤蟆爭努眼,翻卻曹州天下反”,黃巢恰好就是曹州冤句人。乾符二年(875年),王仙芝、尚讓等在長垣起兵。黃巢在冤句與子侄黃揆和黃恩鄴等八人起兵,響應王仙芝。

他是史上有名的落榜生,做一“反詩”流傳於世,後殺入京城當皇帝

乾符五年,朝廷誘降並斬殺了王仙芝,王仙芝死後,眾推黃巢為主,號稱“沖天大將軍”。其時,黃巢收集王仙芝殘部不過兩千餘人,尚君長的弟弟尚讓率部逃入嵖岈山中,黃巢帶著人跟他匯合,一個月之內逐漸聚集了上萬的人馬。黃巢領著部下攻陷汝州,俘虜刺史王鐐,一次次打敗了官兵,慢慢聚集了十萬人馬,成了氣候。

黃巢率軍渡江南下,與舊部王重隱相呼應,攻下饒、信等州。同年十二月,進入福建,轉入廣東。乾符六年(879年)10月,農民起義軍攻克廣州,活捉節度使李迢。起義軍在廣州休整兩個月後,補充了人員和武裝。這時黃巢以“百萬都統”的名義發表了北伐的政治宣言,提出了“禁止刺史殖(聚斂)財產,縣令犯贓者族(滅族)”的具體政治主張。揮師北上。

根據《舊唐書》記載,黃巢曾上表“乞安南都護、廣州節度”,這是主動要求詔安的節奏,但是朝廷沒有答應這個條件。在唐王朝眼裡,黃巢是定剿不饒的流寇。鎮守淮南的高駢曾經著過黃巢的道,高駢上表要求出兵討伐黃巢,黃巢來了一招詐降,累高駢失了一員大將張璘。

他是史上有名的落榜生,做一“反詩”流傳於世,後殺入京城當皇帝

割據廣州、安南的提議被朝廷拒絕後,黃巢想渡海據有海南,但是由於他的兵士多是北方人,並不適應嶺南的溼熱氣候,軍多患瘴疫死者,諸將“勸請北歸,以圖大利”。為了提振士氣,黃巢決意北還。廣明元年(公元880年),黃巢的部隊自桂州編木筏,沿湘江而下,進逼江陵,北向襄陽。黃巢軍連下永州和衡州,抵潭州城下,唐將李系閉門守城。黃巢揮兵一日而下潭州,唐軍死傷10萬之眾。

黃巢的人馬越過湖南、湖北、江蘇、浙江等地,進逼廣陵時,高駢閉門自守。這一路上,很多地方都投降了黃巢。黃巢很快就打到潼關去了,這時候唐王朝末世腐朽暴露得淋漓盡致。朝廷命令田令孜率領神策軍、博野軍等十萬士兵守潼關,按理說如果潼關守得住,長安就能保全。

他是史上有名的落榜生,做一“反詩”流傳於世,後殺入京城當皇帝

壞就壞在,禁軍裡的兵士大多數都是世襲的,他們都是長安城的富族子弟,從小都錦衣玉食的沒有經歷過戰事。聽說要打仗了,一點男子漢的氣魄都沒有,父子抱頭痛哭,哭完了想出了一個不用送命的好辦法。就是花錢請市集上的販夫走卒、屠狗沽酒、家貧體弱之輩,上陣打仗。這些沒有受過軍事訓練的人,上了戰場連武器怎麼使用都不知道,如何能抵得過一路進攻而來的起義軍。

潼關很快失守了,唐僖宗倉皇地從長安城開遠門逃出,奔赴蜀地避難。這是走了唐明皇的老路子,可惜唐王朝再沒有安史之亂後再中興的運氣。黃巢進京之後,立國號為大齊,年號金統。黃巢是過了一把當皇帝的癮,他稱“唐帝知朕起義,改元廣明,以文字言之,唐已無天分矣。‘唐’去‘醜’‘口’而安黃,天意令黃在唐下,乃黃家日月也。”

黃巢剛進長安城的時候,對百姓還是挺好的。史書有載:“時巢眾累年為盜,行伍不勝其富,遇窮民於盧,爭行施遺。”一進城就撒錢的做派,在古今起義軍中恐怕都是獨一份的。黃巢最開始對待沒來得及逃跑的唐朝官員,都是留下來封了大齊的官,他一路帶出來的親信和唐朝的舊官一度同朝為官。

他是史上有名的落榜生,做一“反詩”流傳於世,後殺入京城當皇帝

可是,黃巢跟長安城的官民蜜月期不長。中和二年,身在四川的唐僖宗組織反攻,各地的勤王之師都在京畿駐兵。唐軍一度攻入長安,根據《資治通鑑》的記載:

“賊露宿霸上,調知官軍不整,且諸軍不相繼,引兵還襲之,自諸門分入,大戰長安中,宗楚、弘夫死,軍士重負不能走,是以甚敗,死者什八九。”

黃巢的部隊吃了癟,他怨恨起協助官軍的城中百姓,他開始是縱兵屠殺,血流成河,謂之“洗城”。 黃巢開始殺百姓的時候,他也遇到了命中的剋星。他的剋星一出現,就是成雙成對的。一個是他的老部將朱溫,一個是沙陀人李克用。朱溫是中和二年投降唐軍的,他立刻被唐任命為金吾衛大將軍,被賜名朱全忠。

他是史上有名的落榜生,做一“反詩”流傳於世,後殺入京城當皇帝

朱溫和李克用一個是後梁太祖,一個後唐武帝,他們倆都因為剿滅黃巢有功,開啟了他們在歷史上的高光時刻。

黃巢軍從長安城中撤退後,一直被朝廷的人馬追著打。送黃巢最後一程的是李克用,他一直追殺黃巢到封丘,黃巢的人馬越打越少,他只收集散兵遊勇近千人,冒雨東奔兗州。

六月十五日,黃巢與唐軍“殊死戰,其眾殆盡”,與其外甥林言走至泰山狼虎谷的襄王村,走到了人生盡頭。關於黃巢之死,有好幾種說法。有人他說了保全外甥了妻女,自殺;有人說是外甥林言見他大勢已去,殺了他,拿著他的首級去邀功。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不管黃巢曾有過怎樣的志向,他的結局都是窮途末路。黃巢之亂後,大唐無力迴天,被賜名“全忠”的朱溫,替大唐畫上了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