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載絃歌,太古遺韻:聽過《琴師》,怎能不知古琴?

今所謂“古琴”,在古代多以“琴”為其特指,另稱“瑤琴”、“玉琴”、“七絃琴”。歷代文人騷客所好的“琴棋書畫”四藝中,列於首位的“琴”便是現在所說的“古琴”。自古有“士無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書”之說,聖人更可“三月不知肉味”,不可一日無琴聲,足見“琴”在古代地位之崇高。直至上個世紀二十年代,隨著現代鋼琴在近代中國的流行,為了與鋼琴區別,我們的“琴”被改稱為古琴。而慨嘆的是,或許正是因此,今人提及“琴”,多聯想到被譽為“樂器之王”的鋼琴,而非在這片神州大地上流傳了三千餘年的古琴。

然而,古琴在它那悠久的三千年歷史之中,也一直都是古代中國的

“樂器之王”

。宋代《樂書》曾有云:“琴者,樂之統也。”足見古琴在古代的地位。作為中華民族最早的彈絃樂器,也是最古老最純粹的中國傳統樂器,其歷史之久遠,以至於最早的古琴出自何時何地、出自何人之手,都早已不可考。在久遠的上古傳說中,許多氏族領袖都被譽為古琴的創始者。“漢代桓譚的著作中有這樣的話‘神農削桐為琴,以絲為弦’,蔡豈的著作中也說‘伏羲制琴以象天地陰陽之數’。”[1]此外,更有《山海經·海內經》所著:“帝俊生晏龍,晏龍是為琴瑟。”後人多據此,認為晏龍是始作琴瑟者。

千載絃歌,太古遺韻:聽過《琴師》,怎能不知古琴?

但神話傳說終究虛無縹緲,不可以此為證。今人多以留存的重要典籍和如今的考古挖掘,考察古琴的歷史。據瞭解,

關於古琴,最早的記載見於《詩經》、《尚書》等文獻。

著名的《詩經·關雎》一篇中就有諸人耳熟能詳的“窈窕淑女,琴瑟友之”之句,其他則不勝列舉。此外,關於考古研究,湖北隋縣秦楚地曾侯乙墓出土的戰國時期十絃琴以及荊門郭家店戰國中期楚墓的七絃琴均已具備古琴的雛形,被認定為現存最早的古琴。可見古琴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流行於世。而就在這一時期,誕生了許多著名的古代琴師。有作古琴十大名曲之一《陽春白雪》的師曠,有“高山流水遇知音”典故中的“琴仙”伯牙,還有編集《詩經》並能“絃歌之”的孔老夫子。此後傳至秦漢魏晉時期,古琴逐漸發展成熟並走向繁榮。除了諸如“將琴代語兮,聊寫衷腸”的司馬相如、蔡邕、蔡文姬、嵇康等名家,還出現了一批古琴的專著,如劉向的《琴說》、楊雄的《琴英清》、桓譚的《琴道》等等。其中嵇康的《琴賦》還是最早記載琴徽的典籍。“這時期出現的著名琴曲有《廣陵散》、《椅蘭操》、《酒狂》等,其特點是內容更趨豐富。”[2]

此後,

唐朝穩定的社會、強盛的國力以及頻繁的對外交流,推動古琴走向空前的繁榮時期。

“首先是斫琴藝術的發展。在斫琴方面,湧現出眾多斫琴名家。其中尤以雷、張之琴最為著名。”[3]期間誕生了極負盛名的九霄環佩琴、春雷琴、大聖遺音琴和太古遺音琴等等千年古琴。著名琴家更是數之不盡,包括趙耶利、薛易簡、董庭蘭等古琴大家,還有諸如白居易、柳宗元這般愛琴擅琴的文人。此後,古琴歷經了唐代的繁盛之後,在宋元明清時期繼續發展,琴曲內容逐漸世俗化,並發展出不同地方的多種流派。“這一時期的琴曲極為豐富,在繼承古曲的基礎上,又出現瞭如《平沙落雁》、《漁樵問答》、《良宵引》等很多琴曲珍品。”[4]歷史走入近現代,各地琴家自發組織了一批琴會,在恢復古曲的同時創作新曲。此外,還開始在高校教學中教授古琴,使古琴逐漸納入音樂專業教育體系。值得關注的是,2003年11月7日,古琴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第二批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千載絃歌,太古遺韻:聽過《琴師》,怎能不知古琴?

古琴琴面有七絃,由粗而細,自外向內排列,一般為按五聲音階定弦。古琴音域較寬,為四個八度零兩個音。嵇康曾以“嗟姣妙以弘麗,何變態之無窮”之句來讚歎古琴琴音變化之豐富。“通常演奏多使用低音區,演奏時,右手撥絃取音,有散、泛、按三種音色變化”,[5]其中共有有散音七個、泛音九十一個、按音一百四十七個。此外,古琴的琴絃長,振幅大,所發之音傳入鬆軟桐木所制的琴面板,再由共鳴箱產生共鳴散發出來。故餘音悠長,散音渾厚,泛音玲瓏剔透,亦不負“繞樑三日”之美名。

古琴琴音幽靜深遠,沉穩清冽,講究“音至於遠,境入希夷”的意境,最是符合

“大音希聲”

的美感。聞之,仿若超然於物外之間,遺世而獨立,頗具古時隱士之風。音樂性格真摯樸實,淡泊寧靜,溫柔敦厚,中庸平和。正所謂,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怨而不怒。與此相對,能夠彈奏此“聖人之器”者,“必須有文章能吟詠者,要清麗,風韻要肖灑無塵俗氣,心必有仁慈德義,言必要有誠信,無浮華薄飾者”。[6]如此,方不褻瀆了古琴的高雅氣質。

千載絃歌,太古遺韻:聽過《琴師》,怎能不知古琴?

歷經千載,絃歌依舊。彈指一揮間,有多少絕世名曲,或化作絕響,空餘長恨,或遺韻猶存,遺世獨立。但絕大多數,早已遺落在歷史長河中,不復存在。當今最負盛名的十大古琴名曲起源於明代《神奇秘譜》,分別為《廣陵散》、《高山流水》、《瀟湘水雲》、《漁樵問答》、《平沙落雁》、《陽春白雪》、《胡笳十八拍》、《陽關三疊》、《梅花三弄》和《醉漁唱晚》。然而,這些名曲的原始樂譜大都失傳,如今流傳的不少譜本多為後人改編或杜撰,頗為遺憾。此間選取《廣陵散》、《高山流水》和《陽春白雪》作有關介紹。

其一,

《廣陵散》

又名《廣陵止息》,是一首流行於古代廣陵地區的琴曲。此曲是一首曲調較為激昂的古琴曲,被普遍認為與古時的《聶政刺韓王曲》為異名同曲。《廣陵散》曲譜共有四十五段,分開指、小序、大序、正聲、亂聲、後序六個部分。每段皆以“取韓”、“呼幽”“衝冠”、“投劍”、“長虹”等小標題命名,充分體現了此曲強烈的故事性。此曲曲調幽咽低沉,由緩及急,直至餘音嫋嫋,塵埃落定,表現了聶政刺韓王的整個過程以及他命運的悲劇性。北宋《琴書·止息序》對於《廣陵散》,有著這樣一段詳細的描述:“其怨恨悽惻(感),即如幽冥鬼神之聲。邕邕容容,言語清泠。及其怫鬱慷慨,又亦隱隱轟轟,風雨亭亭,紛披燦爛,戈矛縱橫。”將《廣陵散》整體曲調及其烘托的氣氛精妙地表達了出來,方是誤了此曲。此外,關於《廣陵散》的彈奏者,還有魏晉時期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據聞,他“善彈此曲,秘不授人”。後嵇康遭讒被害,臨刑索琴彈之,曰:“《廣陵散》於今絕矣!”但這裡嵇康所說的“於今絕矣”,指的並非《廣陵散》本身,而是嵇康臨刑前憤世嫉俗之嘆,是對命運和現實的不公的最後抗爭。但事實上,嵇康之死,或許也確實意味著《廣陵散》的失傳。如今所存的《廣陵散》並非當年嵇康“善彈”且“秘不授人”之曲,而是出自《神奇秘譜》。這本琴譜所記載的也是現今所謂《廣陵散》譜中最為完整和流傳最廣的曲譜。

千載絃歌,太古遺韻:聽過《琴師》,怎能不知古琴?

黛玉撫琴

其二,

《高山流水》

可謂是今人最為耳熟能詳的一支曲子。絕大多數是因為其背後的典故“高山流水遇知音”。《列子·湯問》記載,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嘆道:“善哉,閣下能聽出曲中志趣,君所思即是我所思啊!”伯牙為先秦著名琴師,彈奏所用即為今之古琴。無論是古時伯牙的“知音難覓”還是今人多隻欣賞古箏曲《高山流水》,鮮少聞得古琴曲《高山流水》,與古琴素來曲高和寡的特性也不無關係。如此,於我看來,“高山流水”的典故用於古琴,恰恰是再巧妙不過。而如今,作為古琴曲的《高山流水》,於唐代分為《高山》、《流水》二曲。以下是據《神奇秘譜》所載的《高山流水》:“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樂山之意,後者在乎流水,言智者樂水之意。至唐,分為兩曲,不分段落,至宋,分高山為四段,流水為八段”。如今廣為流傳和發展的僅為兩曲中的《流水》,它運用了“泛音、滾、拂、綽、注、上、下”等指法,描繪了流水的各種動態。雖然今人再難聞得當年伯牙所奏《高山流水》,但其《流水》一曲依然在後人直至今人的詮釋下,將那份“智者樂水”的情懷從琴絃流淌入每一位“知音”心中。

其三,

《陽春白雪》

一名似乎最能體現古琴絕然出塵之意。“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的典故來自《楚辭》中的《宋玉答楚王問》一文。此文中的“陽春白雪”為時人吟唱的歌曲,並非古琴曲。因此,將這一典故中“和寡”的楚歌傳為古琴曲,實乃訛傳。事實上,據傳,古琴曲《陽春白雪》出自前文所提的著名琴師師曠之手。關於其現存的琴譜,《神奇秘譜》有記載:“《陽春》取萬物知春,和風淡蕩之意;《白雪》取凜然清潔,雪竹琳琅之音。”此曲表現了初春時節冰雪消融,萬物復甦的美好景象。作為變奏曲,其旋律清新流暢,節奏輕鬆明快,與《廣陵散》的晦暗沉重恰恰不同,兩者相比較也正是體現出了古琴音色的豐富多變。

千載絃歌,太古遺韻:聽過《琴師》,怎能不知古琴?

千載絃歌,芳華如夢。遙想太古之初,古琴初創之際。不知我們的先人如何撥動這天地間第一根琴絃,又是否因這第一聲琴音而驚顫和覺醒。因為撥動琴絃的那一瞬便是人第一次與上天交談,與天地萬物交談,也有可能是第一次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此後,無論是先秦諸子,魏晉七賢,還是盛唐詩人,都撥動著那亙古不變的琴絃,在琴音中靜靜地流淌著命運,流淌著氣節。而現在,現代人撥動的早已不是絲絲心動的琴絃,而是各式各樣的電子產品,琳琅滿目的服飾鑽石——流淌的是金錢,是慾望,是虛度的生命和遺失的信仰。當我們流於無休無止的忙碌中,內心漸漸浮躁不安時,可否再取出那把桐木琴,重新回到那個如夢似幻的純粹國度。

參考文獻

[1][6]黃其度。漫話古琴[Z]

[2[[3][4][5]張蘭芳。幽幽古琴韻錚錚弦上音——古琴藝術之歷史發展探微[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