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為什麼不立武承嗣當太子?一個女人引發的血案vs破鏡重圓

武則天為什麼不立武承嗣當太子?一個女人引發的血案vs破鏡重圓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祝棠愉

武則天可以說是武承嗣的殺父仇人。武承嗣的父親武元爽是武則天同父異母的哥哥,他們的父親武士彠死後,武元爽對武則天孤女寡母極為刻薄,經常凌虐羞辱,雖說是清官難斷家務事,可不管當年武士彠是不是有什麼對不起元爽母子的地方,這個小妹妹都是無辜的,武元爽的格局氣量都太小了。武則天曆盡千難萬險成為高宗李治的皇后後,主動給元爽封官,表示要冰釋前嫌,讓明天好好繼續,武元爽居然不領情,說了一通我們是功臣之子,我們當官是靠父親的恩蔭,關你屁事之類的話,如此不知好歹,真把武則天惹火了,就把他流放振州(今三亞),武元爽死在了流放的路上(有說是武則天派人追殺的)。

可一筆寫不出兩個武字,過了一段時間,武則天還是把他兒子武承嗣從蠻荒的嶺南召了回來。

武則天為什麼不立武承嗣當太子?一個女人引發的血案vs破鏡重圓

武承嗣一改其父的嘴臉,對武則天極盡諂事。

武承嗣感激姑姑是應該的,畢竟他寸功未立,僅憑姓武,就讓他身居要職,權焰遮天。給了你舞臺,你就好好演、乾點利國利民的事也行,封狼居胥的霍去病、勒名燕然的竇憲也都是外戚出身,英雄不問出處,裙帶也可以是盤菜。如果你實在不會打仗,就去鑿個大運河,編個《昭明文選》什麼的,也算是功在千秋。可武承嗣淨幹了些裝神弄鬼、羅織陷害的勾當。他派人在一塊石頭上鑿了“聖母臨人永昌帝業”八個字,埋在洛水裡再挖出來,非說那字兒是純天然的,就為忽悠武則天稱帝。唆使酷吏周興等人誣陷李唐後代,基本將李唐宗室子弟屠戮殆盡,他的目的就是想接武則天的班。武則天稱帝后,他組織了好幾百人聯名寫推薦信,“以死泣請”,逼武則天立他為太子。

為了討好武則天,武承嗣極盡阿諛奉承之能事,先是組織了個五千人的請願團,請求為武則天加尊號“金輪神聖皇帝”,第二年又組織兩萬六千多人請願,要為武則天加尊號“越古金輪聖神皇帝”。

對武則天的男寵,他比對親爹都孝順,薛懷義(即馮小寶)想要騎馬,他就像僮僕一樣去執轡,整天圍著張易之哥倆,多肉麻的話都能說出口。不停地給武則天表忠心:您比我親爹親媽都親:以後我不給爹媽上香,餓著他們的鬼魂也得祭祀您,讓您享受香火。我跟您都姓武,太子可不能立外姓的……狄仁傑也在極力勸說武則天,他說:普天之下,只見過兒子祭祀母親的,你見過誰家的祖廟裡供著姑姑?

武則天畢竟是有大智慧的,一來,武則天也知道這個侄子是什麼貨色,知道在他們眼裡,自己不過是替他們攫取富貴的工具人罷了!哪會真孝順。二來,她很清醒,知道天下心向李唐,武家這幾個不得人心,強行傳位會導致武氏滅族。“我自有聖子,承嗣是何疥癬!”我自己有好兒子,武承嗣算什麼東西!武則天最後還是決定立親兒子李顯為太子。

武則天為什麼不立武承嗣當太子?一個女人引發的血案vs破鏡重圓

武承嗣又氣又怕,他壞事幹太多,怕李家人以後找他報復,不久就憂懼而死。一個人一輩子都做好事不容易,一輩子一件好事都不做也不容易,難得武承嗣此人在歷史上連一句正面評價都沒有。

喬知之算是武承嗣的親戚,喬知之的父親喬師望,娶的是唐高祖李淵的女兒廬陵公主,這位駙馬爺當過同州刺史,還是第一任安西都護府的都護,喬知之是正兒八經的皇親國戚加官二代,要是打從高宗李治哪兒論,他還是武承嗣的長輩,

可惜,官場上不論輩分,只比權力大小。

喬知之對當官沒多大興趣,隱居過一陣,愛寫詩,也愛結交詩人,他跟陳子昂、沈佺期這些著名詩人是好朋友,自己也頗有詩名(他的詩集後來失傳了),參軍去過前線,很有平邊壯志,他是個理想主義、浪漫主義兼具的熱血青年。他有個婢女叫碧玉,(也有說叫窈娘,這個不重要)。碧玉能歌善舞還會寫詩,喬知之很喜歡她,他們感情很好,喬知之為她不娶正妻,這個做法在那個年代,可以說是對底層出身的女姓的最大的尊重和愛護了。以為跟哪個大人物睡一覺就能實現階層跨越?那是不可能的。

武承嗣聽說了碧玉的美名,本著“我想要的就是我的”理念,派爪牙來索要了幾回,喬知之都裝糊塗、打哈哈,不肯給,後來武承嗣說是借碧玉去他家,教他家的姬妾梳妝打扮,可這一借就不還了,強納作了姬妾。

喬知之很想念碧玉,但毫無辦法,就寫了首詩,透過秘密渠道帶給碧玉,就是這首《綠珠篇》:

石家金谷重新聲,明珠十斛買娉婷。

此日可憐君自許,此時可喜得人情。

君家閨閣不曾關,常將歌舞借人看。

意氣雄豪非分理,驕矜勢力橫相干。

辭君去君終不忍,徒勞掩袂傷鉛粉。

百年離別在高樓,一代紅顏為君盡。

武則天為什麼不立武承嗣當太子?一個女人引發的血案vs破鏡重圓

詩裡用的西晉的典故,綠珠是石崇的寵姬,石崇特別喜歡她,專門為她修建了奢靡的大別墅金谷園,權臣孫秀索要綠珠,石崇把全家的美人都交了出來,說:綠珠我太喜歡了,除了綠珠,其他的隨便挑。孫秀很生氣,認為石崇不聽話、不懂事、是在挑戰他的權威,就捏造個罪名殺了石崇,石崇被押走時,對綠珠說:我今日獲罪都是因為你呀。綠珠回答說:那我當效死君前。說罷縱身一躍,跳樓而亡。

碧玉看到這首詩後,哭了三天三夜,就跳井自殺了。武承嗣看到了死者衣帶上綁著的這首詩,就懷恨在心,指使手下的酷吏編了一堆罪名殺害了喬知之,還沒收了他的全部家產。真沒必要那麼麻煩,你再編得天花亂墜,吃瓜群眾也看得明明白白,就是一個女人引發的血案嘛!就是欺男霸女嘛!

這件事是當時的一個重大輿情,街頭巷尾議論紛紛。

碧玉為什麼自殺?是喬知之鼓動她去死的嗎?這應該還是碧玉自己的選擇,她應該是死於絕望。白居易有“三嫌老醜換娥眉”的詩句,意思是說家裡的姬妾兩三年就玩膩了,嫌她們又老又醜了,就要把她們賣掉,再買新的。姬妾的地位非常低,在權貴主人的眼裡,她們根本不算人,跟桌椅板凳一樣,算是財產的一種吧。碧玉好不容易在喬知之那裡看到了希望,又被驕矜豪橫的武承嗣蹂躪踐踏、打回黑不見底的深淵,死亡算是一種絕望的抗爭吧。

可是在武承嗣這種惡人眼裡,他沒批准,你連死的權力都沒有。你死了,就搞株連。

其實這些人也是爭閒氣,孫秀殺害石崇不過十幾天後,就在新一輪的權力角逐中被殺。武承嗣殺害喬知之的下一年也就死掉了。

真是個悲慘的故事。有道是思路一改天地寬,楊素的做法就讓自己美名遠播,讓大家都誇他有胸襟有格局,他還為中國文化貢獻了一個成語:破鏡重圓。

武則天為什麼不立武承嗣當太子?一個女人引發的血案vs破鏡重圓

陳後主陳叔寶的妹妹樂昌公主和駙馬徐德言本是一對天成佳偶,倆人夫唱婦隨,非常恩愛,徐德言是著名的江南才子,他的爺爺是南朝泰斗級的詩人徐陵,有北庾(庾信)南徐之說。眼看南陳國勢危如累卵,徐德言取出一面銅鏡,一分為二,對公主說:看咱哥那副醉生夢死的德行,亡國是早晚的事,以公主你的身份、才貌,以後可能會落到新朝的權貴手裡,我就不知是什麼結局了,能不能活下來都不一定,就算活著也不可能再有機會團聚。但你還是要讓我知道你的訊息,讓我放心,以後咱們每年的正月十五到長安集市上去賣銅鏡,直到找到對方下落為止。說罷倆人各自拿著一半銅鏡抱頭痛哭。

南陳亡後,樂昌公主被擄到長安,作為戰利品被隋文帝分配給了重臣楊素,楊素特別喜歡公主,為防他大老婆欺負公主,他專門給公主另置別院居住。

每年的正月十五,公主都派老僕去集市上叫賣銅鏡,為了吸引注意,故意把價格要得特別高。一晃好些年過去了,毫無音信,但倆人都依然信守當年的承諾。徐德言入隋後當了一個小官,幾經輾轉終於來到京城,又是一年正月十五,他如約來到集市上,終於看到一個叫賣銅鏡的老人,他知道妻子有訊息了。他激動地把老僕領到自己的住處,拿出自己的那一半銅鏡,一合,嚴絲合縫。老僕告訴了他公主的情況,徐德言就寫了首詩“鏡與人俱去,鏡歸人不歸。無復嫦娥影,空留明月輝。”讓老僕帶給公主。

公主看到詩,放聲大哭,哭得連飯都咽不下,楊素問是怎麼回事,公主也沒隱瞞,如實相告,楊素很同情他們,也被他們的真情感動,有意成全他們夫妻團圓。楊素派人把徐德言找來,徐德言對楊素說,我看到您善待她,知道她衣食無憂,生活有著落,我就放心了,我這就回江南,不再打擾你們了。楊素說:難道你們不想破鏡重圓嗎?公主、德言一聽這話喜出望外,千恩萬謝地感謝楊素。

楊素知道公主能詩,就說:咱們也相處了幾年,你寫首詩,抒發一下離別之情吧!樂昌公主於是吟道:“今日何遷次,新官對舊官。笑啼俱不敢,方驗做人難。”今天太尷尬了,新夫、前夫都在,我哭也不敢,笑也不敢,才知道做人是真難啊!淨說大實話,公主也太可愛了!楊素又贈送了他們很多財物。

樂昌公主與徐德言終於破鏡重圓,他們彼此珍惜,共度了餘生。

參考資料:《新唐書》《舊唐書》《兩京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