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內障手術應該如何選擇人工晶體?人工晶體有什麼不同?

大家好,上一期咱們介紹了白內障手術以及人工晶體怎麼選,今天和大家深入探討一下

人工晶體之間的差別。

白內障會引起視物不清,模糊等不適症狀,及時植入人工晶體手術治療,不適症狀就會緩解。白內障手術需要植入人工晶體,如何為自己優選最適合的人工晶體呢?患者在手術治療前選擇人工晶體時往往看到的只是一張種類繁多的人工晶體資訊表單,羅列的都是醫院手術能用的晶體品牌、型號和價格。有的患者以為晶體只分為進口和國產,選擇的時候只看價格貴還是便宜,稀裡糊塗的就接受了手術,卻對自己植入的人工晶體一無所知。

白內障手術應該如何選擇人工晶體?人工晶體有什麼不同?

那麼,人工晶體型號和種類這麼多,怎樣選擇一個最合適的人工晶體呢?在做出人工晶體的最優選擇前,我們首先要學習一下人工晶體的差別:人工晶體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其實,人工晶體之間的差別主要體現在功能、形狀和材質等三個方面。

從功能上講,人工晶體分為單焦點晶體和多焦點晶體,散光和非散光晶體;從形狀上,又分為大光學區和小光學區,C畔和四腿支撐等;從材質上,還可以分為疏水性和親水性,它影響的是前囊攣縮、後發障和光學質量以及遠期光學穩定性。

白內障手術應該如何選擇人工晶體?人工晶體有什麼不同?

功能的選擇

選擇人工晶體時,首先要考慮功能,就像購買照相機鏡頭時,首先問一下自己,想選定焦鏡頭,還是變焦鏡頭。

選擇單焦點晶體,那所有光線就全部集中在一個焦點,這個焦點非常清晰,離開這個焦點則不清晰,需要依靠外戴的眼鏡進行調焦。通常我們會選擇遠處清楚,那麼看近則需要戴花鏡,以前有近視的患者也可能會選擇看近清楚,看遠則需要戴近視鏡。

如果選擇三焦點晶體,那光線會被分散到遠中近三個焦點,遠中近三段視程都相對清晰,實現所謂全程視力,手術做好了,患者往往有返老還童般重生之感。還有雙焦點、無極變焦等晶體,屬於低配版本的多焦點晶體。

很多朋友知道,人到46~50歲時,會得老花眼,

老花眼除了戴花鏡,也可以透過手術治療,使用的就是這種三焦點晶體

多焦點晶體種類繁多,目前有幾種主流的優秀的多焦點晶體,在下面兩個影片中進行了簡單介紹。

20、各種優秀的多焦點人工晶體

21、各種多焦點晶體的優選原則

白內障手術應該如何選擇人工晶體?人工晶體有什麼不同?

當患者同時患有散光時,白內障手術的同時可以解決散光問題,以獲得更好的術後視力,通常低度散光采用LRI鬆解進行處理更優,高度散光可以選擇Toric散光型人工晶體。散光處理通常會增加手術費用,手術醫生術前會與您進行交流,看是否需要同時矯正。

設計的選擇

選好了人工晶體功能,下面還要注重人工晶體設計和材質的選擇,這對遠期效果尤為重要。很多患者抱怨手術做完炫光的厲害,過了沒幾年又看不清了,人工晶體偏位了,可能就跟人工晶體的選擇有關。

人工晶體有不同的形狀設計,人工晶體都是光學區加“腿”。為了減少晶體體積便於我們把它透過不足3mm的小切口塞入眼內,中央的光學區通常只有6mm,因為我們大部分人的瞳孔都在6mm以內。“腿”的形狀我們叫襻,有C腿的、四腿的、三腿的、有迴環的、硬的、板式的等,不同的襻形設計在個別的患者中會有區別,對大部分患者來說沒有明顯差異。

超高度近視的患者,自身的晶狀體囊袋要比常人的大,如果植入常規6mm光學區的人工晶體,就不一定能確保居中,術後可能發生炫光,晶體偏位等問題,更建議植入7mm光學區的人工晶體,有時還建議植入張力環,減輕術後遠期的囊袋攣縮,懸韌帶斷裂等問題,確保人工晶體的長期穩定。

白內障手術應該如何選擇人工晶體?人工晶體有什麼不同?

藍光濾過

下面我們著重講一下在功能上真正有臨床價值的藍光濾過。

晶體分為帶有藍光濾過的黃片晶體和不帶藍光濾過的白片晶體。如果只做一隻眼的白內障,另一隻眼睛不需要做的話,一定要記住自己做的是哪一類,因為在做第二隻眼的時候,醫生要參考第一隻眼的晶體顏色以便配一樣的人工晶體,如果兩隻眼的晶體不一樣,看事物會有色差。

藍光濾過的臨床價值在哪裡呢?人的自然晶體是偏黃色的,有過濾有害藍光的功能。所以很多人工晶體也把這個功能設計加入進來,做了仿生型的偏黃色的藍光濾過。

有必要過濾藍光嗎?現在我們很多人工光源比陽光含有的藍光更多,藍光可能會引發眼底的損傷,進而導致老年黃斑變性等問題。所以針對老年黃斑變性或者糖尿病的患者,我們更傾向於使用這種藍光濾過的晶體。

其實藍光分為兩類,一類是壞藍光,對視網膜存在一些不好的影響,一類是好藍光,可以調節晝夜節律和心情,所以藍光濾過不能一網打盡,要留住好藍光,幹掉壞藍光,也就是說,優秀的人工晶體是選擇性的濾過藍光的,可以維持晝夜節律和心情調控。目前藍光濾過的晶體比較主流的是下圖這幾種。絕大多數是疏水性晶體,只有個別的晶體是親水性的,因為疏水性晶體更容易加入黃色基團做成藍光濾過型晶體,而親水晶體目前主流還是透明色。

白內障手術應該如何選擇人工晶體?人工晶體有什麼不同?

以上講的這些差別在術後短期就能看到效果:如果是用的藍光濾過型晶體,其跟自然晶體相仿,會跟之前看得差不多,如果是透明的,可能術後短期會覺得特別的亮。

遠期效果的差別

前囊攣縮、後發障和光學質量

同種功能的人工晶體,不同的品牌型號,術後近期效果其實差異並不大,但遠期效果就大不相同了。

很多老百姓都說白內障別做,做完好幾年又瞎了,醫生忙著闢謠,實際上這並非都是謠言,很多人真的是做完白內障就好幾個月,好幾年又看不清了,這就是因為人工晶體遠期效果不同導致的。

影響術後遠期效果的因素有哪些呢?一是前囊攣縮,二是後發障,三是人工晶體本身光學質量的穩定性。

白內障手術應該如何選擇人工晶體?人工晶體有什麼不同?

前囊攣縮

我們先來講講前囊攣縮。人工晶體是放在囊袋裡的,剛開始囊袋比較大,隨著囊袋裡面殘存的細胞的增殖,人工晶體會收縮,嚴重的收縮會縮成特別小的小孔,甚至完全閉上,有的晶體會被推著往上跑,有的晶體的腿會捲曲到瞳孔處。如下是幾種人工晶體收縮的情況:

白內障手術應該如何選擇人工晶體?人工晶體有什麼不同?

前囊攣縮是晶體遠期面臨的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其發生率跟晶體的材質密切相關。

親水性晶體要遠遠大於疏水性晶體,因為親水性晶體與囊膜之間不發生生物粘連,無法限制前囊攣縮,而且其腿偏軟,支撐力量較弱。而疏水性晶體具有生物粘性,可以跟囊膜粘住,粘住之後就不容易往裡面跑,因此能對抗攣縮。由此可見,疏水性晶體發生前囊攣縮的機率低,是優先的選擇。

高度近視,遠視青光眼以及視網膜色素變性等高危患者

的懸韌帶鬆弛無法對抗攣縮,更容易發生囊袋攣縮,所以這類患者在選擇晶體時一定要考慮以上因素,儘量選

疏水性晶體

,不要選軟襻的親水性晶體,還可以放張力環來幫助對抗攣縮的力量,不然術後移位的機率很高。

後發障

下面我們來說說後發障,通常發生在術後6個月到幾年之間,也就是大家說的復發,實際上它並不是真正的復發,而是囊膜增殖後變得不均勻而導致的看不清,對患者來說看不清就是復發了。

後發障跟材質以及晶體的設計也有關係。

目前主流的人工晶體後發障的發生率相差巨大,總體來看親水性晶體後發障要遠遠高於疏水性晶體。當然,晶體設計上有一些方法可以降低後發障發生的機率,如現在主流晶體都在採用的直角方邊設計,其直角可以抵擋住囊膜增殖使其不往中間發展,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後發障發生機率。

白內障手術應該如何選擇人工晶體?人工晶體有什麼不同?

除了結構上的差距之外,有一個很重要的預防後發障的技術叫

活性氧表面處理技術

。其透過增加人工晶體和黏膜的粘性,使外面的細胞長不進去,裡面的細胞不發生增殖,從而可以預防後發障。一些疏水性人工晶體已經開始採用這種技術,如Vivinex,其後發障的機率接近於零。

白內障手術應該如何選擇人工晶體?人工晶體有什麼不同?

光學質量

人工晶體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差別是它的光學質量。

光學質量取決於人工晶體的光學加工能力,工藝越好,表面越光潔,細胞黏附就越少。親水性晶體在這方面較疏水性晶體是有一定優勢的。而疏水性晶體必須是頂級加工工藝才能實現和親水晶體差不多的效果。

除此之外,親水性晶體和疏水性晶體都可能發生一定的問題,親水性晶體有鈣化渾濁的可能,疏水性晶體有閃輝(Glistenings)的可能。

閃輝是術後很久(1年或更長時間)發生的點狀渾濁,嚴重的情況會造成視覺干擾。不同人工晶體閃輝等級不同,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儘量選擇0級或者1級閃輝的人工晶體,基本上可以杜絕遠期明顯閃輝導致視覺干擾的風險。

白內障手術應該如何選擇人工晶體?人工晶體有什麼不同?

預裝系統

此外,人工晶體還有一個差別是預裝系統。我們知道,在操作的過程中如果鑷子尖不小心碰到晶體可能會軋一個小印,裝載失誤可能會斷腿等。現在主流的比較好的人工晶體都是預裝的,包裝中自帶裝載器,手術的時候只需要打點黏彈劑直接往眼睛裡面推就可以了,減少了很多人為失誤,也減少了感染風險。

以上就是不同的人工晶體在功能,設計和材質上的一些差別。白內障手術不大,但學問不少,術前多做功課,謹慎選擇,術後才能沒有遺憾。希望廣大的患者朋友瞭解了這些差別後能夠為自己的眼睛選擇一枚最合適的人工晶體。祝各位患者朋友,晶體永相伴,終身無眼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