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不擇紙筆?此為誤人之傳,沒有不擇紙筆的高手!

關於書法技巧層面的邏輯,實在沒有多少可說的,前十幾篇,該說過的差不多都已經說過了。多想多練,用個把月來消化一下,問題應該不大。

今天說點什麼呢?

說點大家都容易忽視掉的實用性問題。

筆墨紙硯

練字時常是煩躁的,尤其是感覺到瓶頸時。瓶頸的出現,有時是因練得多想得少,有時是因想得多練的少,還有一些時候,是因為一股莫名其妙的不得勁兒,寫什麼都感覺寫不對,也寫不好。

這些細節性因素,都是情緒的引爆點。

所以我個人在臨帖寫字時,對這些想的比較多。比如到什麼樣的階段用什麼樣的紙,寫誰的字用什麼樣的紙,等等。

臨帖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書寫工具決定的,而非個人能力,若果書寫工具不對,把當代名家拉來也未必能臨多好,這是客觀事實。

其實練字時很多情緒問題,都是對自己的現狀不滿所造成,人是需求心理滿足的動物,所以只要感覺自己臨的像,那就不會產生多少負面情緒。

練字,情緒跟效率成正比。

如果經常因為臨帖臨不像時感覺厭煩,希望可以仔細聽一下我的建議。

關於紙張的選擇。

練字,最好不要用宣紙,練字用宣紙是大忌。

宣紙是在明末清初才開始流行,所以宣紙不適合臨明清之前的字帖,如果用宣紙臨王羲之,臨米芾,不能說完全不可以,起碼初學者肯定把握不到要點,也不可能像。

宣紙可以用來臨習明清時碑派大家的作品,碑派筆法用宣紙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如篆隸魏碑等。

但有一點需要注意,明清時的宣紙屬於古法造紙,現在幾乎失傳了。雖然有仿製的,但一張四尺紙的價格絕對不比一本書便宜。市面上一些幾毛一張或者一兩塊錢一張的宣紙,其實只能用來當寫作品的草稿紙,不可用以臨明清之前的楷行草作品。

高手不擇紙筆?此為誤人之傳,沒有不擇紙筆的高手!

晉唐用紙,比如王羲之手札,蘭亭序,書譜,祭侄稿等等,幾乎都是一種厚硬的紙張。表面相對光滑,但比毛邊紙光面粗糙一些,可以參考一下牛皮紙。

這種紙吸墨有限,運筆流暢,容易聚鋒,所以很多行草作品,不用這種紙是學不好筆法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稍光滑一些的紙面,寫一橫後立刻彈起,如用宣紙這樣吸水多的紙,寫一橫可能筆墨就用淨了,很難自然彈起。

所以臨蘭亭,祭侄稿,書譜等,用宣紙是臨不像的,當代的一些高手也很難做到。

包括臨楷書,歐顏柳趙等等,也應該儘量避免用宣紙臨習。

以前曾說過,用毛邊紙糙面,是入手效果最好的。當然,如果想追求一點墨韻的感覺,可以用稍微吸水一點的元書紙,也很不錯。

其實臨晉唐,包括宋人,個人感覺最好的紙張是“蠟箋”,造價稍高,練字顯得有些奢侈,但確實好用。

高手不擇紙筆?此為誤人之傳,沒有不擇紙筆的高手!

毛邊紙不要買太差的,儘量買些十幾塊一刀的,質量相對好。用好紙更容易摸索到筆法,所以不要把節儉之心方在這塊八毛上。

儘量不要買手工毛邊,價格十幾塊到幾十上百塊一刀不止,除非實體店能親自試紙,否則買到的貨十有九點九都是半手工的,還不如普通毛邊紙好用。

真想體會古人用紙,可以買點西和麻紙,因為純手工,所以一般紙張不會太大,比較貴,而且粗糙不平。

用毛邊紙能滿足大部分的臨帖要求,無論晉唐宋元明,普遍都是一些吸水性不高的紙張。這個如果有機會去博物館看一看就能知曉。

不要忽略紙張,我們看到的字帖,大多都是後期加工過的,不是原貼的面貌,起碼紙張和墨色很少有原貼的蹤跡。如果買過高畫質原色的字帖,是可以看出差異的。

親眼看看真跡,你就知道古人大概用的什麼紙了。

這個很重要,因為紙作為墨的載體,跟臨帖像與不像有直接關係。

反倒是筆的問題不大,用一些硬毫筆就沒問題,比如紫毫、鼠毫、狼毫等,價格二三十塊錢,三四十塊錢都可用作練習。反正在我這,三四十塊錢都算好筆了,奢侈的時候一支也幾百塊,很好用,但大多數人用不出來,所以沒必要買。

紙張的選擇,在明清作品中會有一次較大分歧。

比如明清的大草作品多是綾本、絹本,這些算是“布”的紙,一般吸水性都不高,且光滑,所以比如王鐸的“漲墨”,在很大程度上來自三方面。

高手不擇紙筆?此為誤人之傳,沒有不擇紙筆的高手!

有材料或者裝裱問題等,鎖墨不好,裝裱遇水的時候有些墨重的地方遇水化開了。

高手不擇紙筆?此為誤人之傳,沒有不擇紙筆的高手!

有些是書寫的時候筆上沾水多了,所以自然洇透。

高手不擇紙筆?此為誤人之傳,沒有不擇紙筆的高手!

像這些就很過分了,是書寫時紙面不平,墨在光滑的紙面上亂跑導致的。

古人寫字,尤其長篇大字,幾乎沒有用書案的。

比如蘭亭在小亭子裡寫的,王羲之就是讓兩個書童抻著紙,懸肘而寫,所以王羲之蘭亭序的細節用筆更加靈動活潑。

王鐸

這中大作品也是書童抻著布沒抻平導致墨亂跑。

像這種作品,就不要盲目追求漲墨的技巧,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紙的原因引起的。有條件的也可以買一些絹帛試試,效果絕對跟這一樣。最簡單的,裝裱字畫的綾子,也可以寫寫試試,保證要比別的紙像的多。

古人和今人不一樣,明清時候,比如黃道周,王鐸,傅山,張瑞圖,倪元璐,徐渭等等,大多數人用的都是綾本和絹本,很少有用宣紙的,傳世作品中,只有徐渭宣紙作品多,而且都是大尺幅的宣紙作品。

這個跟造價有關係,明清紡織業相對發達一些,布料便宜,紙價貴,宣紙純手工,很貴,大尺幅的宣紙尤其貴,所以當時很多名家都用不起宣紙,今天正好相反。

像王鐸傅山這類,書名遠揚,卻不在野,懂書法的人很欣賞他們的字,可是大多數金主看不懂,所以不喜歡他們的字,自然生活拮据,多用布料書寫裝裱。

但是徐渭這種人就不一樣,雖然書法別人也不喜歡,奈何畫畫好,求畫的人踩破門檻,心情好的時候畫兩筆,多數時候是不缺錢買紙的。在明清的作品來看,大概只有徐渭的作品宣紙多,而且有少見的特大幅。

高手不擇紙筆?此為誤人之傳,沒有不擇紙筆的高手!

臨帖時,最好先選好用紙,這樣才能更貼近原貼的感覺。

紙不對,自然也臨不好。

關於墨,這個也比較重要,行筆拉不開栓是一件很煩躁的事。

墨的選擇,最好不要用一得閣等很濃的墨汁。

當然,如果買到了不是很濃的一得閣,大概是買到了假的。

濃墨加宣紙,這是臨帖一大殺手。

練字時,買桶裝的墨汁最合適,因為基本不用調配,拿起來就用。

自己加水調墨的話,需要一些經驗,千萬別墨多了加水,水多了加墨就行。

其實最好用的墨,莫過於墨條研磨,買個不錯的硯臺,買個好點的墨條,加點水或者加點酒研磨一會,就能用好一會兒。

研磨的墨比較潤,書寫非常流暢,如果覺得墨色不夠亮可以適當加一些瓶裝墨汁研磨,效果也非常好。

其實我用的最習慣的還是研磨,只不過大多時候練行草需要的墨較多,比較懶,多拿桶裝墨湊合湊合。

陳宣紙配上老松煙,小行草創作效果可以說非常驚豔。

練書法的過程其實除了練字,還是一個與筆墨紙交談的過程,瞭解了筆墨紙,才能手中有一股自如勁兒。

而且臨帖時也更能發現自己長處與短處。很多時候,臨帖覺得不像,問題並不是自己的眼力不到位,也可能是紙筆的問題,所以勤換紙筆,多體驗總結,那在一些瓶頸時候,就能迅速突破。

一個瓶頸的突破,就是一個運筆的感覺,或者一個起收筆的感覺,就是一念之間的事兒,所以這種相似的靈感,彌足可貴,平時最好多體會累計,才能在需要的時候不至錯失。

這篇專欄講到現在,也實在沒什麼邏輯性的東西可說。前十幾篇都說完了,起碼技法方面的邏輯都有了,內容不多,理解不難,可是落實到自身或者拓展更深層次的思考,不是一天兩天一個月兩個月就能完成的,這些東西即使專業練習,沒五年八年也很難理解透徹。

自己練字沒思路的時候多看看,多思考思考,有問題也可以留言。

訂閱專欄的廣告就不打了,隨意吧,文章寫到這已經很難吸引人了,精華都在前邊,這裡就是個尾巴,味道還不如豬尾巴,但是也算有一點用處,畢竟是一些經驗。

類似什麼字組的處理、章法的佈置,筆法的取捨等等,我也不想說,也不想再開一篇專欄講,沒什麼意義,最多能蒙一些迷途羔羊的閒錢。

也並非這些不重要,其實技巧層面的東西,有很多都是重要的,包括對古帖的解讀,也都有很多思考,隨便拿出一本字帖都能寫出很多東西。

實話說,如果連這篇專欄的東西都想不通,說多了也沒什麼用,真是隻能多坑倆糟錢,怎麼說呢,沒意義,不踏實,感覺像立著貞潔牌坊出來賣。

就技法來說,專欄之前說的都是最實用最基礎的,對自身學習肯定有很大幫助,不至於走歪路,別人一看能看出你離專業很近,不是普通愛好者。就思考邏輯來說,大多數技法的原理以及思維拓展也有簡單提及過,只要能認真思考,不說提高多少水平,起碼古今書法你都能看懂,也能對書法有個全面且正確的認知。

至於什麼章法字組墨法等等,大多數人是一輩子都接觸不到的,因為寫到這個層面就意味著你已經解決了技法問題,已經對古今書法有兮痛了解,開始走向創作,而且是高水準的創作,筆筆有法,字字有出處,章法的各部分細節都能在古帖找到原貌。在這個層面,名家也需要學習進步,不斷思考,我們也是學生,需要一點點嘗試總結,沒有盡頭。

書法像是爬樓,每一層都是一個高度,每一個臺階走起來都很困難,而且越走越高,越走越累,永遠看不到自己的天台,只能靠看四周天台的樣子描繪自己的。如果給書法分一個層級的話,百分之八十的學書者,是不懂系統的筆法的,有百分之九十的學書者,是連我之前文章說過的技法邏輯都不懂的,有些人臨了十幾二十年,寫的不錯,但永遠找不到一個可發揮的點,大多卡死在半山腰。

說這些資料當然不是自我高標,如果你能想通我說的這些,並且能運用在筆下,你往身邊看看,往展覽中看看,這些簡單的基礎的東西真的會阻隔百分之九十的人。所以你能體會到,當代書法是一個兩極分化的時代,跟民國時大不同。當代的很多小孩兒,寫的都已經比很多練了十幾年的大人強了,這真不是孩子特別有天賦,而是他們受到了專業的教育。反之意味著,大多數人沒收受過專業教育,雖然很努力,雖然很認真,也寫得不錯,但就是差一點什麼。

好好練字的人不會覺得自己有多好,因為他們眼看看到的永遠是跟別人的差距。如果你還有閒心給這個名家挑毛病,給那個大師檢錯,本身就說明自己的字沒練好。

看別人差的地方很容易,跟古人一對比就出來了,誰的眼睛也不瞎。看到別人好的地方才是最難的,因為以自己的水平,以自己的天賦,能看到他不好,但又知曉比你強的地方,就說明你還算了解自己,還能有進步的空間。

我一般不撿名家的錯兒,雖然以前也愛撿,可是學的越多越發現,雖然他們寫的不如古人好,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甚至有些地方處理的還不如我,但就整體水平穩定性而言,也不是我能輕輕鬆鬆就達到的。

人還是要自知,多看別人的好,少看別人的壞,所謂書法的心法,無外乎保持一顆平常心,慢慢進步,春種秋收。能理性看清別人的好壞,就能理性看清自己的好壞,好的學習借鑑,壞的三省吾身。如果淨挑些別人壞的自己好的拿來對比,那當下的水平很可能就是這一輩子的巔峰。

都說學書法戒驕戒躁,不是練書法自帶戒驕戒躁的功能。而是學書的人吃了虧,又想進步,一點點自我反省出來的。

沒別的了,還有兩篇文章,想了解什麼可以留言或私信,如果沒有,我就隨便寫一寫心路歷程,供大夥參考,大概能跟前邊的技法邏輯有個階段性的呼應。

喜歡的可以訂閱一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