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錯別字,內中有故事

知名錯別字,內中有故事

1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江南美景冠絕群豔在蘇杭,要細說這皇冠上的明珠,西湖當仁不讓——若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就是好看,絕了!

知名錯別字,內中有故事

我特別請遊客到了西湖關注其中的一個景點:花港觀魚。西湖十景之一,地處蘇堤南段西側,與雷峰塔、淨慈寺隔蘇堤相望。園中的紅魚池則位於中部偏南處,是全園遊賞的中心區域。池岸曲折自然,池中堆土成島,池上架設曲橋,倚橋欄俯看,數千尾金鱗紅魚結隊往來,潑刺戲水。請留意此處有一通康熙御筆的題詞“花港觀魚”(見圖片),請上眼仔細觀瞧,魚字下面是三點,而非四點,正常的繁體字為魚,四點。我以為這是康熙有意為之,也是急中生智下的不得已為之。為何?你從上面三個字的中間點連成線就能清晰地發現魚字嚴重偏左了,康熙皇帝當時寫完魚的上半部分肯定也發現了這個失誤。怎麼補救?繼續點四點,將會更加偏左。於是,均勻地點三個點吧!我想這個題字,來自無心之失,價值是皇帝御筆,無人有膽異議,改動,於是就流傳至今。

知名錯別字,內中有故事

2

“天不生中尼,萬古如長夜”。孔子,居功至偉,以一己之力讓文化滋養華夏大地,啟迪民智,化性起偽,至聖先師之謂不虛妄也!曲阜孔廟也是國內遊客特別應該去遊覽一番的著名景點,去感受中華文化來自歷史與空間給予你洪荒之力,精神沐浴,心靈滌盪。今天要說說兩處嚴格意義上不算錯別字,算是藝術化再創作的字,遊覽到此處一定要駐足仔細玩賞一番。

知名錯別字,內中有故事

“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金聲也者,始條理也;玉振之也者,終條理也。始條理者,智之事也;終條理者,聖之事也。”說孔子聖人之言如金聲如玉振,固然十分當得起。書寫者為時任大明山東巡撫胡纘宗手書。發現了麼?玉字,怪怪的。依照邏輯,我想當然會認為作為讀書人的胡纘宗對於至聖先師必然誠惶誠恐、畢恭畢敬,不會象有些人不負責任所說的那樣——所謂孔廟門前恣意妄為、為搏眼球故意跳脫為之的。胡纘宗從文人角度、從封建王朝尊崇先聖的政治正確兩個角度出發,都只會是將寫“金聲玉振”作為天大的事情對待,可以想象事先已經練過多少“稿”了!我個人猜測,其“玉”點飄到腰邊,實為有意為之。胡纘宗可能是想表達,一則孔子是儒家至聖先師,已經達到儒家修行到了最高境界,“內聖外王”,做到了立言立德立功而不朽;二則突出強調了孔子在歷史長河中很重要的一個封號,“文宣王”,突出這個王字。

知名錯別字,內中有故事

孔廟孔府孔林其實匾額、碑刻汗牛充棟,多出自皇帝王侯、名臣文豪之手。大清朝的大才子紀曉嵐在此也留有墨寶,是一副對聯。其中有兩個字你要留意看,從某種角度說也是錯別字。這幅楹聯的內容是:與國鹹休安富尊榮公府第,同天並老文章道德聖人家。

知名錯別字,內中有故事

上聯中的這個“富”沒有寶蓋上面一點。據說這是紀昀要傳遞這樣一個意思,有意為之,即聖人之家富貴不到“頭”,永世都推崇備至的意思。

知名錯別字,內中有故事

下聯中也有一個字是故意為之,文章的“章”,最後這一豎向上貫穿了日字。你知道紀曉嵐所為何來?這就是一個後世儒生對於至聖先師無以復加地頂禮崇拜的意思表示了——先聖至理名言滋養華夏九州,啟發民智,文章“貫通天地”。

知名錯別字,內中有故事

3

如果你去山海關旅遊就會看到上圖這個匾額。此匾乃明代憲宗朝致士大臣蕭顯所書,他就是山海關當地人士。站在地面並沒有感覺字有多大,實際上匾長約5米多、高1。5米,每個字都是1米高。“第”字,尤其要關注。它和我們現在的寫法大不相同,簡體字已經沒有草字頭的“苐”只有竹字頭的“第”。所以從今人角度說是錯別字,還站得住腳,比如糾正小學生規範書寫漢字。但其實,苐與第在古代是通用的。蕭顯書寫的年代這麼寫,正確。我想,蕭顯這麼寫,一定是大量練習、反覆推敲後決定的。將竹字頭“第”字改寫成草字頭的“苐”,筆劃得以減少,又可以實現筆畫粗壯有力的藝術效果——你看這個“一”字,有多粗,力量感十足。整體這樣設計出來的藝術思路,最終呈現出來的張力十足的效果與城樓規格渾然一體,給人以大觀雄壯平穩感。你凝視它,就能感覺輻射出來的力量擊打在身上。你看一下嘉峪關“天下第一雄關”的匾額,就更加能夠理解我所說的“力量感”。

知名錯別字,內中有故事

4

再說一個著名景點,但不是說書寫的錯別字,而是極其生澀難懂的一幅匾額。話說南京秦淮河畔夫子廟,一定是天下聞名、婦孺皆知的了。歷來是金陵繁華熱鬧所在,商賈雲集、俊男美女出入其間。那首膾炙人口的“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所說的烏衣巷也在近左。所以夫子廟,去南京旅遊的人士豈能錯過?所謂夫子廟,這是老百姓口頭語,說明了此地本是祭祀孔聖人的“孔廟”(國子監)所在。在江南貢院外有個大牌樓(如圖),艱澀難懂,難倒一眾人。這三個字是“古素涯”?“古毒淦”?

您認識的話,歡迎在評論區發表!獨樂了不如眾樂樂。

知名錯別字,內中有故事

歡迎關注、評論和點贊

圖片來自網路搜尋,刪除請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