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養育」奶水不足怎麼有效地追奶?做好這10點,順利實現純母乳餵養!

哺乳期的媽媽最怕出現奶水不足,

對於奶水不足的媽媽,小編總結了10條針對性的追奶策略,希望媽媽們能夠耐心看完,奶水夠吃的媽媽學習下,防止奶水變少;

奶水已經開始變少了的媽媽更需要看,只有找到正確的追奶方法,才能少走一些彎路。

「科學養育」奶水不足怎麼有效地追奶?做好這10點,順利實現純母乳餵養!

1、有效吮吸

奶水越少,越要多刺激乳房,增加寶寶的吮吸次數是關鍵,餵奶的時候媽媽和寶寶需要配合,藉助寶寶強大的吮吸力量來刺激乳房,喂得越多,奶水分泌得就越多。

如何有效吮吸,是很多媽媽關心的問題,保證寶寶的下頜貼在乳房上,鼻子自然離開乳房。吸吮時寶寶會面頰鼓起,嘴唇外翻,能看見吞嚥動作或聽到吞嚥聲,表明含乳姿勢正確,吸吮有效。

寶寶是否是有效吮吸,主要取決於媽媽母乳餵養的姿勢和技巧,不清楚母乳餵養姿勢的寶媽在公眾號“嬰幼兒育兒知識”回覆關鍵詞“哺乳姿勢”檢視。

「科學養育」奶水不足怎麼有效地追奶?做好這10點,順利實現純母乳餵養!

2、兩邊的乳房都要喂

很多媽媽餵奶只喂一邊,這樣導致乳房受的刺激就會減少,自然泌乳自然變少。長期只喂一邊甚至有可能導致媽媽大小奶,既影響哺乳又影響美觀。

因此,兩邊的乳房都要讓寶寶吮吸到。說到這裡,可能有的寶媽要吐槽了:“我也想兩邊都喂啊,可是我家寶寶每次吃奶吃一邊就夠了,怎麼破?”

對於這種食量比較小的寶寶,提供一招來解決:媽媽不妨先用吸奶器把前部分比較稀薄的奶水吸掉,讓寶寶吃到比較濃稠、更富營養的奶水。這樣就可以保證兩邊的乳房寶寶都吸到了。

當然如果寶寶實在吃不了,媽媽一定要記得下次餵奶換另一邊,一定不要長期只喂一邊乳房。

「科學養育」奶水不足怎麼有效地追奶?做好這10點,順利實現純母乳餵養!

3、排空乳房

每次哺乳儘量讓寶寶充分吸空乳房,這有利於乳汁的再產生,乳汁產生的原理就是越吸越多,如果乳汁長期淤積在乳房不排空,會造成媽媽回奶、堵奶甚至是乳腺炎。

這裡的“排空”是叫媽媽儘量把乳汁排出來,而不是說把奶水吸的一滴不剩,因為奶水是吸不幹的。喂完奶或者吸完奶後,乳房感覺舒服沒有脹感,摸起來鬆鬆軟軟的那就是排空了。

4、注意“食”效

媽咪應當保持每日喝牛奶的良好習慣(不要分娩後馬上喝,否則容易胃漲,感覺腸胃好了才開始),多吃新鮮蔬菜水果。要根據自身的情況,合理地進補。

「科學養育」奶水不足怎麼有效地追奶?做好這10點,順利實現純母乳餵養!

傳統的豬蹄、雞湯、排骨湯中的高脂肪可能會堵塞乳腺管,影響媽媽母乳分泌,還會讓媽咪發胖。所以飲食方面要葷素搭配,切忌每天大葷大油,只有科學合理地膳食才能達到媽媽所希望的“食”效。

5、補充水分

哺乳媽媽常會在餵奶時感到口渴,這是正常的現象。媽媽在餵奶時要注意補充水分,或是多喝豆漿、杏仁粉茶(此方為國際母乳會推薦)、果汁、原味蔬菜湯等。水分補充適度即可,這樣乳汁的供給才會既充足又富含營養。

6、保持好心情

現實生活中難免會有影響媽媽心情的事物,很多媽媽因為坐月子期間勞累加上心情不好回奶了,也有一些媽媽因為跟婆婆或者老公鬧矛盾導致回奶。

奶量的多少跟媽媽的心理因素及情緒情感密切相關。所以,媽媽不要一個人生悶氣,不管遇到什麼不開心的事情,都要及時宣洩出來,為了寶寶的口糧,要學會開心。

「科學養育」奶水不足怎麼有效地追奶?做好這10點,順利實現純母乳餵養!

7、充分休息,不要太過勞累

夜裡因為要起身餵奶好幾次,晚上睡不好覺。睡眠不足當然會使奶水量減少。哺乳媽媽要注意抓緊時間休息,白天可以讓丈夫或者家人幫忙照看一下寶寶,自己抓緊時間睡個午覺。

還要學會如何在晚間餵奶的同時不影響自己的睡眠。每天儘可能爭取時間睡眠,睡時要採取側臥位,利於子宮復原。

8、適當按摩刺激泌乳

按摩乳房能刺激乳房分泌乳汁,媽媽用乾淨的毛巾蘸些溫開水,由乳頭中心往乳暈方向成環形擦拭,兩側輪流熱敷,每側各15分鐘,同時還可配合下列按摩方式:

1)環形按摩雙手置於乳房的上、下方,以環形方向按摩整個乳房;

2)螺旋形按摩一手托住乳房,另一手食指和中指以螺旋形向乳頭方向按摩;

3)指壓式按摩雙手張開置於乳房兩側,由乳房向乳頭擠壓。

「科學養育」奶水不足怎麼有效地追奶?做好這10點,順利實現純母乳餵養!

9、避免乳頭受傷

如果媽媽的乳頭受傷、破皮、皸裂或流血並導致發炎時,十分影響乳汁分泌,應該說是奶水變少的頭號敵人。為避免乳頭受傷,建議媽媽們採用正確的餵奶姿勢,控制好單側的吮吸時間,否則很容易反覆受傷。

10、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媽媽要相信,乳房天生就是用來產奶的,只要沒有明顯的生理缺陷,不論媽媽乳房的形狀、大小如何,都能製造出足夠的奶水。

母乳餵養的道路不易,媽媽不要輕言放棄,母乳餵養的艱辛和喜悅當過媽的才知道,只有滿懷信心堅持不懈,才能給寶寶最好的母愛。

文章來源:嬰幼兒知識

【來源:金山家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