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清人眼裡的袁隆平 他向樂清送來夢的種子,實現水稻畝產800公斤

樂清人眼裡的袁隆平 他向樂清送來夢的種子,實現水稻畝產800公斤

樂清引進袁隆平新品種新技術種植的水稻。吳朋喜提供

昨天,湖南省長沙明陽山殯儀館外,數萬民眾排起長隊前來送別袁隆平院士。在千里之外的樂清,人們用自己的方式緬懷這位令人敬仰的老人。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袁隆平雖然沒有來過樂清,但他對樂清農業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昨日,樂清市農業農村局農業農村發展中心高階農藝師、省“151”人才吳朋喜輕撫著袁隆平的親筆簽名,向這位令人敬仰的學科前輩致敬送行。

這段緣分要從23年前說起。1999年,在樂清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工作的吳朋喜出差杭州,參加一次省級農業科技論壇。當時袁老在講臺上慷慨激昂的身影深深感動了臺下的吳朋喜,當年28歲的他趁著會議休息間隙,拿著工作筆記找到袁老,提出希望獲得簽名的意願。

樂清人眼裡的袁隆平 他向樂清送來夢的種子,實現水稻畝產800公斤

袁隆平給吳朋喜簽名。

“當時袁老坐在會議室門口的椅子上休息,我鼓起勇氣上前索要簽名,立刻被工作人員以‘袁老要休息’的名義拒絕了,而袁老聞聲轉過臉來,笑著示意我走近。”一晃23年,當時的畫面,至今仍深刻烙印在吳朋喜的腦海中。他依稀記得袁老微笑著接過筆記本,認真地在本子上一筆一劃寫下自己的名字,還記下了日期和地點,並囑咐當時年輕的吳朋喜擇一業,終一生,既然從事農業科研行業,就要對得起人民。

“袁老雖然沒有來過樂清,但對樂清的影響極為深遠,我們樂清現在運用的雜交稻、超級稻技術推廣就是實踐他的技術理論。”吳朋喜說,眾所周知,袁隆平1997年提出“雜交水稻超高產育種”的技術路線,在國內外引起高度重視。

樂清人眼裡的袁隆平 他向樂清送來夢的種子,實現水稻畝產800公斤

袁隆平

1998年,樂清農業專家在承擔浙江省“8812”計劃聯品試驗中,發現了“兩優培九”的良好株型和巨大增產潛力以及優良的米質,於1999年向樂清市科委申請立項,從中國水稻所引進100公斤種子,率省內之先實施了200畝的連片示範。後來經多部門聯合考察測產驗收,該實驗田平均單產660公斤/畝。

由於該組合米質好、增產顯著、適應性廣、適宜機械化作業,受到了農民的歡迎。從此,吳朋喜等樂清農業專家接連多次引進袁老的“兩優培九”品種,併成功研究了作連晚高產栽培技術,突破了樂清兩系雜交稻的應用空白。該專案也在短短5年內,累計示範推廣97200畝,平均畝產479。79公斤,比對此前品種增幅達12。71%,共增收稻穀5259。4噸,增加農民經濟收入1270。62萬元。該專案先後獲省農業豐收一等獎、樂清市農業科技一等獎。可以說,這些成果的取得正是袁老的超高產育種成果與理論在樂清落地生根開花的結果。

“正是這些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與專案的實施,樂清水稻種植實現了畝產破千斤、超噸糧的歷史。”吳朋喜說,2018年,蒲岐鎮南門村山後垟為民水稻專業合作社的省級雙季稻百畝高產攻關試驗田連晚產量經權威部門驗收,平均畝產800。91公斤,最高單產856。62公斤,雙季平均畝產達1393。51公斤,破全省最高紀錄。

2017年開始,樂清立項引進了袁隆平的海水稻技術並進行試種,經過多年深耕,目前已在鹽鹼性農光互補基地海水稻種植等領域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自1998年後,吳朋喜於2001年在海南再次見到了袁隆平。當時浙江省科技廳組織全省“8812”攻關協作組到海南陵水南繁基地調研,向袁老學習取經水稻育種。別看在臺上袁老英語流利,金句頻出,令吳朋喜吃驚的是,下了講臺當時已是70歲高齡的袁老仍親自到田間操作試驗,而他休息的房子,如樂清上世紀80年代的紅磚房一樣簡陋。

“上得了國際講臺,住得了破陋農房,這就是老一輩科研工作者的精神。”吳朋喜感嘆。

擇一業,終一生。全心全意,為國為民,當之無愧的國士無雙。吳朋喜說,袁隆平先生是知識報國的時代榜樣,也是農業人的楷模,他將以前輩為燈,不忘初心,至死不渝。

藍媒聯盟•樂清融媒體中心記者:孔麗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