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內有疾,手指先知?雙手出現哪些異常,可能是疾病的訊號?

據報道,湖南的宋女士(化名)發現自己的手指頭越來越粗,還總是咳嗽,吃藥也不見好轉,決定請假去醫院檢查一下。

上週三,她踏進醫院門診,一伸出雙手,醫生就認出這是

杵狀指

,“真的太典型了”。

結合咳嗽、發熱、關節疼痛等其他症狀,醫生說可能與肺部問題有關,要儘快做CT檢查。第二天,CT結果出來後,宋女士又做了抽血化驗、穿刺、病理等檢查,

最終被確診為肺癌,幸好只是中早期,可以進行手術治療

體內有疾,手指先知?雙手出現哪些異常,可能是疾病的訊號?

手指腫成“蘿蔔頭”,居然被查出來肺癌?原來,手指變化也是身體疾病的預警。

一、掰手指咔咔響很爽,但會得關節炎?

有的人一掰手指,就會發出咔咔響的聲音,看起來關節很靈活,實則可能與關節囊有關。

關節囊

是連線關節的重要組織,可以穩定關節,將手指一節一節連起來。掰手指時,手指關節受到牽拉,具有彈性的關節囊就會發出咔咔的彈響。

需要注意的是,有的人掰手指咔咔響,是生理性彈響;

有的人掰手指咔咔響,可能與疾病有關

生理性彈響

不會引起手指關節疼痛和不適,問題不大,可以先觀察一段時間看是否出現異常。

體內有疾,手指先知?雙手出現哪些異常,可能是疾病的訊號?

病理性彈響

與手指骨性關節炎、腱鞘炎等手指病變有關。手指骨性關節炎,是手指軟骨退變、骨質增生使關節間的摩擦阻力增大引起的。手指腱鞘炎是手指屈肌腱被壓迫,產生區域性炎症引起的。

一般來說,適當的生理性彈響不會引起大問題,但如果特意耍酷,經常掰手指,可能會導致手指關節頻繁發生摩擦,誘發手指間關節炎,造成病理性彈響。

二、體內有疾病,手指先“預警”

其實,有些疾病可以透過手指的狀態表現出來,比如膚色、形狀、知覺的變化,可能都是健康預警,應提高警惕,及時查明原因。

1、手掌發紅

健康人的手掌是

淡紅色

的,如果手掌出現

片狀的充血、斑塊或紅點

,可能是“肝掌”,與肝臟疾病有關。

臨床上,肝掌常見於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患者,表現為大面積的粉紅色斑點,多靠近在拇指下方一側和手掌外側,用力一按壓,斑點會消退,但一會兒又恢復原樣。隨著時間的推移,手掌的顏色會不斷加深,變成紫褐色。

2、手指變粗

成年人的手指長短和粗細已經定型,不會再有大的變化。如果手指突然變粗,腳也變大,這可不是二次發育,可能與大腦垂體瘤有關。大腦垂體瘤,會導致生長激素大量分泌,

引起肢端肥大

。除此之外,還可能伴隨著顴骨變突、額頭變寬、睡覺打鼾等症狀。

體內有疾,手指先知?雙手出現哪些異常,可能是疾病的訊號?

3、手指易發麻無力

手指發麻無力,常見的病因有很多,比如頸椎病、上肢神經卡壓、內科疾病、神經炎、腫瘤等。以頸椎病為例,頸椎間盤突出或關節突發生增生、肥大,

會壓迫臨近的頸神經根

,導致手指發麻無力。糖尿病等內科疾病,由於

血管病變

,也會引起手腳發麻。

4、手指發白發涼

手指蒼白,沒有血色,摸起來冰冰涼涼的,可能與

雷諾病

有關。

雷諾病主要與冷刺激或情緒刺激有關,典型症狀為

手指出現白、紫、紅的顏色變化

,伴隨刺痛感,每次發作持續十幾分鍾或數小時。如果不及時干預,嚴重時可導致手指面板萎縮或潰爛。

5、指甲長黑線

指甲上長黑線,可能與甲母痣、甲真菌病、黑色素瘤、外傷等有關。

比較常見的是

甲母痣

,有惡化成黑色素瘤的傾向。辨別方法也不難,甲母痣的黑線寬度不會超過5㎜,生長比較固定,不會突然發生異常變化;黑色素瘤的黑線寬度超過5㎜,可伴隨了面板瘙癢、發紅、糜爛等症狀,就要及時就診。

無論是何種情況,都建議去醫院檢查一下,讓醫生來辨別。

體內有疾,手指先知?雙手出現哪些異常,可能是疾病的訊號?

三、有事沒事動動手指,能健腦

除了看症狀,識疾病,我們平時還可以多做手指操,鍛鍊關節,還能健腦,尤其是中老年人。現代研究表明,

手指是人體最靈活的器官,神經分佈密集

,活動手指可以興奮腦細胞,刺激相應的功能區。

手腕互擊:

將雙手向外側平舉,手腕相對,輕輕互拍,適合手腕壓力較大的人做。

虎口交叉互擊:

將雙手的虎口撐開,交叉互擊,力度適中。

十指交叉互擊:

雙手十指交叉,互相擊打,力度以手指感到輕微的酸脹為宜。

手背互相拍擊:

用一隻手的手掌輕輕擊打另一隻手的手臂,持續數十秒,然後換另一隻手擊打。

體內有疾,手指先知?雙手出現哪些異常,可能是疾病的訊號?

無論如何,我們要多關注手指的狀態,如果出現異常改變,應提高警惕,建議及時就醫檢查,以免耽誤治療。

參考資料:

[1]手指腫成“蘿蔔頭”,一查竟是肺癌!警惕身體發出的這些訊號 。第一現場。 2021-11-27

[2]身體好不好,看看身體上這些細節就知道! 。健康時報。 2022-01-29

[3]學會這套『手指操』,幫你遠離老年痴呆,京醫通,2018-04-09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