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鬼子六”恭親王亦?當了皇帝,清朝是否會有復興的機會呢?

會。奕沒有當上皇帝,是清朝的損失,更是中華民族的損失。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奕號稱一代賢王,政治能力極強,而且思想開明,擯棄舊俗,努力學習西方,跟上世界潮流。道光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833年1月11日),奕出生,與咸豐帝(奕詝)屬異母兄弟。道光十七年(1837年),入上書房讀書,接受皇子教育。他天資聰穎,熟悉滿蒙漢三種語言文字,百家經典,詩文,武功騎射,無一不精通。當年道光帝立儲時,曾在四子奕詝和六子奕之間猶豫不決。論才幹,論膽略,甚至論身體素質,奕詝(腳跛)都無法和奕相比。據野史說,咸豐帝的老師杜受田深知奕詝的智識才具都“萬不敵”奕,不能以條陳時政和騎馬習武取勝,乃對奕詝面授機宜,以仁孝之心取悅於道光帝。

如果“鬼子六”恭親王亦?當了皇帝,清朝是否會有復興的機會呢?

一日,道光帝領諸皇子狩獵,奕詝故意一箭不發,“上問之,對曰:‘時方春,鳥獸孳育,不忍傷生以幹天和。’宣宗(道光帝廟號)大悅曰:‘此真帝者之言。’立儲遂密定。”道光末年,道光帝違和,纏綿病榻,自思多年痼疾,將不久於此位。其時,奕詝伏地流涕,痛切異常,“帝大悅,謂皇四子仁孝,儲位遂定。”但於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下定決心由皇四子繼位,寫下遺詔。咸豐帝得位有取巧之嫌,聰明的奕當然不服氣。當上皇帝是咸豐的幸運,卻是中國的不幸。論文治武功,咸豐不如奕,論身體健康,更加不如,結果咸豐早死,導致大權落入慈禧手中。

如果“鬼子六”恭親王亦?當了皇帝,清朝是否會有復興的機會呢?

慈溪是什麼樣的人,相信大家都知道答案。咸豐面對英法聯軍,所託非人,和不能談,戰不能贏,結果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進攻北京,咸豐帝逃往承德,最後客死他鄉。而奕臨危受命,擔任議和大臣,負責處理爛攤子。奕分別與英使、法使簽訂《中英北京條約》與《中法北京條約》,挽救了清王朝的命運。他主持議和贏得了西方對他的好感,也籠絡了一批大臣,形成了一個新的政治集團。這是他透過議和撈到的政治資本。1861年夏,咸豐帝過世,奕與東太后慈安和西太后慈禧合謀發動辛酉政變,處死或貶逐了顧命八大臣,授予議政王大臣之銜。從那時起,奕開始在政治上大展拳腳。

如果“鬼子六”恭親王亦?當了皇帝,清朝是否會有復興的機會呢?

從咸豐十一年(1861年)到光緒十年(1884年),奕擔任領班軍機大臣領班與總理衙門大臣,掌握軍政大權。在他主導下,清朝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在中央,他是洋務運動的代表,而他也大力提拔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等洋務大臣,鎮壓了太平天國、捻亂以及陝甘回亂。讓清朝出現了所謂的“同光中興”。他思想開通,在於西方交往的過程中,認識到了西方的強大,因此主張學習外國軍事科技以加強中國武力,於外交上主張保持與歐美列強的和平,為“洋務運動”塑造良好的國內外局勢。最重要的是,他支援並開辦了中國早期的近代新式工商業以及政府機關,是清朝洋務運動的中樞首腦。

同治四年(1865年)遭到編修蔡壽祺彈劾“攬權納賄,徇私驕盈,目無君上”,慈禧太后革除他的“議政王”頭銜,但依舊身處權力中心。奕長期厭惡慈禧親信太監安德海,命山東巡撫丁寶禎捕拿正法,為慈禧太后所恨。同治十二年(1873年),奕不同意耗費巨資修治圓明園,為同治帝所怨。光緒十年(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奕所指揮的軍機處進退失據,和戰不定,最後軍隊敗退。被慈禧太后藉口“委靡因循”,罷去一切職務,令居家養疾。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敗戰以後,奕再度被起用,任領班軍機大臣與領班總理衙門大臣,但當時奕老邁,更無鬥志,毫無作為。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二月,一病不起。奕在病逝前,光緒帝、慈禧太后前去探望,光緒帝問奕翁同龢是否可大用?奕堅決反對,因翁同龢是個頑固派,反對洋務運動,如果讓他得到重用,洋務運動的功績會毀於一旦,國勢更加不可收拾。光緒忍痛罷黜翁同龢。四月初十日,奕病逝。一生事業總成空,半生功名在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