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和雍正都批閱過哪些蜜汁奏摺呢

看過宮廷劇的都知道。

皇帝是要批閱奏章的,

如果是一個勤政的皇帝,

那每天要處理的公文相當地多,

可能要從凌晨一直忙到晚上.....

康熙和雍正都批閱過哪些蜜汁奏摺呢

這幾天,“網紅皇帝”康熙和雍正又火起來了。

臺北故宮博物院官網公佈了一批他們批閱的奏摺,其中彙報內容之奇葩無趣,以及皇帝一本正經的批閱不免讓人哈哈大笑。

康熙和雍正都批閱過哪些蜜汁奏摺呢?

皇上,您吃芒果嗎?

閩浙總督:

這是臺灣的土產叫芒果,獻給皇上您

康熙:

知道了,以前沒看過芒果,本來想看看,看了之後似乎沒什麼用,以後不要送了(讓你別送了你還送什麼送)

↓↓↓

皇上,上上上個月有人造反了!

杭州織造:

稟告皇上,朱一貴聚眾起兵了!

康熙:

你說話沒頭沒尾的,什麼鬼

按照歷史記載,朱一貴當年4月底起事,閩浙總督5月初上報,6月中旬清軍登陸,6月底局面平息。然而這個杭州織造孫文成卻在7月跟皇帝說“有人聚眾起兵啦”。。

可以想象皇帝的心情。。。

康熙和雍正都批閱過哪些蜜汁奏摺呢

↓↓↓

還要關心全國各地的天氣預報

皇上,又下雨了!

康熙和雍正都批閱過哪些蜜汁奏摺呢

直隸總督:

這是順天府保定府等地6月初下雨的情況

康熙:

到處都下雨,報告雨晴的奏摺太多了,而且京城和京北的情況我早就知道了

直隸總督:

這是順天府保定府等地6月初下雨的情況

康熙:

已經回覆過了啊

直隸總督:

這是順天府保定府等地6月初下雨的情況

康熙:

已經回覆過了啊

直隸總督:這是順天府保定府等地6月初下雨的情況

康熙:京城和京北12日又下了大雨我已經聽說了,不必再報告了

直隸總督:這是順天府保定府等地6月中旬下雨的情況,河道狀況安好沒有蝗災

康熙:(我去。。。。)27日的雨我知道了,不要再繼續報了(啊啊啊)

本來以為終於消停了,第二年又來了

康熙和雍正都批閱過哪些蜜汁奏摺呢

康熙:雨水早就充足了,你的報雨奏摺也太密集了(你是在刷屏嗎?)

康熙和雍正都批閱過哪些蜜汁奏摺呢

↓↓↓

還要攔住要來參加生日派對的大臣

康熙和雍正都批閱過哪些蜜汁奏摺呢

直隸巡撫:

我可以回京城給皇上過生日嗎?

康熙:

不必上本

直隸巡撫:

3月13日那天我來給皇上慶生?

康熙:

不準來!

康熙和雍正都批閱過哪些蜜汁奏摺呢

↓↓↓

康熙和雍正都批閱過哪些蜜汁奏摺呢

杭州織造:皇上您好嗎?

雍正:朕很好

杭州織造:皇上您好嗎?

雍正:朕很好

杭州織造:皇上您好嗎?

雍正:朕很好

杭州織造:皇上您好嗎?

雍正:朕很好

杭州織造:皇上您好嗎?

雍正:朕很好

杭州織造:皇上您好嗎?

雍正:朕很好

杭州織造:皇上您好嗎?

雍正:朕很好,又胖了一點

可能是因為孫文成的請安奏摺太多,皇帝都被搞糊塗了,比如下面這樣

杭州織造:這是天氣和糧食價格報告,請皇上過目

雍正:朕很好

康熙和雍正都批閱過哪些蜜汁奏摺呢

據瞭解,臺北故宮博物院官網上可以查詢《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zhé)件》,這些奏摺即來自官網。

康熙和雍正都批閱過哪些蜜汁奏摺呢

康熙和雍正都批閱過哪些蜜汁奏摺呢

康熙和雍正都批閱過哪些蜜汁奏摺呢

康熙和雍正都批閱過哪些蜜汁奏摺呢

康熙和雍正都批閱過哪些蜜汁奏摺呢

網友的評論已笑瘋!!!!!

康熙和雍正都批閱過哪些蜜汁奏摺呢

康熙和雍正都批閱過哪些蜜汁奏摺呢

康熙和雍正都批閱過哪些蜜汁奏摺呢

康熙和雍正都批閱過哪些蜜汁奏摺呢

康熙和雍正都批閱過哪些蜜汁奏摺呢

康熙和雍正都批閱過哪些蜜汁奏摺呢

康熙和雍正都批閱過哪些蜜汁奏摺呢

康熙和雍正都批閱過哪些蜜汁奏摺呢

康熙和雍正都批閱過哪些蜜汁奏摺呢

康熙和雍正都批閱過哪些蜜汁奏摺呢

除了覺得皇上的脾氣真好以外

你有沒有想過

為啥大臣會遞上來這些蠢蠢的摺子?

在一般人的想象裡,作為一國之君的皇帝應該只管大事,不問小事。

主政一方的封疆大吏向皇帝言事,也應該是轄區裡的軍政民生大事。

然而,這批奇葩奏摺顛覆了人們的一廂情願。一些地方大員竟然事無鉅細,全都不厭其煩地向皇帝上奏,甚至對於同一件雞毛蒜皮的小事,都一而再、再而三地嘮叨,沒完沒了。

傻嗎?普通人都看得出來很傻。

這些位高權重的總督們,難道情商智商還比不上普通人?

當然不是。只不過,這些深諳官場生存之道,早就已經混成人精的官員心裡明白,上奏什麼、彙報什麼內容不重要,重要的是要不停地彙報。

哪怕沒事找事,也要隔三差五就上一道本。

只有這樣,才能在皇帝跟前保持曝光度,讓皇帝的眼前心裡時常晃動著自己的名字和影子。

再退一步說,雞毛蒜皮的小事真的不適合上奏嗎?未必。

甚至恰恰相反,軍政民生大事要上奏,雞毛蒜皮的小事更要彙報。

前者保證君臣之間公事公辦的順暢溝通,後者則拉近君臣之間的私人距離,密切雙方的感情關係。

兩者相得益彰,不可偏廢。

俗話說,“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大臣們之所以不厭其煩地遞上這種無聊奏摺,就是因為他們摸透了皇帝的心思——皇帝起碼不討厭這類奏摺,甚至還有可能暗暗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