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誤解的商鞅,秦孝公臨終遺言要了他的命,為何國人不同情他?

商鞅其人

千百年來,人們對商鞅的爭議從未間斷過,贊成他的認為他是中國古代最徹底的改革家,他使積弱積貧的秦國走向國富民強,在戰國七雄中脫穎而出,一枝獨秀,並最終完成統一,開闢一個新的時代。而反對他的認為他是封建專制的締造者,是愚民政策之毒瘤源泉,特別是在《商君書》中把國家和人民完全對立,指出民強,則國弱,國要強,則必須弱民,由此而延伸出的秦亡的原因乃是商鞅法制下的頑疾所致。

其實,關於商鞅的評價,並不適合非黑即白,其中的是非曲直不能一概而論,對其功績不必過分誇大,對其弊端也不必過分抹黑。秦國崛起並最終完成統一六國,離不開商鞅變法,但這不是唯一原因,也不是根本原因。如果沒有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這樣的明君;如果沒有范雎、張儀、呂不韋這樣的賢臣;如果沒有函谷關、武關、散關、蕭關這樣的隘口;如果沒有涇渭之水、巴蜀之道這樣的交通,秦國未必擔負起統一六國的重任。

被誤解的商鞅,秦孝公臨終遺言要了他的命,為何國人不同情他?

商鞅

而把大秦帝國的崩潰,歸結於商鞅法度下的酷刑也有避重就輕之嫌。秦國的朝臣們不會忘記初見商鞅時他語出驚人的辯論,“

三代不同禮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

”,“

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故湯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禮而亡”

。商鞅反覆強調“變”的重要性,也一再闡述“不變”的弊端,可謂不同時期適應不同的法度,商鞅的法度,適應了秦國當時之需要,雖碩果累累,但也並非萬能不變之法,秦國的繼承者將其長期保留並實施,這就是統治者的責任,完成統一後秦國,可以繼續變商鞅之法,為何不拋棄其糟粕部分,減輕百姓負擔,緩和社會矛盾呢?由此可見,將秦亡之因,只歸於商鞅酷法,實為不妥。

商鞅死因

公元前338年,商鞅被車裂。後世學者認為商鞅之死,乃是其變法觸動了貴族的根本利益,這種說法具有普遍性,適應所有的社會變革。一般而言,當改革觸動部分人利益的時候,他們便處處阻撓,設法最終將其破壞,比如王安石變法,隨著宋神宗的退位,其法度也被廢除,而商鞅雖被車裂,可他的法度得以保留並實施,可見秦帝國想要廢除的是商鞅,而非他創下的法度,從這層關係看,商鞅到底觸動誰的利益了呢?

秦國最大的貴族是秦孝公,商鞅顯然沒有觸犯或者剝奪他的利益,而變法往往是一個新的階層興起,另一個階層衰敗,那些崛起的新貴們必然是商鞅的支持者,也是那些想廢商鞅之法的舊貴族的敵對方,可實際的情況的是,新舊貴族們站在同一條戰線上,他們都擁護商鞅創下的法度,但又都容不下商鞅本人,可見,車裂商鞅,

他們是奔著“人”去,而不是為“法”

,這又作何解釋?《戰國策》給出了答案。

被誤解的商鞅,秦孝公臨終遺言要了他的命,為何國人不同情他?

車裂商鞅

秦孝公臨終前,想把國君位傳於商鞅,被後者拒絕(

孝公行之十八年,疾且不起,欲傳商君,辭不受

。——《戰國策》)。秦孝公此舉名為演戲,實為試探,偵查,直指要害,引發朝堂地震,他發現了問題,提出了問題,卻把解決之難題留給繼承者,這就是權術。《戰國策》原文如下:

人說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國危,左右太親者身危。今秦婦人嬰兒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為主,大王更為臣也。”

秦國的婦女、嬰兒只知有商鞅,而未聞秦惠文王,這是最危險的訊號,好比熱播的清廷劇中,西南地區的老百姓只認吳三桂而不識康熙,西北的軍民們只尊年羹堯,而不拜雍正。為臣者位太高,權太重,功太大,於國君而言,是莫大的威脅,這便是“

大臣太重者國危

”,“

臣反為主,王更為臣

”,這才是商鞅真正的死因,秦孝公已經覺察到商鞅存在的威脅,藉著臨終的遺言,欲擒故縱,把問題丟擲來,嬴駟(秦惠文王)心領神會,即位後殺商鞅,除後患。

被誤解的商鞅,秦孝公臨終遺言要了他的命,為何國人不同情他?

商鞅

秦人不憐商鞅

商鞅和百里奚都是婦孺皆知的當紅人物,兩人對秦國都有救國之恩,富國之情,強國之功,他和百里奚死後,秦人的反應卻天壤之別,百里奚死後,百姓們放下手中的農活,自發、自覺地哀悼,小孩子都不敢唱歌謠,舂米的人因為悲傷而不發出相應的呼號,而商鞅死後竟然沒有人同情他。

大夫死,秦國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謠,舂者不相杵。——《史記。商君列傳》

商君歸還,惠王車裂之,而秦人不憐。——《戰國策》

百姓是一面鏡子,商鞅“淪落”到如此地步,可見他得罪的人太多,一方面是他創下的法度過於嚴酷,過於暴虐,使得老百姓深受其害,另一方面是他不懂得收斂,反而耀武揚威,飛揚跋扈,致使天下無一人不憎惡他。

相秦不以百姓為事,而大築冀闕,非所以為功也,刑黥太子之師傅,殘傷民以駿刑,是積怨畜禍也。——《史記。商君列傳》

被誤解的商鞅,秦孝公臨終遺言要了他的命,為何國人不同情他?

刑法

商鞅的為人、行事與百里奚相差甚遠,百里奚“

發教封內,而巴人所貢,施德諸侯,八方來服

”,“

功名藏於府庫,德行施與後世

”,“

勞不坐乘,暑不張蓋,行於國中,不從車乘

”,而商鞅以酷刑治理對付老百姓,民怨沸騰,而他出行則是

“後車十數,從車載甲,多力而駢脅者乘

”,正可謂:“

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其實,商鞅也有自我拯救的機會,趙良曾勸他修德於政,放棄爵位,歸還國產,散盡家資,廣築民心,而他卻不以為然(

商君弗從

),終招禍端。

結束語

縱觀商鞅,變國家之法度,彪炳史冊,而他卻不善自,迷信於“法”之威力,沉迷於“酷”之手段,始終以嚴酷治民,不察其弊,不思自過,以至於民怨深積,自埋禍根,直到他在逃亡途中因沒有通行證而無法住店時,才發出“

嗟乎,為法之弊一至此哉

”的感嘆,但為時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