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椅上的思想“小飛人”

逆境突圍

第三十九集

重新綻放的生命之花

1951年,史鐵生在北京一個大雜院裡出生,從小成績優異,在清華大學附中時曾是學校的八十米跨欄冠軍,名副其實的“小飛人”。他說,他最愛的是田徑,其次才是文學。

輪椅上的思想“小飛人”

可有關“小飛人”的記憶只存在於他的青春之中,

風華正茂的史鐵生在二十一歲忽然因病致癱,從此在輪椅上一坐就是三十多年。

輪椅上的思想“小飛人”

1998年,疾病再次向他襲來,史鐵生幾乎失去腎臟,從此不得不依靠透析維持生命,據他自己說,“每次透析的時候都有三四百升的血液在體外,感到全身無力。”而這樣的折磨一直持續到他的生命結束的那一刻。

輪椅上的思想“小飛人”

在身體遭受如此磨難的同時,史鐵生的作品卻依然放射出人性的光輝。從1979年發表第一篇小說開始,無論病痛如何肆虐,史鐵生從來沒有停下他在文學上的腳步。

輪椅上的思想“小飛人”

輪椅上的史鐵生不想給家人添麻煩,大部分時間一個人搖著輪椅到附近的地壇公園待著,從此和地壇結下了不解之緣。

輪椅上的思想“小飛人”

後來,他被安排進街道工廠工作,一邊上班一邊寫作,一干就是七年。

等到他的小說發表、獲獎時,母親已經不在了。

念及往事和母親,史鐵生寫出了感動過無數人的長篇哲思散文《我與地壇》,文章

被公認為中國近50年來最優秀的散文之一,併入選新版中學語文課本。

輪椅上的思想“小飛人”

那些在輪椅上完成的文字能給人激勵,引入思考,但毫不晦澀,說的都是我們每個人必將面對的問題;那些在病痛中寫下的文字,看不出怨怒和憤懣,卻帶著對命運的冷靜思索、傳遞著寬廣深厚的情懷,給我們真實地慰藉和激勵。

輪椅上的思想“小飛人”

史鐵生

1951年1月4日

-2010年12月31日

中國作家

散文家

史鐵生說

難以捉摸、微妙難測和不肯定性,這便是黑夜。

我常以為是醜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為是愚氓舉出了智者。我常以為是懦夫襯照了英雄。

多年來我頭一次意識到,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

以生不逢時的一類的大話來開脫自己和折磨自己。

不應該因為現實的不滿意,就遷怒於那亙古的夢想,說它本來沒有。

信心,既然不需要事先的許諾,自然也就不必有事後的恭維,它的恩惠唯在渡涉苦難的時候可以領受。

微笑著,去唱生活的歌謠。不要抱怨生活給予了太多的磨難,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滾,就會失去雄渾,沙漠如果失去了飛沙的狂舞,就會失去壯觀,人生如果僅去求得兩點一線的一帆風順,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