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在祭奠辦喪事的時候,為何會採用白色?

4月4日正值清明節,又逢全國哀悼日,中國人可以說度過了一個“黑白色的星期六”。好奇的讀者可能會感到困惑,

為何中國人在舉行祭奠活動和舉辦喪事的時候會採用白色,而不是其它顏色呢?

中西方的區別在於西方喜歡用黑色,所以在喪事活動中,西方人習慣穿黑衣,或者戴黑袖套。

而中國人則是在外面披一件白色的麻衣,在靈堂中佈置白色的輓聯和花圈,撒白色的紙錢。

而戴黑袖套實際上屬於西方儀式,古代中國並沒有這樣的傳統(也禁止穿黑色),

這是由於近代以來倡導喪事從簡,因此戴黑袖套才融入到中國的喪事傳統中。

以白色作為喪事的唯一指定顏色從周代時期就開始了,

總體來說,兩種原因造就了這種傳統。

中國人在祭奠辦喪事的時候,為何會採用白色?

身披白色麻衣的治喪者

首先是先秦時代服侍的材料因素,其次才是對顏色的定義

,中國人或許是這個世界上對喪事最為講究的民族,

光是談論喪事有關的作品就高達五十多部

,因此形成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

喪服制度

。根據喪服制度的規定,在喪事舉辦期間,

和死者具有不同關係的人需要穿戴不同規格的喪服,它一共分為五等:斬衰(cuī)、齊衰(齊zī)、大功、小功、緦麻(緦sī)。

這五者分別對應的是五種和死者不同關係的人穿戴的喪服,而它們的製作材料就是粗麻,為什麼要披麻呢?

有一種說法解釋為由於悲痛於親人的逝去,而生者過於傷心,所以連製作一套體面的衣服都沒有心思。

這種從簡性反映的是對逝者的重視和敬重,

但對逝者葬禮的大操大辦又表達了對逝者的重視。

這種解釋也有它的合理性,但主流原因卻是因為先秦時代的紡織技術,儘管在先秦時代已經開始利用蠶絲來製作絲織品服飾,但這種造價昂貴的奢侈品卻僅限於上層貴族之間穿戴。

中下層百姓主要是以葛麻製作的粗布麻衣為主。

譬如“布衣”這個詞語的來歷在《鹽鐵論》中如是解釋

古者,庶人耋老而後衣絲,其餘則麻臬而已,故命曰布衣。

中國人在祭奠辦喪事的時候,為何會採用白色?

粗糙的麻纖維

意思就是那時候的普通大眾只有到了年老的時候才會穿上絲織品,以此表示對老人的尊敬,而平時穿的都是普通的麻衣而已。

除了製作較為粗糙的麻衣以外,先秦時代的大眾服飾還有一種叫葛布,

葛和麻的纖維都是製作紡織品的的重要原材料,

所以在《詩經》中有大量的關於描寫葛和麻的詩歌。如《采葛》中所寫的“

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又或如《葛覃》中寫的“

葛之覃兮,施於中谷,維葉萋萋

”,再到《丘中有麻》中寫“

丘中有麻,彼留子嗟

”。

在先秦時代,

除了服飾的材料是表現地位和身份的重要特徵

其次就是服飾的顏色。古代的顏色(正色

)主要有五種:

青、黃、赤、白、黑。其它顏色則被稱之為間色

,把顏色也視為尊卑等級的象徵在先秦時代十分流行。譬如《韓非子》中記載齊桓公喜歡穿紫色的衣服,“

齊桓公好服紫

”。

《禮記·玉藻》中也提到不同等級的人都會穿不同款式的衣服和顏色:

玄冠朱組纓,天子之冠也。緇布冠繢緌,諸侯之冠也。玄冠丹組纓,諸侯之齊冠也。玄冠綦組纓,士之齊冠也。

中國人在祭奠辦喪事的時候,為何會採用白色?

綾羅綢緞在古代屬於奢侈品

在先秦早期,由於受到經濟因素的制約,下層階級少有能夠穿染了顏色的絲綢,只能穿沒有染過顏色的粗布麻衣,所以有個詞叫"白丁"。現代影視劇中老百姓穿的都是五顏六色的絲織品,實際上是不符合歷史現實的。

及至戰國時代時,服飾的顏色成為一種用來象徵身份和地位的媒介,其背景是伴隨著五行之說的出現,五色開始對應五行,所謂:

東方謂之青,南方謂之赤,西方謂之白,北方謂之黑,地謂之黃

(金(白)、木(青)、水(黑)、火(赤)、土(黃))。

根據這套五行學說,所以每朝每代都有自己對應的顏色,

而白色就階級上來說,相對應的就是底層百姓,

但這是從經濟角度出發。譬如當年李斯還很貧困的時候,恰好遇到秦始皇準備一統天下,於是辭別自己的老師荀子說:

此布衣馳騖之時而遊說者之秋也。這裡的"布衣"指的就是貧困和沒有身份的下層階級。

論述了這麼多,那麼白色何以成為辦喪事的時候主要用色呢?它其實和上面的論述是息息相關的,《禮記·王制》中說"殷人冔(xu)而祭,縞衣而養老。周人冕而祭,玄衣而養老",

商代時期由於染色技術的不成熟,所以白色比較受推崇,

因此那時候奉養老人就是給他穿上乾淨的縞衣,其實就是白色的素衣了。

中國人在祭奠辦喪事的時候,為何會採用白色?

白色衣服在商代最為流行

而到了周代時隨著紡織和染色技術的提高,針對老人養老就可以給他穿上有顏色的絲織品了。

上文儘管提到戰國時代衣服的顏色逐漸成為地位的象徵,但是君王並沒有強制規定百姓不準穿什麼顏色的衣服,直到唐朝的時候,老百姓才不準穿黃色衣服。

因此在先秦時代只要經濟允許,老百姓也是可以穿顏色豐富的絲織品,譬如《詩經》中有一篇叫《綠衣》的詩歌,可見普通人穿衣服是沒有受到限制的。

然而因為貧窮,絕大多數人實際上都穿不起亮麗的絲織品,

既然活著的時候穿不起,所以讀者會發現老人一旦去世以後,親人們都會給他置辦一套好看體面的衣服,其實反映的就是這種現實差距。

正因為活著的時候穿的不怎麼體面,所以死去的時候要穿的好看體面一些。因此在先秦時代厚葬之風十分嚴重,稍有一點經濟基礎的,都會大操大辦。

針對這種情況,孔子在《論語》、墨子在《墨子》之中都對這種厚葬之風提出過批評。

而作為生者,人們在舉辦的喪事的時候卻不能穿的披紅掛綵,奢侈誇張。即便舉辦喪事的主家非常富有,也需要穿上粗糙簡陋的白色麻衣,

這是因為各種光鮮豔麗的顏色是一種裝飾,它並不是最自然和原本的色彩。

《史記·樂書》中說"著誠去偽,禮之經也",

去掉那些虛假的偽飾,保留真實的東西,才是禮的根本奧義。

而白色作為自然界中的"原色",毫無疑問符合古人這種"著誠去偽"的禮樂思想

,那些豔麗的顏色只是用來裝飾衣裳的工具,古人十分講究對長輩的孝順,如

孔子在《論語》中把"孝和禮"結合起來談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中國人在祭奠辦喪事的時候,為何會採用白色?

孔子

可見在孔子眼中這種孝道是貫穿生死的,其依據標準就是周禮。而“喪事和禮”的結合,孔子也曾談到說“

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甯戚

”,孔子認為人們應該執行禮的要求,但是也不能太過奢侈無度,像喪事也是如此,與其大操大辦,臨喪不哀,不如簡單操辦,發自內心的感到悲傷。

可見這些都是"著誠去偽"的觀點表現

,而白色作為一種自然原色,用來祭奠逝者無疑就成為了一種最好的選擇,

而且喪服的製作也不能過於豪華,必須以簡陋實用為主。

譬如喪服制度分為五個等級:斬衰(cuī)、齊衰(齊zī)、大功、小功、緦麻(緦sī)。

其中斬衰(cuī)只能是直系子輩祭奠父輩時穿的喪服,但是這種喪服卻製作的最為粗糙,直接就是用一種麻布剪裁之後披在身上,下襬不縫邊,

所以叫披麻戴孝,其中的披麻指的就是這個意思。

為什麼要這樣設計呢?其實就是要表達一種因為過於哀傷和對父輩的敬重,所以沒有心思去製作精美細膩的喪服,也是“去偽存真”的一種表現。

而後面的四種喪服依據不同的親疏關係進行製作,越到後面,反而製作的越為精細

,因為後面四種人屬於旁系親屬,感情沒有那麼深厚,喪服反而製作的更精細,其實反映的是不同血緣關係下的不同情感。

中國人在祭奠辦喪事的時候,為何會採用白色?

披麻戴孝的正確開啟方式

綜上所述,正因為這種"著誠去偽"觀念的存在,讓白色成為了舉辦喪事的時候主要用色,其實寄託的就是一種不加以任何偽飾和刻意的誠摯態度,表達人們哀悼的是一種最真誠和自然流露的感情。

有趣的是在西方白色被視為純潔和高尚,所以西方人結婚的時候喜歡用白色,

然而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結婚的時候出現白色實際上是非常不吉祥的色彩,

實際上讀者恐怕不難發現白色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一種帶有貶義和不祥的色彩

,譬如人們常常形容一個人愛佔小便宜,就說他吃“

白食

”;評價一個人不友好,奸詐,就叫他“

白臉

”,京劇中白臉代表的就是奸詐之人;說一個人沒有用,就說他是吃“

白飯

”的;說一個人沒有良心,就叫他“

白眼狼

”;

這種“白色觀念”其實反映的都是古代人認為

白色是沒有任何修飾的顏色,最能表現一個人的真實面貌和感情,它既象徵真誠

也表示什麼都沒有的消極意義

。總體來說,我國的喪服制度是不斷的演變發展而成的,隨著道教和佛教的興起,又添加了很多元素進去。

白色之所以會成為喪事的主色,本質上來說是因為先秦時代的服飾文化和禮樂文化相結合而成的產物

,而近代隨著西方文化的傳播,黑色也開始成為喪事中的主要顏色,代表一種莊重和肅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