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霓裳》:曹王、楊妃,你們就不要再作妖了,鬥不過太子的!

《風起霓裳》臨近大結局了,劇情設定確實很雷,把太子寫得很無能的感覺。有時候在想,編劇既然要在劇裡出現歷史人物的名字,那能不能把人物編得正常一點呢?雖然說是一部古偶劇,但莫名其妙的設定,感覺會誤導觀眾對歷史的認知,若是要把劇情編得那麼雷的話,還不如直接換個名字得了。

《風起霓裳》:曹王、楊妃,你們就不要再作妖了,鬥不過太子的!

在這部劇中,存在兩條反派的勢力,一條是卓錦孃的,專門針對女主琉璃的;而另一條是曹王與楊妃的,為了最高的權勢而活的,專門沒底線地針對太子的。而曹王與楊妃當然是這部劇裡最大的BOSS,他們與卓錦娘比起來,他們才是真正權謀的爭奪者,而卓錦娘只是一個皇宮裡的小蘿蘿而已。

《風起霓裳》:曹王、楊妃,你們就不要再作妖了,鬥不過太子的!

只是,曹王與楊妃再怎麼折騰又如何呢?天下並不只是只靠權謀跟無情而得來的,他還需要人力、物力、人心。而太子與曹王比起來,從人力上有武才人、裴郞君、舅舅等人,人心就更不用說了,太子一向以仁義著稱,連皇上都是認可的,所以才願意委以重任,而不只是因為他是皇后之子。

《風起霓裳》:曹王、楊妃,你們就不要再作妖了,鬥不過太子的!

只能說,曹王與楊妃之所以失敗,先是源於他們的心太狠了。何為心狠,曹王自己本身也在利用著楊妃,其實說到底,如果沒有曹王的挑唆,楊妃也不會參與謀反,她終究只是希望兒子平安而已。只是曹王很能說會道,表示若太子上位,他將喪失性命才讓楊妃加入了他的陣隊。所以說,曹王真的孝順嗎?口口聲聲說為了母親呢,挑唆自己的母親,利用親情讓自己的母親陷入險境,談何來的孝心,那簡直就是喪心病狂。

《風起霓裳》:曹王、楊妃,你們就不要再作妖了,鬥不過太子的!

而曹王對母親都那樣,對手下更是那樣了。對於他來說,向來是沒有價值的,他都會毫不留情地剷除,為了控制一個人聽從自己的擺步,他可以對他們下毒,用長期的慢性毒藥牽制著他們,除此之外,還用他們的全家性命,威脅著他們。要知道,對於一個人來說,誰不惜命?更何況很多人上有下有小的,又怎麼忍心因為自己的行為,讓家人步入險境。為求自保,為求保住一家的性命,他們當然很容易被策反。

《風起霓裳》:曹王、楊妃,你們就不要再作妖了,鬥不過太子的!

像被曹王投毒的浦巴努,被曹王威脅的潘內侍就是那樣。浦巴努一開始是想著用自己的死保全全家的性命。而潘內侍當然會比浦巴努精明得多,他很清楚曹王的為人,一旦曹王得勢,他將被曹王滅口,而曹王太很自作聰明瞭,利用了潘內侍對老父親的孝心,砍下了老父親的手指,更進一步刺激到了潘內侍自保的心。

《風起霓裳》:曹王、楊妃,你們就不要再作妖了,鬥不過太子的!

所以說,曹王的狠毒,根本拉攏不到任何人心,治理天下,若是沒人的話,誰又會為他效命?而如果每次下人不聽話,他就想著透過毒藥去控制的話,那天下落到這樣的人手上,那又何意義?所以說,不得人心是曹王失敗的主要原因,曹王永遠都不會懂,生而為人,誰都惜命的道理,說白了,如果一個人跟著你,動不動連命都保不住的話,那跟著那樣人,又有何意義?反觀太子的仁義之心,得到了很多有才力的人士主動傾囊相助,太子並不需要主動抓住誰,威脅誰,就得到了人心。

《風起霓裳》:曹王、楊妃,你們就不要再作妖了,鬥不過太子的!

而另外一個原因,曹王與楊妃的智力值都不行。其實在這部劇裡,太子的智力也沒有很高,但他身邊的能人異士很多,而且個個都智力超群,能在關鍵時刻,為太子出謀獻策;而曹王,從頭到尾只有他一個人為自己獻策,實力上本身就太過於薄弱。當然,這一切,都與他不得人心有關,畢竟他的世界,權力大於一切,他並不願意去聽從別人擺步,只想著自己可以擺步別人。

《風起霓裳》:曹王、楊妃,你們就不要再作妖了,鬥不過太子的!

歸根到底,曹王的格局太小了,他的世界只有唯我,而沒有為你,他只知道追求別人給他創造的價值,卻不曾想過,價值這種東西,向來是相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