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軍雄霸天下:湖湘名士王闓運一副對聯征服江南士子

清同治三年(1864年),湘軍悍將曾國荃率湘軍攻陷天京,苦戰血戰十年的湘軍論功行賞,紛紛出任地方大員,鼎盛時期出現“十仕九湘”的盛況。隨後曾國藩奏請在南京的江南貢院開鄉試,把中斷了十二年的江南鄉試延續起來。一時間江南士子紛紛湧向南京這座被太平軍佔據了十餘年的古城。

湘軍雄霸天下:湖湘名士王闓運一副對聯征服江南士子

江南特別是江蘇人文薈萃,在有清帝國一代舉行過的一百一十二屆殿試中,共有一百一十四名狀元,這些狀元中,江蘇籍就佔了四十名,所以江蘇士甚至流露出來對湖南官員等外省人的不屑。

曾國藩幕府的湖湘名士王闓運撰寫了這一副對聯,貼在江南貢院,“吾道南來,原是濂溪一脈;大江東去,無非湘水餘波。”這副對聯的第一層意思是,道學傳到南方,原本就是濂溪學說的一個支脈;大江向東奔流而去,不過是湖南湘水的餘波。

湘軍雄霸天下:湖湘名士王闓運一副對聯征服江南士子

乍看這副對聯,未免有點狂妄。事實上,道統理學透過程顥、程頤傳至朱熹,朱熹集大成後將理學南傳,發揚光大,追本溯源,程朱理學源自中國理學的開山鼻祖周敦頤。湘水自洞庭流入長江,而瀟水支流濂溪,為周敦頤之故里,周敦頤號“濂溪”,世稱“濂溪先生”,周敦頤在此悟道創立理學,成為承接孔孟思想的“道學正脈”。細想之下,對聯恰如其分地詮釋了理學淵源和湖湘文化的源遠流長,情理景相互交融,大氣磅礴,意味深長,傲視群儒,一時傳遍江南,讓江蘇學子折服,雄霸天下。

這副著名的對聯先後被複制至嶽麓書院、永州萍洲書院、永州濂溪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