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爬滾打”寫《大橋》“文學界的工程師”紀實文學“真實感人”

東方網記者熊芳雨5月28日報道: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被譽為“新的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創下多項世界之最。中國作協副主席、報告文學作家何建明三次奔赴大橋施工現場,實地採訪,寫出了長篇紀實文學《大橋》,該書於2019年4月由灕江出版社出版。

近日,《大橋》新書分享會在鍾書閣大融城店舉行。作家何建明、中國交建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專案總經理部副總經理羅東等嘉賓為在場讀者講述了港珠澳大橋建造過程中與上海之間發生的故事。

每節沉管重8噸相當於一艘航空母艦

港珠澳大橋的沉管隧道長6。7公里,在海底埋深20米,是世界最長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這麼複雜的工程是怎麼完成的呢?

何建明透露,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由33節沉管組成,每節沉管重8萬噸左右,與航母同等。長180 米、高11。4 米,中間穿行6個車道,並且置有一條裝有排煙、通訊、供水等裝置的安全通道。“如何把一個個’航空母艦’銜接起來,還不能漏水,這就是建造時了不起的地方。”何建明說。

“摸爬滾打”寫《大橋》“文學界的工程師”紀實文學“真實感人”

最初,中國工程師並不具備這方面的經驗與技術,只能求助於荷蘭一家公司,然而該公司要價1。5億歐元,遠遠超出了工程預算。中國工程師只能自力更生,在幾乎沒有參考資料的情況下,克服世界級技術高峰。最後,工程師選定了“工廠法”,需拿出10個億建一個預製廠,用於島隧預製件的正式生產。

廠址選在桂山最靠近大橋海面的一個小島——牛頭島,而島上所需的一切都得從27公里外的總營地透過船艇運達,連喝的每一滴水都得靠岸上運來。上島的所有施工人員,完成工程前不能再下島,除非有特殊又特殊的情況。300余天,數百人,在1平方公里的山體與海岸線上,建起了一座世界最先進的海洋沉管預製廠。

海中人工島大鋼圓筒來自上海

“上海的外環隧道就是沉管隧道,建成貫通後是當時中國最長最複雜的沉管隧道工程。”中國交建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專案總經理部副總經理羅東說,大橋,大家很熟悉,我國最早的跨海大橋就是上海的東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可以說是外環沉管隧道和東海大橋的升級版。從東海大橋到杭州灣大橋、膠州灣大橋,中國人建造的大橋一次次升級。

“摸爬滾打”寫《大橋》“文學界的工程師”紀實文學“真實感人”

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不僅需要在鬆軟地基上建成當今世上最長、埋深最大的海底沉管隧道,還要在水深10餘米且軟土層厚達幾十米的深海中建造兩個人工島,實現海中橋隧轉換銜接。很重要的一環,就是要以最快速度在海中建起兩個離岸人工島。

如果按照傳統辦法,也可以完成任務,但工期就難保證。羅東說,於是我們想出用大直徑鋼圓筒圍成人工島。簡單來說,就是以大的鋼圓筒止水圍島,島內填入砂料並加固地基,圓筒外再用混凝土塊體等加固防護,最後,堅實的人工島“拔海而起”。

這個大直徑鋼圓筒就是在上海長興島製造的。“直徑22米、高度相當於18層樓高的120個大圓筒,為完成任務,上海本土企業振華重工動員大量老工匠’重上戰場’,他們手持火焰熊熊的焊槍,將一塊塊近半個足球場大的鋼板曲捲並焊接成工程所需的巨型鋼筒。”羅東回憶道。

大圓筒製造好了,如何運到1600多公里外的珠海?這又是一個難關。“為了運輸這些巨型鋼筒,先要造船。造好以後,船老闆不敢出海,因為這些直徑22米,高50米的鋼圓筒立在船上時,完全遮擋住了船舶駕駛室的視野。”何建明補充道,為了將這些鋼鐵“巨人”安全運送到1600公里之外的海上施工現場,全靠GPS衛星導航系統。“120個大鋼筒,第一船裝了一個,之後每次運送八個。上海人幹什麼事都是漂亮的,大橋雖然在伶仃洋上,但裡頭還是有上海的故事。”

關於港珠澳大橋題材的圖書不少,灕江出版社副總編輯張謙表示,何建明是國內寫作報告文學的第一支筆,這本書深入介紹了大橋核心技術的來龍去脈,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讀者揭秘大橋不為人知的知識與秘密。“與小說家不同,作者在生活中也屬於身體力行摸爬滾打的人物,從作品大量內容裡,他或可稱’文學界的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