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什麼是資訊?資訊塑造人類,世間或許沒有真相

宣告:本文一切資料來源於網路和書籍(若侵則刪),而本人非專業人士,所寫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也可能會有錯漏,歡迎大家指正和補充,不喜勿噴,謝謝!

大家好,我是舒宜昂。今天我們來聊一聊資訊。(本篇文章的重點在於後半段,而不是在於前面比較概念的東西,所以趕時間的話可以直接看後半段)

以前我們只能在圖書、報紙和電視上獲取資訊,或者是親身體會經歷得到資訊。我們在有限的資訊中,獲得有用的資訊,甚至我們需要想盡辦法去尋找資訊源。但現在的我們身在一個資訊爆發的時代,手機和網路的普及,讓我們可以輕鬆地獲得大量的資訊。

資訊:什麼是資訊?資訊塑造人類,世間或許沒有真相

可以說,我們已經從一個人選擇資訊的時代,變成了資訊選人的時代。現在的資訊都是想方設法出現在你的眼前,大量的廣告和垃圾資訊、電話。我們更多時候是要愁著怎麼避免這些資訊的不請自來。

資訊:什麼是資訊?資訊塑造人類,世間或許沒有真相

那到底什麼是資訊呢?說通俗一點,就是在人類社會所傳播的一切內容。資訊的表現形式和類別多樣又複雜,我們五官可以接收到的一切都資訊。那資訊對我們有什麼作用呢?資訊可以說是建立我們宇宙萬物的最基本單位,我們透過獲得各種各樣的資訊認識這個世界,區分這個世界的事物,甚至利用資訊來改造世界。

怎麼定義資訊這個“東西”呢?先來說說兩種最經典的定義。第一種是資訊理論奠基人夏農所定義的“資訊是用來消除隨機不確定性的東西”。第二種是控制論創始人維納所定義的“資訊是人們在適應外部世界,並使這種適應反作用於外部世界的過程中,同外部世界進行互相交換的內容和名稱”。這兩個定義是被引用最多且最貼切的說法。

資訊:什麼是資訊?資訊塑造人類,世間或許沒有真相

或許定義看起來有點繞,但資訊畢竟是一個抽象又具象的“東西”,需要載體來體現,無法直觀表現。更多的是需要我們親身去體會資訊的存在。

在不同的學者和不同的領域,資訊的定義也是有所不同。我國資訊學專家鍾義信給出的哲學定義是“資訊是事物存在方式或運動狀態,以這種方式或狀態直接或間接的表述”。資訊學家朗高的定義是“資訊是反映事物的形成、關係和差別的東西。它包含於事物的差異之中,而不在事物本身”。資訊管理學家霍頓的定義是“資訊是為了滿足使用者決策的需要而經過加工處理的資料”。熱力學家的定義是“資訊是任何會影響系統的熱力學狀態的時間”。經濟管理學家的定義是“資訊是提供決策的有效資料”。電子學家、計算機科學家的定義是“資訊是電子線路中傳輸的以訊號作為載體的內容”。

資訊:什麼是資訊?資訊塑造人類,世間或許沒有真相

說到底,這些定義對我們來說意義不大,不用他人解釋我們也能知道是什麼。(所以前面說那麼多是為了湊字數嗎???)好了,我們來聯動一下之前文章的內容:熵,我當時說資訊也是負熵。(有興趣的可以翻看本人之前的文章)我們透過汲取負熵來保持我們的低熵狀態。

資訊熵的出現其實是為了解決資訊量化度量的問題,為了描述資訊源的不確定度。這裡的不確定度就對應了熵的混亂度。資訊源所發出的內容是不確定的,不確定度越低,資訊越有序且有用,所需要的整體資訊量就小。

而不確定度越高,資訊越雜亂且無用,所需要的整體資訊量就大。資訊熵還可以表示資訊的價值,一個資訊出現的機率更高,說明傳播得更廣泛,從而我們就可以推論更多的資訊流通問題。

資訊:什麼是資訊?資訊塑造人類,世間或許沒有真相

跳開這些概念或定義的內容,讓我們聊一聊生活中的資訊對我們的影響。資訊可以說是塑造一個人最重要的“東西”。

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刻起,就開始接收大量的資訊,甚至在母胎中,胎教就已經在起作用。可以說,我們接收到什麼樣的資訊,我們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嬰兒時期的我們雖然我們無法用言語表達自己,但是我們受到父母和身邊人的言傳身教,自然而然會給出各種各樣的反應。

資訊:什麼是資訊?資訊塑造人類,世間或許沒有真相

而在兒童時期,我們對於身邊的一切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就已經開始形成了“自我”。當我們開始上學,遇到更多的人,學習更多的知識,更多資訊開始湧入我們的腦中。直到我們開始走上社會,那麼我們每天接受的資訊量基本就開始穩定在某個量了。

這個時候,我們基本上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是非善惡觀,並且已經對資訊有了一定的選擇。我們雖然基本定性,但還是有可能在接收某些資訊後被完全改變。

這裡我想問問你們,你們覺得自己的是非善惡觀真的正確嗎?你們對於資訊的篩選真的是對的嗎?我再問一個問題,你們覺得真的有真相嗎?

資訊:什麼是資訊?資訊塑造人類,世間或許沒有真相

我覺得真相就是自身對於資訊和知識記憶體所整理出最接近現實的內容而已。多一點資訊和少一點資訊都會讓你所謂的真相改變。

如果你從小都被灌輸一種思想,每天接收相關的資訊,那這種思想對於社會大眾無論是好是壞,你都會覺得這種思想是絕對正確的,因為你的是非善惡觀就是這個,你的真相就是這個。

很多東西其實就只是靠著大眾認知來分辨,比如是非善惡、真假對錯,並沒有一個標準。當然不應該說完全沒有,我們確實有標準、有規定和有規則,然而這些也是由人建立的。這裡的人有可能是少數人,但更有可能的是大眾。

所以最可怕的一點就是,大眾認知是可以操縱是非善惡和真假對錯的。從眾心理、人云亦云的行為和隨波逐流的態度,讓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新“規則”的建立者。簡單舉個例子,網路語言的流行和梗的出現,有時候就那麼莫名其妙,用的人多了也就成功流傳了。

在資訊爆發的今天,在網路和手機普及的今天,各種資訊湧入我們的生活,但同時還充斥著大量的虛假和誤導性資訊。在保持好奇心的同時,也請保持質疑,保持思考。在沒有絕對對錯的情況下,你是否應該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你真的沒有被所接收的資訊左右自己的思想嗎?

你們看我的文章,也請帶著自己的思考,而不是毫無防備地接收所有資訊。畢竟你也不知道我說的到底是對還是錯。那些不利於我的觀點或者不想被你們知道內容,我可能就會弱化甚至直接去掉,所以你們看到的內容,只不過是我想讓你們看到的而已,我先做出了選擇,你們才在我選擇的基礎上再做選擇。其他的資訊源同理。

我是舒宜昂,希望你喜歡,歡迎留言討論,謝謝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