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未了|家鄉的古槐樹

家鄉的古槐樹

距離我家不遠處有一顆古槐樹,距今三百多年的歷史。 每天晨練,我都會與這顆古槐樹“相遇”,那種神秘感讓我忍不住駐足仰望,它面容慈祥和藹可親,好似耐心溫柔地與你講述那不為人知的前塵往事,久而久之便與它有了一種相識相知的感覺。撫摸歲月刀痕斧跡造就斑駁皺裂的樹身,那種古老偉岸的滄桑感,那百年不衰的勃勃生機讓我既崇拜又敬仰。

站在古槐樹旁,歷史的厚重感油然而生,滄海不語人間事,塵風吹拂已百年,歷經幾百年風雨洗禮,依然在歲月中凝成挺拔的身影,以一種古樸之美站在我們面前,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感嘆歲月匆匆,時間強大,留下彌足珍貴富有生命的老槐樹。

是誰栽下這顆樹?又是誰讓這顆樹綿延不絕的生長,生生不息至今?我猜想栽下這顆樹的必是勤勞樸實之人,也是勤勞樸實的一代代人讓這顆樹在春夏秋冬四季輪迴中生生不息。

三百多年的歷史,時間漫長,對古槐流傳的故事也頗有意義。相傳在明朝時期,這一帶荒蕪人煙,因西面有沂河之水相鄰,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當時統治者決定從人口眾多的山西移民至此。而山西洪洞的大槐樹就是集中移民的中轉地,也是移民史實的見證者,移民心中的老家。其中一大戶蘇姓人家也受命於此安居樂業,栽種下了這棵古槐樹,承載著他們背井離鄉對家鄉的懷念之情。慢慢的人口越來越多,而那戶蘇姓之家因犯什麼罪名而滿門抄斬,留下的也隱姓埋名,從此再無姓蘇的,這個地方因此得名蘇村,以東西南北化分為蘇村四個村,而栽植的古槐樹得以長存,講述著永久的美麗與繁華。曾經兩邊客棧旅館林立,車水馬龍,來往商人絡繹不絕,那叫賣喧囂聲彷彿還在耳畔作響,回眸剎那已是時隔多年,過往的繁華終將煙消雲散而今這棵古槐樹更加挺拔繁茂。

家鄉的古槐見證數百年曆史的事事變遷,如今他用遒勁的枝丫承載起人們對美好的期盼。經歷上百年繁茂蒼翠,畢竟有它的魅力和神奇之處,多少人在此掛上紅繩繩許下自己最美好心願;多少人經過此地都會駐足仰望,以一種敬仰的目光注視著它的高大偉岸;多少離鄉背井的遊子因為它而增添了更加濃厚的鄉愁情懷。

“樹高千尺不忘根”,根系溫情發達,盤根錯節紮根於這片土地上,這些根系也沒辜負大地的呵護,其以最隱蔽無私地方式餵養著那些茁壯的枝葉,使之久遠長存。

春天積蓄已久的根系把養分供給讓枝芽萌發,伴著和煦的春風使樹慢慢變綠,枝幹優雅鋪展開來。夏日枝葉繁茂綠樹成蔭,槐花也在一個夏季努力肆意的綻放,美的如雪讓人舒心,香氣讓人陶醉。夜晚,每到月光悄悄地灑下來,透過濃密的槐樹的枝葉,可以看見槐蠶的銀絲帶閃著軟白的光亮。一兩隻螢火蟲飛過來,照耀著古槐的悄影,更增添了幾份愜意。白天小鳥在枝頭叫唱,樹蔭下成為村民休憩娛樂的場所,三五知己閒談品茗談笑風生,孩子們在樹下打鬧嬉笑,描繪出一副鄉村歡快幸福圖,清風徐來樹葉婆娑,像是在彈奏一曲曼妙的時代最強音。秋天那舞動的落葉安然落地,演繹著落葉歸根的故土情懷,感知著最本質的生命體驗 。冬日乾枯遒勁的枝條努力伸向蒼穹之下,盡情的展示風雨滄桑時境變遷的堅韌與挺拔,不肯屈服於淒冷寒涼的冬日,用最孤傲和倔強的身姿,不低頭不畏懼。掛在枝頭零散的枝葉還在努力的和寒冷呼嘯的北風作最後的抗橫。歸根的落葉以一種厚積薄發的姿態等待著春的迴歸,相約枝頭的夢想從未改變。

“看,古槐樹又發出了嫩綠的新芽”,是呀,春天來了,屬於我們的春天也來了……

家鄉的古槐,它賦予了人民勤勞,樸實,勇敢,堅韌不屈,敢於與命運抗爭的品格;賦予了家鄉人民吉祥快樂,和諧幸福;家鄉的古槐,在四季流轉中見證著鄉村快速穩定的發展。生活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 家鄉的人民對古槐樹的親切感從未像現在這樣強大,好似和古槐樹並肩作戰共創美好未來,迎來屬於我們最美的春天……

一代代人的堅守與嚮往,一代代的人在這裡繁衍生息,一輩輩人的憧憬與希望,一輩輩的人在這裡勤勞耕作,家鄉的古槐,在你這顆神樹蔭庇下,相信日子就如同這棵古槐樹一樣蒼翠挺拔生機盎然……

青未了|家鄉的古槐樹

向榮,山東臨沂蘇村鎮,文學愛好者。

壹點號 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