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用什麼手段,不費一兵一卒,就分裂了突厥突厥算你厲害

北周和北齊,對待突厥的態度,其實相當曖昧。為了爭取突厥的支援,他們採取了各種拉攏手段,比如和親、納貢等。

簡答來說,就是攀親戚,交保護費。突厥瞬間有種受寵若驚的感覺,畢竟過去草原民族諸如匈奴、柔然,總是被中原王朝欺負,如今他們突厥做大以後,反而可以欺負中原王朝了。

突厥的佗缽可汗甚至哈哈大笑地對自己的手下表示:我有兩個孝順的兒子在南方,又何必擔心物資匱乏的問題呢?

可惜伴隨著北周武帝宇文邕滅了突厥,這種情況就變了。過去倆兒子一起孝順突厥,可以達到平衡,可如今只剩下了一個,突厥的好日子似乎要到頭了。

分化中原王朝的策略,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如今人家完成了統一,突厥就很尷尬了,該如何跟北周相處呢?雙方自然是交惡了。突厥不斷派兵南下,以此彰顯自己的武力。

而北周這邊最初也是採取了積極抵抗的政策,可惜北周武帝宇文邕去世以後,北周宣帝宇文贇壓根就沒他老爹那種魄力和手段,只能改變外交策略。

隋文帝用什麼手段,不費一兵一卒,就分裂了突厥突厥算你厲害

一、北周宣帝、靜帝時期,對突厥都很柔順。

孝順的兒子又回來了!這是突厥人對北周宣帝宇文贇的一種看法,原來北周宣帝為了緩和自己和突厥的關係,主動將北周武帝的阿史那皇后奉為皇太后。

阿史那皇后嫁給北周武帝,純粹是政治聯姻的關係,兩人壓根沒有感情。可當時的佗缽可汗正好是阿史那皇后的叔叔,有這麼一層關係在,北周宣帝自然是不敢怠慢阿史那皇后。

這麼一來雙方的關係再次緩和,這還不夠,北周宣帝同時又將千金公主嫁到了突厥,同時恢復了對突厥的納貢。好傢伙,這一套組合拳打下來,突厥人再次受寵若驚,感覺孝順兒子比過去還要孝順了!

北周靜帝宇文闡就是個傀儡,實權在他外公楊堅手裡。那麼楊堅是怎麼對待突厥的呢?其實他最初的態度,還是比較溫和的。

楊堅堅定不移地執行著北周宣帝時期對待突厥的政策,因為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西邊正在崛起的吐谷渾是個難纏的對手,南邊的南陳也不可小覷。而楊堅本人又有篡位的心思,他哪裡有功夫和突厥正面硬剛呢?

隋文帝用什麼手段,不費一兵一卒,就分裂了突厥突厥算你厲害

二、隋文帝登基後,為何立刻就和突厥斷絕了關係?

北周對突厥的態度顯而易見,由於周遭都是麻煩,所以他們採取了溫和的孝順態度。可隋文帝楊堅篡位奪取北周江山以後,一反常態,不僅斷了和突厥之間的聯姻關係,而且還斷了對突厥的供奉。等於是攤牌了:我不交保護費了,你看著辦吧!

孝順兒子換了個主人以後,立馬就變了臉色。這也讓突厥人大為惱怒。可是我們仔細看看隋文帝當時的處境,他為什麼敢於公然與突厥叫板呢?

第一,隋朝西邊的吐谷渾依舊很強大。

吐谷渾壯大以後,不斷和北周爭奪河西的控制權,雙方打了不少仗,當時突厥也是坐山觀虎鬥的態度,甚至熱情地接待過吐谷渾的使者。

等到隋朝建立以後,吐谷渾的威脅依舊沒有消失,反而比過去更加嚴重了。吐谷渾趁著隋文帝立足未穩,先後攻取弘州、涼州,河西走廊大半地盤都被他們給佔了。

雖說隋文帝派兵擊敗了吐谷渾,可人家的軍隊相當靈活,又先後攻打了洮州、廓州等地,壓根就沒讓隋朝安生過。

隋文帝用什麼手段,不費一兵一卒,就分裂了突厥突厥算你厲害

第二,隋朝內部的動亂也不少。

楊堅的篡位過程,雖然堪稱天衣無縫,可還是存在紕漏。即使控制住了一堆宇文家的王爺,卻依舊無法避免仍舊有一幫人是北周的死忠粉。

尉遲迥、司馬消難和王謙等人,堅決反對楊堅稱帝,同時掀起了一場席捲整個隋朝的敵對浪潮。響應他們的還有豫州、荊州、襄州、巴州等地的蠻族,情況不容樂觀。

第三,南陳虎視眈眈。

南陳雖然在南朝中的實力最弱小,可人家並不是毫無存在感。在北周被隋朝取代的過程中,南陳趁機北伐。

南豫州刺史任忠帶兵攻取歷陽,超武將軍陳慧紀攻取南兗州,智武將軍魯廣達攻克郭默城。均取得了不錯的戰果,使得江淮地區的大片領土重新回到了南朝的懷抱。

第四,災害不斷。

這是無法逆轉的硬傷,關中地區旱災不斷,關東地區水災不斷,糧食產量嚴重下降。這使得剛成立的隋朝,壓根就不該有精力和突厥叫板。

畢竟每年給突厥的那點歲貢,壓根就不足為慮,可突厥一旦趁此機會打過來,那新成立的隋朝,可就要吃不了兜著走了。那麼隋文帝究竟是怎麼想的呢?

隋文帝用什麼手段,不費一兵一卒,就分裂了突厥突厥算你厲害

三、長孫晟的分析,給隋文帝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長孫晟這個人可謂是突厥通,早在北周期間,他就常常出使突厥,到了隋文帝楊堅稱帝以後,長孫晟便成了隋文帝的鐵桿粉絲,同時依舊負責處理與突厥的關係。

這個時候長孫晟給楊堅上了一道長篇大論的奏疏,簡單來說,就是詳細講述了突厥內部矛盾重重的問題,瞬間就吸引了隋文帝的注意力。

長孫晟甚至給隋文帝出好了對付突厥的主意,那就是遠交近攻,離間分化。好傢伙,這一招是真夠歹毒的,完全用突厥人自己對付自己,壓根不需要隋文帝怎麼出手。

策略上是沒問題了,可隋文帝到底還需要上一道保險,畢竟突厥打來以後,可不是那麼好對付的。因此上柱國樑睿也提出了自己的主張。

梁睿認為,應該轉變北周一味討好突厥的策略,完全可以將討好變成積極防禦。由於突厥騎兵機動性比較強,因此梁睿主張應該:以靜制動。

頂級的文武大臣都這麼說了,隋文帝的內心自然就更加篤定了。因此隋朝對突厥的強硬態度,也就可以理解了。

隋文帝用什麼手段,不費一兵一卒,就分裂了突厥突厥算你厲害

四、隋文帝本身就有對抗突厥的想法。

隋文帝的父親楊忠,曾經是北周著名猛將。他發現,自己帶兵和突厥人聯合在一起攻打北齊的時候,每次突厥人稍微遭遇一點兒抵抗,就率先跑路。

好傢伙這種戰法居然成了他們的一種習慣,因此楊忠打心眼裡看不起突厥人的戰鬥力。要不是國策是討好突厥的話,楊忠鐵定要收拾了突厥。

楊忠這麼想,自然會深深影響到他兒子楊堅了。楊堅掌權以後,自然也是打心眼裡瞧不上突厥。最關鍵的一點是,楊堅的志向太大,必須要先清理好自己的後院。

隋文帝楊堅,有一統天下的志向,可是如果楊堅帶兵南下伐陳的時候,突厥趁虛而入,這可咋整呢?

別說什麼盟約關係,到時候人家攻其不備,才讓你大跌眼鏡。最好的辦法就是先清理掉這一障礙,才能為日後奪取天下打下基礎。因此楊堅和北周宣帝的態度,是完全相反的。

北周宣帝宇文贇只想著偏安一隅,討好這個,不得罪那個,可這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反觀楊堅的態度就更特別了,把所有的暴風雨都放在前面,熬過來就是一統天下,熬不過來大不了一無所有。

隋文帝用什麼手段,不費一兵一卒,就分裂了突厥突厥算你厲害

五、離間計果然高明。

長孫晟這個人太雞賊了,他曾經三次出使突厥,將千金公主、安義公主、義城公主先後送到突厥和親。

原本突厥的地盤很大,為了方便管理,所以他們就在西域搞了一個小可汗,負責管理阿爾泰山以西的地盤。這也是突厥走向分裂的開始,這一點被長孫晟看在了眼裡,記在了心裡。

因此長孫晟開始離間都藍可汗和小可汗染干之間的關係。都藍可汗是正統,而隋文帝偏偏支援染干可汗跟他對著幹。

甚至在聯姻問題上,隋文帝都傾向於染干,而否定了都藍可汗。這可把人家給氣炸了,這就好比孫權跟關羽和親,卻不跟劉備和親一樣,你說劉備能高興嗎?

結果都藍可汗和染干可汗打了一仗又一仗,加上隋朝的參與,都藍可汗徹底完犢子了。而染干可汗自此便鐵了心要跟著隋文帝混。

後來達頭可汗繼承了東突厥的產業,還打算跟隋朝叫板,卻已經不具備那個實力了。畢竟首先你就過不了染干可汗這一關。

隋文帝這一招夠厲害,自己沒怎麼出力,就把強大的突厥部落給分化瓦解了。這種水平在封建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隋文帝用什麼手段,不費一兵一卒,就分裂了突厥突厥算你厲害

總結:擺脫屈辱,才能為隋朝正名!

隋文帝楊堅,早年跟著宇文家族混,宇文家族是鮮卑人,甚至給楊堅他們家賜姓普六茹。這在鮮卑人看來是一種榮耀,可伴隨著北周漢化的程度逐漸加深,這種鮮卑賜姓,已經成為了楊堅揹負著的一種恥辱。

為此楊堅掌權以後,立刻將普六茹姓給廢了,恢復了自己的姓氏。由此我們可以看得出,楊堅對漢文化的一種認可。

那麼建立隋朝以後,要用什麼來為隋朝正名呢?自然是打造一個完全恢復漢文化的朝代。隋朝徹徹底底變成一個類似漢朝那樣的中原王朝。

而要想做成這件事,就必須要擺脫過去北周在突厥跟前的屈辱地位。收拾突厥,不僅可以掃除隋朝的後顧之憂,而且還能樹立隋朝的尊嚴。

參考資料:《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