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英國戰備的情報幾乎為零,他只有林則徐可依靠,這仗該怎麼打!

p道光帝派遣楊芳到廣東前線打仗,但是這個楊芳根本也不知道該怎麼打,他對於敵手是誰、有什麼樣的武器、有多少兵力都一無所知,他唯一能夠依靠的人就是林則徐,而林則徐實際上又是一個沒有經歷過這種戰爭的文人官員,後面的結果是什麼,沒有人能知道。但是我們知道的是,英軍對中國方面的軍事部署瞭如指掌,而我們對他們是兩眼一抹黑,仗就要打起來了,這可怎麼辦呢?

對於英國戰備的情報幾乎為零,他只有林則徐可依靠,這仗該怎麼打!

首先戰火在廣州虎門燃起,這場戰爭是一場完全不對稱的戰爭,中英之間處於完全不同的等級,在武器平臺上他們的臺階就不一樣,雖然總體上講無論是中國還是英國,他們都還是處於前裝槍的時代,就是說我們的槍炮是前裝槍,是從前面裝藥的,英國也是從前面裝藥的,但是這個武器的精度不一樣,武器的威力也不一樣。我們的火炮很粗糙,經常是你瞄不好炮彈就打不出去,直接會把炮膛給炸了。我們的炮兵每次放炮之前都要禱告炮神,祈求他不要炸了,就是因為我們的火炮製造不行,精度也不夠。翻砂有很多砂眼,所以很容易炸,再加上我們的火藥也不行,火藥的粒勁不夠大,所以射程也比較近。第三,我們沒有開花炮彈,但英國人有,也就是說他們的炮彈裡頭不是實心的而是空心的,裝上炸藥落地之後炸的威力很大。我們當時只有實心炮彈,所以從這一點上講,我們的炮彈差距很大,我們的槍差距更大。製造不精,火藥不行,射程不遠,沒法瞄準。

對於英國戰備的情報幾乎為零,他只有林則徐可依靠,這仗該怎麼打!

而當時的英國已經有燧發槍,我們卻只有火繩槍,每一次發射我們都還要用火柴點燃,所以發射的射速很慢。但是雙方更大的差距還不是在武器上,主要是戰略和戰術上以及戰爭組織上,我們的步兵雖然在數量上是遠超英軍的,其中拿火槍計程車兵也超過英國,但是我們根本就不敢放,沒法和對方對抗,就是因為我們不會方陣。也就是說我們不會有組織性的去裝藥、去填裝、去射擊、去發射排槍。我們只是東一槍西一槍,所以只要碰上他們的方陣,只需要幾排的槍打過來我們的步兵就散了。虎門炮臺以及它周圍的幾個小炮臺已經被換成西洋炮了,但是這幾個炮臺的位置構不成互相支援的火力網,而且這個炮它都是衝前面發射的,沒有衝旁邊的,也沒有衝後面的,只要人家突破了,那你就沒有抵抗了。而且各個炮臺沒有步兵防護,炮臺上全都是放炮的炮兵,只要敵人包抄上來了,那這個炮臺就自動淪陷了。

對於英國戰備的情報幾乎為零,他只有林則徐可依靠,這仗該怎麼打!

至於說我們的水軍,那跟他們的海軍就更加不能比了,因為船上的差距更大,我們水軍的炮一艘船也就放兩三門炮,他們最小的軍艦也有二十幾門炮,所以根本就不是對手,雙方之間就是一個完全不對等的戰爭。打起來的時候,其實說良心話,這場戰爭從虎門最後一直打到鎮江,中國的將士還是很勇敢的,從關天培、陳化成、定海三總兵以及鎮江的海齡,這些將士和領兵官都已經非常勇敢了,全都戰死了。但是我們看到虎門炮臺的戰爭,導致的是這個炮臺淪陷的戰爭,我們沒有給對方造成多大的傷害,對方的損失幾乎是個位數,而我們整個炮臺上的三千將士幾乎全部犧牲了。

對於英國戰備的情報幾乎為零,他只有林則徐可依靠,這仗該怎麼打!

英軍一看虎門炮臺就知道它的問題所在了,它頂上沒有防護,而且所有的炮都只指向前方,根本沒有步兵掩護。所以他們剛開始就用炮一頓覆蓋,之後派出兩隊小兵從小船兩邊包抄衝上去,這樣下來炮臺就淪陷了。只有在鎮江,英軍受到了很大的損失。就是因為在虎門的戰鬥讓英軍在鎮江開始大意起來,沒有像之前那樣先炮火覆蓋,把它炸個稀巴爛再派步兵包抄。這次他們選擇直接派步兵登陸,而碰上海齡所率領的青州兵。這批中國士兵非常敢玩命,直接就跟英軍開始肉搏。如果說憑武器我們這邊打不贏你,那這肉搏戰就不好說了。英軍的武器都沒用了,英軍在鎮江損失了一百多人,所以這是在歷次戰役中英軍損失的最多的一個戰役。恩格斯說,如果英軍在所有地方都能遭到鎮江這樣的反抗,那麼他肯定英國人就到不了南京。但是可惜的是,我們根本無法組織像鎮江這樣的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