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軻刺秦王失敗的原因:想生擒秦王效仿曹沫,可惜功敗垂成

荊軻刺秦王

秦王政二十年(公元前227年),秦國在咸陽宮以最隆重的九賓之禮迎接燕國使者荊軻與秦舞陽來朝。荊軻能獲得秦國如此高規格的禮遇,除了有秦王寵臣蒙嘉的力薦之外,還帶來了秦王最想要的兩件禮物:秦國降將樊於期頭顱和督亢地圖。

荊軻手捧盛有樊於期頭顱木匣,副使秦舞陽手持地圖來到咸陽宮。

面對強秦君臣,秦舞陽表現異常緊張臉無血色,一種說法是秦舞陽因為憤怒而色變,另一種是因為恐懼,無論是哪個原因,作為荊軻的副手,秦舞陽的表象是相當不稱職的。這些異常表現引起了秦國朝臣們的非議,荊軻連忙替他開脫道:“他生長於北蕃,沒見過大世面,請秦王諒解!”

荊軻刺秦王失敗的原因:想生擒秦王效仿曹沫,可惜功敗垂成

秦王讓荊軻獻上地圖,隨著地圖徐徐展開,一把閃爍著幽藍光芒的匕首出現。千鈞一髮之際,荊軻左手抓住秦王衣袖,右手抓起匕首就刺,裂帛之聲響起,荊軻左手只剩下了秦王的半幅衣袖。秦王受驚,趁機騰身而起,繞柱而逃,邊躲避荊軻的追趕一邊去拔佩劍,慌亂中怎麼也拔不出來。

突然出現的變故,讓秦國君臣亂作一團,按照秦律,群臣是不能帶武器上朝的,只得徒手參與攔截荊軻。秦王在臣子的提醒下,負劍、拔劍砍向荊軻,荊軻左腿被砍斷,匕首隨手擲出,擊中銅柱。

荊軻的刺秦已經沒有了成功的可能性,絕望之餘道出了此次行動失敗的原因:

荊軻刺秦王失敗的原因:想生擒秦王效仿曹沫,可惜功敗垂成

最初燕丹與荊軻制訂的策略並未刺秦王而是劫秦王。至於副手秦舞陽並非荊軻中意的助手,而是太子丹強烈推薦下荊軻無奈的選擇。可以說,荊軻刺秦王之敗,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太子丹。

荊軻刺秦王的背景‍

燕太子丹與秦王嬴政的第一次交集是在趙國。太子丹是質子的身份,嬴政是質子嬴異人之子,幾乎相同的社會地位讓兩人成為了好朋友。

嬴政回秦之後,搖身一變成為了秦王。秦王政十五年(公元前232年),兩人再次相遇,一個是強秦之王,另一個是弱燕的質子,身份之間的巨大落差已經決定了兩人已經回不去曾經的好朋友時代。秦國不可能因為一個燕太子而改變踏平六國的腳步。

荊軻刺秦王失敗的原因:想生擒秦王效仿曹沫,可惜功敗垂成

丹逃回燕國後,一直尋求報復秦國的辦法,可惜因國力遠遠不及秦國而毫無反擊。

秦王政十九年(公元前228),秦滅趙,燕國被滅的機率大增,恰逢樊於期叛秦投燕。為了化解危機,太子丹請教師傅鞠武。鞠武提出將樊於期送往匈奴然後西聯三晉,南聯齊、楚,北和匈奴的策略。

由於鞠武提出的策略並不能短時間生效,所以並沒有被燕丹採納。鞠武為燕丹推薦俠士田光,田光年邁已不堪刺秦重任,他推薦了相交甚密的衛人荊軻,同時田光還點評了燕丹的三位門客,他們都是怒形於色的人,不能重用。

荊軻刺秦王失敗的原因‍

荊軻前往秦國的首要目的是效仿當年曹沫柯地會盟時的舉動,逼迫秦國將六國土地歸還,如果完不成這個任務,退而求其次刺殺秦王。

這一點從今天看來是燕丹想得太膚淺了,齊桓公當初謀求的是霸業,提倡的是“尊王攘夷”,齊國並無吞併宇內之心。反觀荊軻出使之時,秦國已經是以統一天下為任了,秦王一人的生殺根本改變不了天下大勢,就算荊軻能成功,秦國基本上沒有簽署歸還六國土地盟約的可能。

太子丹急於求成,荊軻原本要等一位朋友作為助手一起前往秦國,可是太子丹的種種表現讓他不得不提前出發。田光先生已經點評過秦舞陽,怒形於色。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秦之一統為大勢所趨,並不可能因一人而廢。燕太子丹一意孤行,加速了燕國的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