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諸葛亮出山前的朋友圈,看劉備為什麼會請諸葛亮

看似傳奇的緣分,實際上是兩人拼盡全力,努力生活的結果。

入荊州——會持家的叔叔諸葛玄

195年,諸葛玄被朱皓、劉繇趕出了揚州豫章郡。諸葛玄一說是劉表所表的豫章太守,另一說是袁術表的,而且劉表是他的老領導。所以諸葛玄就帶著一家老小,包括諸葛亮兄弟姐妹到荊州投靠了劉表。

從諸葛亮出山前的朋友圈,看劉備為什麼會請諸葛亮

(千古名相諸葛亮)

漢朝像太守這樣的俸祿二千石的級別,是個很重要的標準線。像劉備成為平原相一樣,只要一跨入這個級別,就跨進了帝國真正的高階貴族行列,誰都要敬三分,哪怕後來跑路了,頂著這個頭銜都能終生享受人上人的待遇。

諸葛玄在荊州就享受到了這種待遇,而且劉表還讓他鎮守在荊州的西城,委以重任。

除開留在揚州遊學的諸葛瑾,諸葛亮和他弟弟諸葛均,以及還沒出閣的大姐二姐就四口人。諸葛玄還有他自己的老婆孩子,這麼一大家子人的花銷少不了。從197年正月,諸葛玄被西城百姓暴亂所殺看,他不是個讓百姓愛戴的好官,魚肉壓榨百姓,從豫章逃走時帶走大量財產之類的事情,應該沒少幹。

諸葛亮他們到荊州時,正是劉表興建最高官學“學業堂”,吸引大量外州人才到荊州的時期。學業堂位於古襄陽城南二里,今天的襄城區勝利街路口。襄陽城及周邊突然增加了大量外來人口,就會帶來住房和耕地不夠的問題,這就會造成一系列新的社會現象:

從諸葛亮出山前的朋友圈,看劉備為什麼會請諸葛亮

(城外也是繁華的街市)

房價和土地價格飛漲。襄陽城內就是CBD,房價肯定高不可攀;城東的龐公鄉、城南的習家池、城西的黃家灣、到宜城沿途的冠蓋裡等地方就是新城區,投資價值很高,升值很快,像蔡瑁家除了在蔡洲,襄陽周邊就還有幾十處房產;東邊更遠點的魚梁洲、西邊的隆中,甚至到南漳縣等地方就是開發區,像龐德公、諸葛亮、司馬徽這些資金沒那麼寬裕的,就只能在這些地方安家、開荒。當時,襄陽及周邊的宜城縣、中廬縣、南漳縣的北部連成一片,形成了巨大的襄陽都市圈。

諸葛玄人在西城上班,但是把家眷安排在襄陽。以他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實力,應該是把房子買在了襄陽城內,或者是新城區,而且還是豪宅。又把兩個侄女與世家大族聯姻,連侄子諸葛亮都能弄進學業堂學習,短短一年多時間,諸葛玄在荊州不但站穩了腳跟,還把一個家經營得風生水起。

從諸葛亮出山前的朋友圈,看劉備為什麼會請諸葛亮

(諸葛亮就讀學業堂)

諸葛玄治國為官不行,齊家是把好手!這個叔叔要比父親有本事些,家族有中興的跡象了。

兩個姐姐的婚事

諸葛亮到荊州時已十五歲,從年齡推斷,一到襄陽安定下來,諸葛玄就緊鑼密鼓張羅起了諸葛亮大姐、二姐的婚事。從這兩樁婚事可以看出:三國曆史記載的這些人物,哪怕是徹底的失敗者,隨便拿個出來,都是在當今現實社會中厲害得不行的人物。

大姐嫁給了蒯越的族侄蒯祺,二姐嫁給了龐德公的兒子龐山(仙)民。

人家蒯家、龐家娶諸葛亮的姐姐,目的不是要和諸葛亮聯姻,而是要給家主諸葛玄聯姻。說白了,兩個侄女客觀上就是諸葛玄聯姻的工具,諸葛玄有自己的兒子,你兩個侄子終究只是寄人籬下。

從諸葛亮出山前的朋友圈,看劉備為什麼會請諸葛亮

(二姐嫁給了龐山民)

所以,當諸葛亮起初到二姐夫家,拜見名氣很大的龐德公,向他請教學問時,龐德公對這個兒媳的弟弟是傲慢的,直到後來發現確實有了不得的真本事,而且做事能從一而終,才真正開始欣賞他。

蒯祺後來官至曹魏房陵太守,而龐山民就跟著他父親過著粗茶淡飯的隱居生活,龐德公的名氣在現實物質面前好像一文不值,諸葛亮的二姐似乎並沒有嫁好。但實際上諸葛亮青少年時期所有的重大機會幾乎都源自於龐德公,源自於這樁婚事。

諸葛亮的人脈基礎——龐德公

諸葛玄死後,只有一年多的經營,諸葛家在荊州積累、根基還不夠深厚,諸葛玄的兒子估計也還小,諸葛家迅速衰敗是必然的。這年諸葛亮十七歲,學業堂估計也輟學了。

這種情況,學龐德公與有錢有勢的兄弟——龐統父親他們分家過,是個不錯的選擇。諸葛亮兄弟大概就是這個時候帶上分家費,搬到了隆中。

蒯祺不知道和諸葛亮來往還多不多,龐德公已經把他和侄子龐統看成了“臥龍鳳雛”,真心喜歡。

從諸葛亮出山前的朋友圈,看劉備為什麼會請諸葛亮

(真心喜歡諸葛亮之才的龐德公)

黃承彥和龐德公經常來往,多次聽到龐德公對諸葛亮的讚譽,又見小夥子儀表堂堂,就考驗了下他,說自己家女兒很有才學,但很醜,問他敢不敢娶。

不在乎門當戶對,不在乎媒妁之言,黃承彥看中的純粹是這個年輕人的人。龐德公相當於是這個媒人,促成了諸葛亮的婚姻。

“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諸葛亮雖已與蒯家、龐家、黃家聯姻,但在當時並沒多大用,但後來諸葛亮跟著劉備發達了,這些關係就發揮了作用。比如馬良和透過這些繞來繞去的聯姻關係,稱諸葛亮為“尊兄”。當然我沒諷刺馬良的意思,他倆後來是真的關係比較好,只是舉個例子。

司馬徽和徐庶和龐德公也經常來往,而且交情非同一般,這兩人是把諸葛亮推薦給劉備的關鍵人物。

大名士的推薦——司馬徽

劉表把學業堂交給大儒宋忠管理,就好比政府任命了北大校長蔡元培,蔡元培再自己請陳獨秀等為教授,宋忠邀請了司馬徽、綦毋闓等大學問家到學業堂傳授學問,並編撰《五經章句》。

從諸葛亮出山前的朋友圈,看劉備為什麼會請諸葛亮

(當時最高學府學業堂)

學業堂是官學,裡面的導師是政府編制,有俸祿有級別的。司馬徽本來就以會識人聞名,現在有了官方背景,推薦人才的名氣就更大,更讓人相信了。

198年,司馬徽到襄陽時,諸葛亮應該已經從“學業堂”輟學。但司馬徽和龐德公很投緣,他把龐德公當兄長,稱其為“德公”,龐德公稱司馬徽為“水鏡”,然後多次向他推薦了“臥龍”和“雛鳳”。“雛鳳”龐統,司馬徽早就認識,並誇他是南方地區第一流人才,這個“臥龍”他自然會放在心上。

從諸葛亮出山前的朋友圈,看劉備為什麼會請諸葛亮

(水鏡先生司馬徽)

劉備到荊州到處招攬人才,司馬徽這種官方背景的“人才庫”,劉備自然要去拜訪一下,順便討論下對時局的看法。司馬徽就告訴劉備,“臥龍鳳雛”是把天下形勢搞清楚了的俊傑。

劉備因此對諸葛亮、龐統二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位忘年交——崔州平

崔州平,即崔鈞,是太尉崔烈的兒子。曾任虎賁中郎將、西河太守,父親崔烈被董卓害死後,跑到關東加入袁紹的討伐董卓聯盟,之後離開聯軍,遊跡於荊襄一帶。

所以崔州平應該是比諸葛亮大一輩的人,年齡約大二三十歲左右。

從諸葛亮出山前的朋友圈,看劉備為什麼會請諸葛亮

(閱歷豐富的崔州平)

諸葛亮經常把自己比作管仲、樂毅,當時的人都覺得他說大話,不認可他,只有徐庶和崔州平因為了解他,認可他的說法。

崔州平出身名門世家,少年混跡宦海,在朝廷幹過、又幹過軍政一把手的太守,經歷過殺父之仇,參加過討伐董卓的戰爭,見識了諸侯間的爾虞我詐、勾心鬥角。這是一個閱歷非常豐富的大朋友,這樣的朋友他能讓年輕的諸葛亮提前明白很多的事情。

這樣的忘年交是筆難得的寶貴財富!後來崔州平不知所蹤。

三個摯友

諸葛亮和徐庶、石

韜(

石廣元

)、孟建(

孟公威

)四人經常一起遊學。

石廣元與徐庶是潁川同鄉,關係很好,中原連年戰亂,兩人一起跑到荊州避難。

從諸葛亮出山前的朋友圈,看劉備為什麼會請諸葛亮

(徐庶同鄉石廣元)

三人讀書都追求精熟,只有諸葛亮是觀其大略,諸葛亮常常在早晚讀書之餘的空閒時間,抱膝長嘯。諸葛亮曾在這時,說他們三人可做到刺史、太守級別的官,三人問他可做到什麼官,他笑而不語。

這說明諸葛亮很清楚自己的才能比他們三個高。也讓人覺得諸葛亮有時說話有點狂。在沒讓別人信服前說的話,即使很有先見之明,事後證明是實話,也會讓人覺得很狂,我們說話還是謙虛點比較好。

孟公威後來很思念家鄉,打算回北方,諸葛亮勸他不要回去,說全國到處都是士大夫,要多開點眼界,回故鄉幹嘛呢?這說明諸葛亮的鄉土觀念很淡泊,理解不了別人對故鄉的思念,也難怪後來很少見他提到琅琊。

從諸葛亮出山前的朋友圈,看劉備為什麼會請諸葛亮

(涼州刺史孟公威)

最後三人都在曹魏仕官,石廣元官至郡守、典農校尉,孟公威官至涼州刺史、徵東將軍,徐庶官至右中郎將、御史中丞。諸葛亮聽聞徐庶和石廣元在曹魏官職都不太高,就感嘆曹魏人才太多了,也說明他認為這三位朋友確實都是大才。

舉薦關鍵人物——徐庶

徐庶本名徐福,寒門出身,年輕時為別人報仇,獲救後改名,並棄武從文。他的天分很高,進步很快,而且擅長交際,結交到了司馬徽、龐德公、龐統等人物。

透過龐德公他們認識了諸葛亮,併成為好友,經常一起遊學,很瞭解諸葛亮的才能和性格。

從諸葛亮出山前的朋友圈,看劉備為什麼會請諸葛亮

(徐庶舉薦諸葛亮最關鍵)

201年,劉備到新野後,徐庶又化名單福投奔劉備,劉備對他非常器重。207年,徐庶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並說需要親自去請。再一次聽聞諸葛亮之名的劉備,決定前往隆中。

總結

劉備與諸葛亮的緣分:

諸葛玄

諸葛亮的二姐

嫁給龐山民,由此諸葛亮得到機會被

龐德公

賞識,龐德公把他推薦給

司馬徽

徐庶

,徐庶成為他的摯友,司馬徽給來訪的

劉備

推薦諸葛亮,投奔劉備的徐庶也讓他親自去請諸葛亮,於是誕生了三顧茅廬的佳話。

(《理想之國11》)

上篇:東吳背景板黃祖,實際上是個狠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