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西周嗎?為什麼封神演義中說“應知天意屬東周”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封神演義裡,第三章開篇有句定場詩很是奇怪:

崇侯奉敕伐諸侯,智淺謀庸枉怨尤;白晝調兵輸戰策,黃昏劫寨失前籌。從來女色多亡國,自古權奸不到頭;豈是紂王求妲己,應知天意屬東周。

注意這個定場詩裡寫的是東周。按說當時建立的是西周啊,即使當時沒有西周的說法,那也是周啊,再說了,當時周國在西邊,那也是西伯侯啊,為什麼說天意屬東周呢?這個啊,其實涉及到周王都城遷移的一個事情。

根據史料的記載,周人早期居於陝西武功一帶,到公劉時,周部落則已遷居於豳。由耕牧部族漸變為農耕為主的城邑。

自公劉起,又經九世傳位,到古公亶父為部族首領時,周人受薰育戎侵襲逼迫,不得不遷徙。他們越過漆、沮和梁山,遷至渭河流域岐山以南之周原。

公劉具體的年代呢,現在沒有更明確的證據和說法。豳是那呢,大概是現在的甘肅省寧縣、正寧、陝西彬縣、旬邑縣一帶,就是西安北部的山區裡邊。亶父呢,根據考證,他生活的年代應該是和商朝武丁時期,他遷到的周原是那呢?就是現在的寶雞市,位於西安的西部。

不是西周嗎?為什麼封神演義中說“應知天意屬東周”

周部落遷移路線圖

周原物產豐富,土地肥沃,灌溉便利,農耕條件優越,經濟發展快速。古公亶父造田營舍,建邑築城,國力迅速恢復壯大。遷到周原以後,周人成為黃河領域共主的大商王朝的臣民,卑事商王武乙,在商王朝的保護下積聚力量,並且接受了商朝的文化體系,特別是有關於天命的觀念。

亶父傳位給他的兒子季歷,季歷之時,商周關係開始密切,

根據《後漢書·西羌傳》記載:季歷不僅與大商王朝聯姻,娶妻商室,還被商王文丁封為“牧師”,成為商王朝在西方最為重要的一位方伯,所以季歷在甲骨文中有時又稱公季。

此時的周國呢,是商朝時期的一個諸侯國,因為地處商地的西邊,所以周國國王呢,又叫西伯侯。我們在封神演義裡,叫周文王姬昌為西伯侯,就是這麼來的。

周此時已是商朝屬下一強大方國。雖然關係密切,殷商卻總是時刻提防著這股新生力量,周國也逐漸併吞其他小國家,特別是親商的諸侯國。最終,商王文丁為扼制周族勢力發展,以保商朝地位不受威脅,殺了不再那麼聽話的季歷,但仍以周人為西伯,商朝和周人的關係可以參考周朝和楚人的關係。

季歷之後不是姬昌,姬昌是季歷之子,當時的社會,嚴格的來說,商朝是沒有能力對周進行滅國的,只能是打服。季歷雖死,但是商朝為了穩定,還是繼續封了季歷之子姬昌為西伯侯。讓他繼續 管理周地。

西伯姬昌繼位後,國力不足與商對抗,故繼續臣服於商,為商西伯。但殷商對周並不放心。商紂一度囚禁姬昌於羑里,並殺其子作為肉湯、迫文王喝下。周人以寶馬、美女賄賂帝辛,求得釋放文王。這一段的內容,封神演義的描述和正史很象,基本上可以說是一致的。封神演義裡只不過是在細節上,有所加強。

不是西周嗎?為什麼封神演義中說“應知天意屬東周”

周文王姬昌

文王后來歸國,但他謀商之心還在繼續。

他一方面發展農桑,增強周部落的實力,使周封國附近一些部落陸續的歸附過來。

另一方面積極進行武力擴張,根據《尚書》記載,周文王首先討伐西方犬戎、密須等小國,以固後方,接著東伐耆國(在今山西長治西南)、又伐邘(即孟,在今河南沁陽),最後伐崇國,深入到商朝勢力範圍。

此時周國已“三分天下有其二”,文王便遷都於豐都(今陝西省西安市戶縣灃河西岸),準備進取殷商。

為了區別遷都前的的國都,當時文王遷到豐都後的周國都,便有了東周國的稱呼。

國這個字呢,最初就是一個圍牆的意思,就是城的意思。還不是我們現在意義上的國家。所以呢,在當時把豐都稱為東周,只是相當於相識一個都城變化的含義。並且,那個時侯的城和國概念是差不多的。

古人常常以都城的方位來標示國家或朝代,比如合來的西漢,東漢,西晉,東晉,北宋,南宋等。

所以,這個時侯東周,和後來我們熟悉的春秋戰國的東周還不是一回事。封神演義裡說的“應知天意屬東周”裡的東周

呢,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為東周城。東周城也指周國,也指商西伯。意思其實是一樣的。

不是西周嗎?為什麼封神演義中說“應知天意屬東周”

周武王姬發

周文王還沒有來得及伐商就去世了,他的兒子周武王繼承王位。

再接下來的故事,我們大家都很熟悉了,周武王拜姜子牙為帝師,丞相。後來伐商滅紂。建立了周王朝。

不是西周嗎?為什麼封神演義中說“應知天意屬東周”

周國遷都以及伐商路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