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胸懷是那麼寬廣,包容萬物無怨無悔

滿 滿愛上古詩詞,美文與友共分享。一卷詩書,一杯清茶,不斷學習,珍惜當下,讓美好的生活如詩如畫。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多美的詩句,遇到這麼好的詩詞,細細品味,體會作者情感。

海的胸懷是那麼寬廣,包容萬物無怨無悔

這是漢代《鐃歌十八曲》之一。鐃歌本為“建威揚德,勸士諷敵”的軍樂,然今傳十八曲中內容龐雜,敘戰陣、記祥瑞、表武功、寫愛情者皆有。本篇就是用第一人稱,表現一位女子在遭到愛情波折前後的複雜情緒的。

有所思

漢朝兩漢樂府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問遺君,雙珠玳瑁簪。

用玉紹繚之。

聞君有他心,拉雜摧燒之。

摧燒之,當風揚其灰!

從今以往,勿復相思,相思與君絕!

雞鳴狗吠,兄嫂當知之。

妃呼狶!

秋風肅肅晨風颸,東方須臾高知之!

我所思念的人,就在大海的南邊。

我拿什麼贈給你呢?這是一支玳瑁簪,

用玉紹繚之。

上面裝飾有珍珠和玉環。

聽說他有二心,心裡傷悲,拆碎它。

搗毀它,燒掉它!燒掉它,風把灰塵揚起!

從今往後,不再思念你,我同你斷絕相思!

當初與你約會時,不免引起雞鳴狗吠。

兄嫂也可能了知道此事,哎……

聽到屋外秋風聲裡鳥兒飛鳴,情緒更亂,一會兒天亮了,我就會知道該怎麼做的。

開頭五句寫其對遠方的情郎心懷真摯熱烈的相思愛戀:她所思念的情郎,遠在大海的南邊。相去萬里,用什麼信物贈與情郎,方能堅其心而表己意呢?問遺,猶言贈與。她經過一番精心考究,終於選擇了“雙珠瑇瑁簪”。“瑇瑁簪”,即用玳瑁(一種似龜的動物)那花紋美觀的甲片精製而成的髮簪。“雙珠”,謂在髮簪兩端各懸一顆珍珠。這在當時可謂精美絕倫的佩飾品了。然而女主人公意猶未足,再用美玉把簪子裝飾起來,更見美觀(紹繚,纏繞之意)。單從她對禮品非同尋常的、不厭其煩的層層裝飾上,就可測出她那內心積澱的愛慕、相思的濃度和分量了。這幾句寫物寄情,以少總多,表達已言簡意豐,情調復纏綿悱惻。

可惜天有不測風雲,晴光灩斂的愛河上頓生驚濤駭浪,愛情的指標突然發生偏轉,“聞君有他心”以下六句,寫出了這場風波及其嚴重後果:她聽說情郎已傾心他人,真如晴天霹靂!驟然間,愛的柔情化作了恨的力量,悲痛的心窩燃起了憤怒的烈火。她將那凝聚著一腔痴情的精美信物,憤然地始而折斷(拉雜),再而砸碎 (摧)三而燒燬,摧毀燒掉仍不能洩其憤,消其怒,復又迎風揚掉其灰燼。“拉、摧、燒、揚”,一連串動作,如快刀斬亂麻,乾脆利落,何等憤激!“從今以後,勿復相思!”一刀兩斷,又何等決絕!非如此,不足以狀其“望之深,怨之切。”

“相思與君絕”以下六句,寫其由激怒漸趨冷靜之後,欲斷不能的種種矛盾、彷徨的複雜心態。“相思”句較上文“勿復相思”之果斷決絕,口氣已似強弩之末。蓋 “相思”乃長期的感情積澱,而“與君絕”,只一時憤激之念,二者本屬對立而難統一,故此句實乃出於矛盾心情的嘆惋,大有“剪不斷,理還亂”之意蘊。循此緒端,自然生出“雞鳴狗吠,兄嫂當知之”的回憶和憂慮。“雞鳴狗吠”“喻風聲布聞。”此處亦謂女子憶昔與郎幽會往來,不免風吹草動,使兄嫂備悉隱情,而今若斷絕,居家將何以見人?對兄嫂又如何解釋?所謂“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鑽隙穴相窺,逾牆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孟子·滕文公下》)加上始亂終棄的嚴重後果,自然使她不無顧慮和動搖。何況那“雞鳴狗吠”中幽會的柔情蜜意時刻,仍然頑固地在牽動著她那舊日的縷縷情思,使她依依難捨呢!“妃呼豨”,正是她在瞻前顧後,心亂如麻的處境中情不自禁地發出的一聲歔欷長嘆。

三字悲嘆,在感情、語氣上承上啟下,直貫結尾二句意脈。“肅肅”,形容風聲悽緊;“晨風”,即晨風鳥。《詩·秦風·晨風》:“鴥彼晨風,鬱彼北林。未見君子,憂心欽欽。”晨風鳥即雉,朝鳴以求偶。“颸”,聞一多訓為乃 “思”字之訛,言晨風鳥慕類而悲鳴。“高”,音、義皆同“皓”,指東方發白,天將欲曉。二句寫女子在悲嘆中但聞秋風陣陣悽緊,野雉求偶不得的悲鳴不時傳來,使她更加感物共鳴,相思彌甚,猶豫不決。然而她又自信:只待須臾東方皓白,定會知道該如何解決這一難題的。如此,則“高”尚有喻其心地光明皎潔,感情熱烈持恆之義。不過,這層隱喻之底奧,在字面上卻是含而不露、引而不發的,讀者似乎亦拭目以待其下文。此說確實發人深省。

此詩的結構,以“雙珠瑇瑁簪”這一愛情信物為線索,透過“贈”與“毀”及毀後三個階段,來表現主人公的愛與恨,決絕與不忍的感情波折,由大起大落到餘波不竭。中間又以“摧燒之”、“相思與君絕”兩個頂真句,作為愛憎感情遞增與遞減的關紐;再以“妃呼豨”的長嘆,來聯綴貫通昔與今、疑與斷的意脈,從而構成了描寫女子熱戀、失戀、眷戀的心理三部曲。層次清晰而又錯綜,感情跌宕而有韻致。其次,這首詩透過典型的行動細節描寫(選贈禮物的精心裝飾,摧毀禮物的連貫動作)和景物的比興烘托(“雞鳴狗吠”及末尾二句)來刻畫人物的細微心曲,也是相當成功的。

海的胸懷是那麼寬廣,包容萬物無怨無悔

發B 正版8冊中國詩詞大會書籍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讀中國古詩詞

檢視

海的胸懷是那麼寬廣,包容萬物無怨無悔

這首詩,文辭流暢,語意雙關,明則句句寫瀑布,實則處處寫自己,充分顯示出這位農民領袖高尚的情操、堅定的信念和雄偉的抱負,氣勢豪放,格調高昂,在歷代詠瀑布詩中,實屬立意高、新、深的上乘之作。

詠瀑布

清朝馮雲山

穿天透地不辭勞,到底方知出處高。

溪澗焉能留得住,終須大海作波濤。

此詩由唐宣宗李忱與香嚴閒禪師的聯句點化而來。李忱即帝位之前,因武宗嫉之,曾遁跡為僧。一日與禪師在廬山觀瀑,禪師有意試探李忱心志,提出共作連句而先詠二句曰:“千巖萬壑不辭勞,遠看方知出處高。”李忱應聲續作二句:“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無意之間披露出自己不甘寂寞、思有作為的心懷,後來果踐位做了皇帝。太平天國南王馮雲山借這組聯句,僅改數字,而境界大不相同。

首句“穿天透地”象徵推翻清王朝的革命意志,氣魄宏大,遠勝原句。次句改“到底”二字,表明堅持不懈的決心。這兩句還顯示出瀑布的動勢和高度:瀑布從高高的懸崖上凌空傾瀉而下,穿透了天空和地面,化作了一泓深潭,一道溪澗,它作出這一壯舉該要冒多大風險,要付出多少辛勞啊!然而,為了奔赴目的地,它卻勇往直前,奮不顧身,不辭辛勞。瀑布跌落潭底後,從底處抬頭仰望,只見一道寬大的銀練垂落而下,迸珠濺玉,這時,方才更加覺察到它的落差是那樣驚人,他的出處是那樣高峻。

末兩句詩,則進一層表現出瀑布非凡的氣魄和志向。瀑布的水漫出深潭,注入潭邊的溪澗,化作了淙淙流淌的溪水,然而,這山中溪澗哪裡能長期挽留住它哩,縱經千迴百折,它也要流進大江長河,匯入浩瀚的大海。“歸”字改作“須”字,隱喻太平軍須農民群眾的“大海”成就偉業,比“歸”字更有深意。作為一位站在歷史潮頭、代表著當時中國農民階級先進思想的革命家,他深信歷史終將肯定自己的行動是“出處高”的,是正義的。平庸安逸的生活豈能束縛他前進的腳步,他終要率領父老弟兄們揭竿而起,衝出山鄉僻壤,匯合成農民起義的大軍,像洶湧的大海的怒濤,翻天覆地,摧毀腐朽的滿清封建王朝!

海的胸懷是那麼寬廣,包容萬物無怨無悔

套裝詩經唐詩宋詞元曲蘇軾辛棄疾李煜納蘭容諾李清照倉央嘉措全集中國最美古詩詞10冊

檢視

海的胸懷是那麼寬廣,包容萬物無怨無悔

詩文中流露出感傷頹廢的情調、縹渺虛無的色彩。他自己曾在《樊南乙集·序》中說:“三年以來,喪失家道。開居忽忽不樂,始剋意事佛,方願打鐘掃地,為清涼山行者。”這首詩就是他這種思想的具體反映。

題白石蓮花寄楚公

唐朝李商隱

白石蓮花誰所共,六時長捧佛前燈。

空庭苔蘚饒霜露,時夢西山老病僧。

大海龍宮苔限地,諸天雁塔幾多層。

漫誇鶖子真羅漢,不會牛車是上乘。

以白石連花奉寄楚公,言白石蓮花自在佛前。將老病楚公自在西山;白石蓮花既不雕鐫應入西山,西山老僧又不起心欲此石蓮。

在清霜寒露降滿苔蘚的夜裡,經常夢到他這位老朋友。龍宮與雁塔一樣的極高。

以舍利弗為代表的阿羅漢,不會最上乘義,停留在小乘極果,不以成佛為最究竟之目標,直到法華會上, 方才回小向大,發願成佛。

“白石蓮花誰所共。六時長捧佛前燈。”詩一開頭,便切題描寫寺院中的石燈臺。“白石蓮花”即石燈臺。《道源》一書注日:“番白石為蓮花臺,捧燈佛前。“共”是“供”的通假字。“六時”一詞《大唐西域記》一書中有所說明:“六時合成一日一夜。”佛經中所謂“六時”等於如今的二十四小時。寺院中放置著白石鑿成的蓮花燈臺,它整天整夜都在佛前捧著燈火,為佛家不可缺少之物。

接下兩句:“空庭苔蘚饒霜露,時夢西山老病僧。”因見院中秋色而憶念西山老僧。前一句寫秋色:深秋時節,木葉盡脫,連那院中碧綠的苔蘚也逃不掉寒秋的淫威,在重生的霜露之下,顯出衰敗之態。目睹眼前淒涼的秋景,詩人不由得想起南山那位體衰多病的老僧,此時他的情況怎樣呢?於是詩人便引經據典,設想僧人所處的佛家聖地的情況:“大海龍宮無限地,諸天雁塔幾多層。”《法華經》上說舍利佛文殊師“乘千葉蓮花從大海娑竭羅龍宮自然湧出(水面),住在虛空之中”。此處之“天”與我們如今所說的天不同。按佛經所說,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共有二十八天。欲界有六天,色界有十八天,無色界為四天,此處之“天”指佛家所處的清淨光明的勝境。

“雁塔”一詞出自《大唐西域記》,此書中載:有佛比丘在路上行走,忽然發現群雁飛翔.於是開玩笑說:“今天眾和尚飯不夠吃。”一隻大雁向後退著飛,投身自殺。佛家感動,便建一塔,把雁葬在下面。在詩人的想象中,佛境不僅廣大無邊,而且清靜光明。詩人用這樣的筆法,把南山老僧所處之境描繪得如此之好。同時,此聯也是借大海和雁塔暗暗點出佛家教義之“博大精深”。

最後兩句:“漫誇騖子真羅漢,不會牛車是上乘。”這是對“楚公”的讚語。此處“騖子”指舍利弗。舍利弗名字與母親名相連。其母名為舍利,眼如鶖鷺,身形特剮好看。“羅漢”本意是修行得道的聖者。《四十二章經》中說阿羅漢能飛行變化。隨願久住,而其所居之處,天地為之感動。言其道法之高深。這裡是在說舍利弗為修行得道之聖。“不會”即不理解。“牛車”、“上乘”都是佛家語。按佛書《妙法蓮花經》中所說:“如來佛曾為眾僧說三乘,三乘即聲聞乘,辟支佛乘和佛乘,聲聞乘如求羊車,辟支佛乘如求鹿車,都不如佛乘,因為佛乘‘利益天人,度脫一切’,如求牛車。”因此“牛車”為佛家大乘也即詩中所說的“上乘”,其根本意思是指佛家圓通廣大的要道。

詩人在這最後兩句中首先稱讚舍利弗是“真羅漢”,即修行得道的長者,但他還沒有理解佛家的“上乘”即那圓通廣大的要道,言外之意便是“楚公”才真正懂得了佛家的“上乘”之法,即佛家要道。

這首詩在思想性上無足可取,只是玄而又玄的禪家之語。不過在用典上還有些特色。不見牽強與堆砌之痕,比較自然。

海的胸懷是那麼寬廣,包容萬物無怨無悔

海的胸懷是那麼寬廣,包容萬物無怨無悔

結束語——透過每天讀一兩首古典詩詞,既可增長知識,又可以提高自己駕馭語言和文字的表達能力,不斷加強文學修養,在社會交往中展示那獨具魅力的自己。

滿滿 愛上古詩詞,願與朋友們攜手共進,一路前行,增長知識,欣賞傳統文化中那美麗迷人的風景。

古詩詞欣賞,海的胸懷,包容萬物,沒有悲傷,沒有痛苦,充滿歡歌

古詩詞欣賞,清明時節,花紅柳綠,為文人墨客傳頌的美好季節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滿滿的都是愛P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