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七擒孟獲”一事是真實的歷史嗎?看看這幾個疑點

諸葛亮“七擒孟獲”一事是真實的歷史嗎?看看這幾個疑點

諸葛亮是三國曆史上一個很耀眼的人物,關於他的一些故事也一直被人津津樂道。其中就有“七擒孟獲”這件事。在《三國演義》中對“七擒孟獲”一事進行了大量的描寫,在歷史上也有一些史料支援這種說法。不過“七擒孟獲”一事實在太過離奇,也有很多人對此提出了質疑。那麼“七擒孟獲”這件事到底存在嗎?它又有怎樣的疑點呢?

諸葛亮“七擒孟獲”一事是真實的歷史嗎?看看這幾個疑點

“七擒孟獲”的歷史背景

“七擒孟獲”發生於諸葛亮南征期間。劉備在夷陵慘敗,不久在永安白帝城去世。這個事情對蜀漢的打擊非常大,讓本來就控制不足的南中地區變得更加不穩定。

南中五郡中,益州郡、牂柯郡、越嶲郡都發生了叛亂,永昌郡由於在最南方,雖然沒有叛亂,但是也失去了控制。

這個時候的蜀漢元氣大傷,沒有功夫管理南中的事情。等到建興三年(即225年),蜀漢即將對曹魏北伐,為了穩定後方的安全,也為了從南中獲取資源和兵源,於是諸葛亮決定平復南中四郡的叛亂。

諸葛亮“七擒孟獲”一事是真實的歷史嗎?看看這幾個疑點

南中地區主要是三個郡發生叛亂,蜀漢也分為三路,一路由諸葛亮統領;一路由李恢統領;一路由馬忠統領。三路進行得都比較順利(中路的李恢稍微遇到點困難,但也化險為夷了),諸葛亮攻取越嶲郡,馬忠攻取牂柯郡,然後蜀漢大軍匯合在益州郡。這個時候由於內訌,益州郡叛軍的首領雍闓被殺,由“夷、漢所服”的孟獲,也是雍闓的部下接管了益州郡叛軍,與諸葛亮對抗。

在出徵之前,諸葛亮詢問謀士馬謖該怎麼解決南中的問題,馬謖提出攻心為上,得到了諸葛亮的認同。

這個時候諸葛亮就對孟獲捉了又放,放了又捉,來回七次,最終把孟獲給打服了。孟獲承諾“南人不復反”。諸葛亮暫時穩定住南中的形勢(沒有真正控制南中,後面仍然出現多次叛亂),就班師回朝準備北伐的事業了。這就是根據歷史記載的“七擒孟獲”的故事。

諸葛亮“七擒孟獲”一事是真實的歷史嗎?看看這幾個疑點

“七擒孟獲”的質疑

孟獲這個人物應該是有的,被諸葛亮擊敗後歸降蜀漢,入朝為官,成為御史中丞。不過諸葛亮有沒有對他七擒七縱,這件事情卻不好說,是有很大的爭議的。至少有很多可以質疑的地方。小編分列在下面。

一、《三國志》沒有記載

諸葛亮“七擒孟獲”一事是真實的歷史嗎?看看這幾個疑點

雖然“七擒孟獲”是有史料支援的,但是《三國志》當中沒有任何記載,包括孟獲這個人物。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對諸葛亮南征的記載只有一句話,跟本紀似的;與之相關的《後主傳》、《李恢傳》、《馬忠傳》、《呂凱傳》中都沒有關於“七擒孟獲”的隻言片語。那麼支援“七擒孟獲”的史料在哪裡呢?小編能夠找到的比較原始的資料有《漢晉春秋》、《襄陽記》以及《華陽國志》。

《襄陽記》:“亮納其策,赦孟獲以服南方。故終亮之世,南方不敢復反。”

《漢晉春秋》:“亮笑,縱使更戰,七縱七禽,而亮猶遣獲。”

《華陽國志》:“凡七虜七赦。獲等心服,夷漢亦思反善。”

按理說這些史料已經很詳實了,但是這三處史料的可信度卻不如《三國志》。《襄陽記》、《漢晉春秋》的作者是習鑿齒;《華陽國志》的作者是常璩,二人都是東晉時期的史學家,且不說二人治史態度如何(《襄陽記》中說諸葛亮在世的時候南中不復反,其實諸葛亮南征後不久南中就再度發生叛亂,被李恢平復,證明《襄陽記》的記載不符合事實,裴松之為《三國志》作注的時候,也對習鑿齒頗有微詞),

從時間上來看,他們接觸的史料的真實性就要低於蜀漢後期、西晉初期的陳壽。蜀漢雖然不置記注官,但既然習鑿齒和常璩都能接觸這麼多資料,陳壽這個曾經的蜀漢東觀郎、秘書郎怎麼可能接觸不到呢(除非這些資料是陳壽之後出現的,那可信度就極其低了,沒有分析的必要了)?

只能說明陳壽放棄了這些資料。

二、“七擒七縱”不符合諸葛亮用兵習慣

諸葛亮“七擒孟獲”一事是真實的歷史嗎?看看這幾個疑點

當然不能因為《三國志》不記錄此事就武斷地認為沒有,畢竟《三國志》對諸葛亮的軍事經歷的記載實在少得可憐。但是“七擒七縱”這件事本身就不符合常理,不符合諸葛亮的用兵習慣。諸葛亮用兵謹小慎微,不做冒險的舉動,所以能夠進退自如,即使不能取勝,也不至於大敗。

而面對孟獲時,諸葛亮先是讓孟獲到自己的軍營中觀察,然後像戲耍孩子一樣對孟獲七擒七縱,不僅浪費了時間,對蜀漢計程車兵、軍需也造成了多餘的消耗,還要面臨失敗的風險。

這不符合諸葛亮的用兵之道。

當然這些說法也沒有太大的說服力,比如南中地區的叛軍面對蜀漢的正規軍來說,戰鬥力肯定是不夠看的。諸葛亮面對這樣的對手,用非常手段,達到攻心的目的也是說得通的。但是我們看越嶲郡叛軍首領高定的下場。諸葛亮一度擊潰高定,俘獲他的妻子,逼迫高定歸降。高定再度動員兩千人與諸葛亮交戰。結果就是兵敗身死。從這裡可以看出,

諸葛亮的攻心戰略也是有限度的,不會對叛軍首領過於放縱,否則還有什麼軍威可言呢?諸葛亮對高定只給了一次機會,何故給孟獲高達七次的機會呢?這是不符合常理的事情。

諸葛亮“七擒孟獲”一事是真實的歷史嗎?看看這幾個疑點

《諸葛亮集·南征表》:“初謂高定失其窟穴,獲其妻子,道窮計盡,當歸首以取生也。而邈蠻心異,乃更殺人為盟,糾合其類二千餘人,求欲死戰。”

三、時間上的緊張

上面兩個質疑的地方都帶有一些主觀的色彩,而有一個質疑卻是從客觀的時間上考慮的,那就是時間的緊張。諸葛亮南征的時間是建興三年春天出發,秋天結束,那麼最晚應該同年九月。而諸葛亮擊敗高定,渡過瀘水的時候,已經是同年五月份。“七擒孟獲”是在渡過瀘水之後的事情。

也就是說擊敗孟獲的時間最多也只有四個月,一百二十天左右。如果“七擒孟獲”的記載屬實的話,在這四個月中諸葛亮要七次擊敗孟獲,平均17天就要擒獲孟獲一次。

而且這還是在地形不熟悉、山川林澤羅布的南中地區,這個條件實在是太過苛刻了。

《出師表》:“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

諸葛亮“七擒孟獲”一事是真實的歷史嗎?看看這幾個疑點

小結

“七擒七縱”這個故事非常具有傳奇色彩,諸葛亮在平定南中叛亂之後,也採取很多的措施安撫南中地區,似乎印證了馬謖提出的攻心為上的戰略。不過“七擒孟獲”一事在正史上毫無記載,其內容也不符合常理。只能說有存在的可能性,但是並不高,受到後世很多史學家的質疑。小編也認為,“七擒孟獲”一事大機率是虛構的,或是經過了誇張化,而非真實的歷史。

參考文獻:《三國志》、《襄陽記》、《華陽國志》、《諸葛亮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