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王海鴒:《人世間》能讓普通人得到撫慰,網友:這是人間煉獄

出自梁曉聲之手的原創小說《人世間》,當年高票獲選茅盾文學獎,

作品主旨是為底層民眾吶喊,講述個人命運在時代背景下的變遷。

他們有些人在時代的洪流中改寫了人生,從平庸走向卓越,但也有一些人,始終掙扎在生活的泥潭中,反覆經受命運的

歷煉

編劇王海鴒一直專注情感領域耕耘,由她出手的《中國式離婚》《牽手》《新結婚時代》等電視劇都獲得了盛譽,接到《人世間》的改編任務,她是激動的,

為底層民眾吶喊是雙方的認同,但王海鴒說光吶喊是不夠的

編劇王海鴒:《人世間》能讓普通人得到撫慰,網友:這是人間煉獄

小說色調是鋼鐵色,給人堅韌、頑強的感受,同時也很沉重;

任何一段生活,都會有兩面性,

不是所有人生都要開掛,那樣畢竟是少數,我們都是大多數人中的一個,希望全劇給人以充滿希望和溫暖的感受,普通人應該從中得到撫慰。

一部誠意滿滿的年代劇,起初是得到大家認同和熱追的,但越往後走,似乎越無法引起共鳴,當初王海鴒那充滿溫暖和希望的設定,早已經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

是高潮迭起一個又一個的悲慘事件,人世間變成了人間煉獄,或者光字片的悲慘世界,與王海鴒當初的設定背道而馳。

編劇王海鴒:《人世間》能讓普通人得到撫慰,網友:這是人間煉獄

一、往往養兒並不能防老

在《人世間》是真正體現了那句“

古來痴心父母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周家三個孩子,秉義和周蓉是周父和周母的驕傲,讀書時就是光字片的佼佼者,經歷上山下鄉又雙雙考上北大,成了光字片的頭一份,也怪不得周志剛過年帶著一大家子拜年炫耀。

炫耀的是周秉義和周蓉,驕傲的也是周秉義和周蓉,給周家長臉,光宗耀祖,但一路走來,守護父母到最後的,卻是那個他們忽略的小兒子周秉昆。

癱瘓在床是鄭娟,住上新房是周秉昆,養老送終是秉昆夫妻,而在他們眼中最長臉的秉義和周蓉,沒有為家添上一磚一瓦,沒有為老人奉上一粥一飯。

編劇王海鴒:《人世間》能讓普通人得到撫慰,網友:這是人間煉獄

每一年秉昆都和六君子給曲老太拜年,卻從來沒有見到過她兒子,老太總是在為兒子開脫:他忙,迫不得已去媳婦家了。事實上卻是,幹革命沒有顧上兒子,導致之間生疏彆扭,最後兒子乾脆不認父母,老兩口孤獨終老。

他們

不愛

兒子嗎?不想兒子嗎?愛,想得要死,又能怎樣呢!

作為生活最底層的光字片,再窮也沒有不顧孩子的父母,國慶的父親因為家裡地方小,公公媳婦同居一個炕上,選擇了在寒冷的冬夜凍死在外面。

所有的父母都無比珍愛自己的孩子,可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孝順父母,養兒並不能防老,生活從來都並不如意,往往和美好願望背道而馳。

編劇王海鴒:《人世間》能讓普通人得到撫慰,網友:這是人間煉獄

二、不是努力就能成功

周家的老疙瘩秉昆一直都是自卑的,從小他就沒有哥哥姐姐優秀,看著他們高談闊論,他不是沒有羨慕過,後來哥哥姐姐不在,他和周母相伴,努力工作,最喜歡的就是母親撫摸著他的大頭感嘆:

還是我的老疙瘩貼心,能幹。

在母愛中他得到了認可和滿足,卻在父愛中遭受打擊,叛逆如周蓉,親情都可以不要,也要遠走貴州奔赴愛情,周志剛卻依然巴巴的攢下細面,來到貴州原諒女兒,接受那個大女兒十幾歲的女婿。

編劇王海鴒:《人世間》能讓普通人得到撫慰,網友:這是人間煉獄

到了周秉昆這,他僅僅是試探性說了一下意圖,卻被周父一腳踹翻,腦袋磕到桌角上,最終和鄭娟走到一起,是他對父親最大的抗爭,拼命的努力經營飯店、書店,想做出個樣子出來,得到父親的承認,他也是能幹的。

周秉昆對父母孝順,對鄭娟忠誠,對工作更是兢兢業業,卻一路遭受打擊,買房子被騙,養兒子被搶,好容易生活有了好轉,周楠出國又被槍殺,和駱士賓爭執過失殺人,被判入獄,

他的命運一直就在希望和絕望中交替,

人生有多少美好的時光,哪裡經得起這樣反覆無常的打擊折磨。

在《人世間》中周秉昆是最努力生活的一個,但編劇卻透過他告訴我們,人生不是努力就有回報的,有時候你的努力反而是你的催命符,越努力越墮落,回頭看看,努力原來是自己一個人的笑話。

編劇王海鴒:《人世間》能讓普通人得到撫慰,網友:這是人間煉獄

三、並非好人就有好報

在《人世間》中最讓我動容的就是六君子的友誼,從賣豬肉開始,大家有難一起扛,有福一起享,互相幫助、互相扶持許多年,直到貧富差距,階層差距再無法相融,但一直到最後,周秉昆,趕超和國慶都是最溫暖的的存在。

周秉昆一直儘自己所能去幫助每一個人,幫助水自流照顧鄭娟,替蔡曉光找秉義解決上學,鄭娟的房子借給趕超住,自己的房子給國慶住,還幫助國慶和趕超解決工作,甚至連飯店不合格的員工,都不忍心開除,連自己最討厭的駱士賓,周秉昆也幫著說好話:這些年他也不容易。

這是個好人嗎?這是打著燈籠都難找的好人,可是這個好人又得到了什麼呢,兩次坐牢,養兒沒有回報,還要承受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苦。

編劇王海鴒:《人世間》能讓普通人得到撫慰,網友:這是人間煉獄

還有趕超和於虹夫妻,本本分分過日子,夫妻恩愛,兒子孝順,最難的時候從不互相埋怨,而是齊心

共渡

難關,即使被騙面臨坐牢的危機,趕超也不願給秉昆增加一點麻煩,就

是這樣一個勤勞、通情達理,對美好生活充滿嚮往的人,編劇卻將原著中國慶的絕症改到了趕超的身上,看著要輟學的兒子,趕超最後肯定會做出臥軌自殺的選擇。

生命中全部的偶然,其實都是命中註定,更是宿命,哪怕你拼盡全力,也無力掙脫宿命的安排,而命運並非因為你是一個好人就對你網開一面。

編劇王海鴒:《人世間》能讓普通人得到撫慰,網友:這是人間煉獄

後記:

悲,人之感受;劇者,故事也。現實生活中發生的故事,進行描繪和加工,形成了我們閱讀和觀看的悲劇作品。從古至今,多以悲劇作品為經典流傳至今,《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殉情變蝶和《羅密歐與朱麗葉》的雙雙殞命異曲同工,但

這種悲不是軟弱和妥協的,而是經過了抗爭得到了相對圓滿的結局,令讀者唏噓之餘得到某種慰藉和振奮。

但還有一種悲,連妥協的機會和權利都沒有

,魯迅筆下的祥林嫂,還有《人世間》的趕超和秉昆。看劇的時候無數次的希望,如果秉義能伸手救援,是不是秉昆就可以被網開一面,如果趕超不那麼苦,是不是就可以健康到老,是不是有一種可能發生,他們就可以不那麼悲慘。

然而沒有,都沒有,正是那種想要阻止,卻無法對抗命運的無力,讓我們產生了情感共鳴,惋惜悲劇主人公的命運。

而《人世間》將所有苦難疊加在幾個人身上的形式,既揭露了人世間所有的悲歡離合、酸甜苦辣,也更進一層地放大了我們的情緒,許多人無法承受這種折磨,選擇了棄劇。

魯迅曾說:悲劇是把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編劇恰恰用這種時代背景下,人與人之間,人與時代之間發生的故事,迎合人們內心深處的悲痛和惋惜情緒,來啟發人們對生活,對人、對社會、對時代進行反思,在明白了人生的真相後,依然做熱愛生活的英雄,這大概就是編劇王海鴒和作者梁曉聲的目的。

但是人生已經夠累,回到家我只想葛優癱,空著腦子追追劇,看到美好和希望,被明明白白地告訴:人間,值得!你們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