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性善論對後世儒家的影響

孟子的“性善論”,是孟子哲學思想的核心。是對孔子人性思想“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論語·陽貨》)的繼承和發揚。簡而言之,就是主張人性本善的理論。它在儒家人性論中是一種影響最大的學說,本質上是一種道德教育哲學。

孟子的心性結構分為仁之性和情之性兩個方面,兩者相互依存。仁之性的具體內涵在孔子的教育思想裡,作為最高的道德範疇,既是最高的道德原則,也是具體的道德規範。孟子循沿孔子道德教育思想,傳承中不乏創新,為“仁者愛人”注入了新的內涵,即“義”的要素,使孟子仁愛教育學說更加清晰、更具操作性。“義”在《孟子》中,代表著人的言行舉止要實現的精神價值,承載著對於正義、公義、道義的訴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孟子·公孫丑上》)。在孟子看來,“不忍人之心”不僅是仁愛之心,更是符合仁愛之心的義舉。“仁義並舉”是仁之性的意蘊所在,反映在內在的心性思想上,就是“居仁由義”。一旦面對生死抉擇,自然便會捨身取義。

情之性主要包括兩大類:一類是大丈夫的豪情;一類是先天的“感性慾求”。在孟子的教育思想中,人之性善完全可以透過教育來達成。性善是出於人的本性、天性,稱其為“良知”“良能”。孟子認為,仁愛基於善性,這個善性是人與生俱來的天性。所謂“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無有不下”。人生而具有潛在的向善的可能性,他把這種可能性稱為“端”,即一種萌芽狀態。孟子把人生下來便具有的惻隱、羞惡、辭讓、是非“四端”分別看作仁義禮智的萌芽,將這“四個善端”進行培養、擴而充之,便可成就大丈夫的豪情。孟子說:“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孟子·公孫丑章句下),這不愧是充沛於天地之間的萬丈豪情。但具有大丈夫豪情的人少之又少,原因何在?孟子認為,這主要是與生俱來的感性慾求,尤其是物慾在作祟。人固有的善端猶如嫩芽,容易受到摧殘,如果泯滅了善端,就連小人都做不成,離禽獸也就不遠了。孟子基於性善論立場,認為欲和善之間,存在反比關係:“欲多則善寡,欲寡則善多”。

孟子的人性論強調“人性本善”,聚焦於人的“類”的本質,突顯“聖人與我同類”的聖凡平等觀,強調教育與修養的作用。人的意識接觸外在事物後,之所以能夠彰顯仁義禮智四種道德情感,都是源於“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這是每一個道德主體養成“四端”的依據,最終在成人成己的個人行為和社會實踐中,呈現出人性上的思想光輝。

孟子賦予了人性以先天的道德內容,認為人性本來是善的,但由於後天環境影響,人們漸漸失去善心,因此要不斷加強自我修養和學習,找回失去的“良知”。孟子的性善論對後世產生了廣泛影響。孟子之後,漢董仲舒認為善與性有一定距離,但他不否認人人都有善端:“人受命於天,有善善惡惡之性,可養而不可改,可豫而不可去”。儘管宋朱熹增加了天命之性與氣質之性的二分說法,但天命之性本善卻是根本。所謂天命之性是”理“,”理則無有不善“,而氣質之性則“一本而萬殊”,以此補充孟子人性本善的不夠全面之處,如他所說:“孟子說性善,他只見得大本處,未說得氣質之性細碎處”。明王陽明雖為心學家,但也認為“心也,性也,天也,一也”,“性無不善,則心之本體,本無不正也”。可見儒家學說雖經歷兩漢經學,宋代理學,明代心學的變遷,然而儒家學者在“人性本善”的傾向上卻沒有改變。宋代《三字經》開篇就將“性善論”概況為“人之初,性本善”,並將其作為兒童的啟蒙讀物,可見從宋代開始,“性善論”不僅為士人所接受,並已深入一般民眾的心裡,進一步形成了價值意識形態。

在當今我國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樹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核心價值觀的今天,孟子的性善論思想會有極大的價值。

首先,它發掘了人性之善,充分肯定了人的自身價值,反映了社會道德歸向,激發著人們對理想道德的重視與追求。性善論認為“人性本善”,。讓人們相信自己的本性是善良的,相信自己能夠成為一名善人,這其中包含著一種鼓舞人們追求理想的人格,教人充滿自信的精神,提倡了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觀,為社會主義道德的完善和共產主義道德的樹立提供了人性論方面的可能。性善論也強調了人們要注重道德修養、提高精神境界的重要性,今天的我們在創造大量物質財富的同時,更要注重精神財富的創造,應該有更高層次的“善”的要求,就賦予“求善”以更廣泛的內涵和更鮮明的時代色彩,去努力追求真、善、美的統一。

另一方面,性善論也警示後人,善性雖是天之所賦,卻易於失去。如果沒有後天環境對善端的培育和引導,人的善良本性也會由於缺乏關照而喪失殆盡。因此,道德完善重在建設,這就要求我們更加重視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針對現實情況,不斷創新方法、講求實效。透過多種形式的思想教育工作來鼓舞人、激勵人、引導人、塑造人,使每一個人充分發展自己的善性,順利實現個人道德的完成,達到“人皆為堯舜”的理想境界。

孟子的性善論雖然有其理論上的漏洞,也滲透著宿命論等唯心主義成分,不是科學的道德人性理論,但是其中包含的這種教人向善、行善的思想。“寡慾”、“養心”的道德修養方法和“人皆可以為堯舜”的信念,值得我們借鑑。我們應該充分使之與我們社會主義文化結合起來,提升中華傳統文化的競爭力,並使之成為大家提高思想道德素質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