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架|重新整理風險認知,升級風險應對方案,《灰犀牛》第二部來了

封面新聞記者 王卉

2016年,金融類著作《灰犀牛:如何應對大機率危機》已經出版就風靡全球。在該書中,作者米歇爾·渥克首次提出了“灰犀牛”這個概念,提醒大家,當你把大量時間和精力用在那些會對心理和情感造成衝擊但發生機率極低的事情上,就有可能忽視那些發生機率極高、應該提早預防的事情。而“灰犀牛”,正是這種大機率且影響巨大的潛在危機。

新書架|重新整理風險認知,升級風險應對方案,《灰犀牛》第二部來了

《灰犀牛:如何應對大機率危機》這本書影響了金融市場,塑造了世界各地的政府政策和商業戰略,作者米歇爾·渥克也因此被授予世界經濟論壇青年領袖和古根海姆學者獎等榮譽。近日,她的最新力作、《灰犀牛》致力於推動我們與風險進行一場全新的對話,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新穎的框架,幫助我們重新整理風險認知,升級風險應對方案。

“為什麼我們中的一些人專注於降低風險,而另一些人可能會在失敗面前崩潰?為什麼一些人在遭受重大沖擊後會規避風險,而另一些人面對風險和克服風險的經歷會激勵他們去冒更大的風險?你的風險人格有多少是與生俱來的嗎?有多少是從你的經歷中衍生出來的?我們能訓練自己在面對已知風險時採取不同的行動嗎?為了建立一種健康的風險關係,我們必須克服哪些障礙?”

作者提出的這些問題,就像指紋一樣,清晰地定義了每個人、每個組織和社會。瞭解不同的風險指紋可以讓你開闊眼界,培養新習慣,激發創新和創造力,加強團隊合作。

與風險共舞,是這個世界的常態。你如何看待風險以及如何應對風險,取決於你的人格和經歷。你如何計算成本和收益,取決於你所接受的文化、你的價值觀、你周圍的人,甚至是你意想不到的東西(比如你最近吃了什麼、你周圍的溫度、你正在聽的音樂,甚至是空氣中的香味)。警惕這些無形的影響,有助於你及時規避風險。

書中以世界各地引人注目的風險故事為素材,結合經濟學、人類學、社會學和心理學研究,提出了一些獨到的觀點和經過驗證的實用策略,挑戰了人們對待風險的刻板態度,展現了“風險人格”如何影響我們的工作與生活,健康的風險生態系統如何支援我們的經濟與社會,以及風險同理心如何幫助我們解決人生中的衝突與危機。

作者認為,透過思考自己與風險以及與周圍人的關係,就會更多地瞭解是什麼造就了你。當涉及風險、創新和戰略時,你將會更好地理解你所在組織的價值觀、文化、優勢和劣勢。你將以不同的方式思考社群、國家和世界的風險動態如何塑造你的選擇。

對於所有人,無論你是政策制定者、執行長、僱員,還是公民、父母、兄弟姐妹、朋友,讀罷這本書,都會找到以下問題的答案:你和風險的關係健康嗎?你和周圍的人有多大的權力來改變風險帶來的結果?如何才能更好地處理與你的風險態度截然不同的人之間的衝突?關於你是誰,你與家人、朋友、同事和社群的關係,你的風險指紋說明了什麼?

上海交通大學經濟學教授何帆如此評價這本書:“風險已經成為這個時代的常態。渥克的這本新書的主題就是如何應對層出不窮的風險。這沒有統一的標準答案,不同文化、不同世代、不同性格的人對待風險的看法也不一樣。你需要先了解自己的“風險指紋”,再鍛煉出自己的“風險肌肉”。這本書是每個人需要在風險時代閱讀的生存指南。”

中國金融學會執行副會長吳曉靈則認為,渥克的《灰犀牛:如何應對大機率危機》讓我們提升了面對政治風險和商業風險的認知與權衡,向我們揭示了身處風險之中的個人,其風險人格與組織、社會的動態反饋迴圈,會影響公民、組織、政府對風險的不同認知、反應及不同的應對結果。構建良好的風險生態系統,建立健康的風險關係,公平地分配與風險相關的收益和損失,從而讓儘可能多的人過上更好的生活,應是我們認知、權衡風險的原則與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