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不夠”“看不夠”,這臺用聲音撐起的晚會憑什麼圈粉

撰文/小五

沒想到一場關於聲音的盛會,可以這樣搞。

昨天

(12月3號)

在喜馬拉雅第六屆123狂歡節之際,打造了首個劇情式晚會

。用通俗點的話說就是,它用聲音帶領大家上演了一段“幻音之旅”。

“聽不夠”“看不夠”,這臺用聲音撐起的晚會憑什麼圈粉

用最常見的直播形式,卻給人以最別具一格的新鮮感。而這份新鮮感的來源,則是得益於它的主題——“聲音”。

“聽不夠”“看不夠”,成為晚會後網友最直接的反饋詞。

為什麼這臺用聲音撐起的晚會能得到大家的喜愛?

它又表達了怎樣的主題,以及為大眾提供了怎樣的情感價值?

帶著三問,我們再好好看看喜馬拉雅123晚會內容。

01。一場用聲音撐起的晚會

晚會直播形式呈現並不新鮮,但能帶給觀眾不一樣體驗的晚會必然是有兩把刷子的。

不一樣,總結概括就是最普通的:

新與愛

創意新。節目流程上率先打破傳統,

摒棄了之前用主持人串場的形式,而是用劇情聯絡節目

它在晚會中搭建了一個專屬的世界觀,並用世界觀裡的故事發展推進了節目的程序。

開篇扔出一個強有力的問題:“如果這世界上,沒有聲音會怎麼樣?”。

故事從“聲命體”世界遭受巨大危機,聲音世界最重要的四塊聲音碎片飛向地球,“聲命體”使者循跡來到地球,在上古神獸“白澤”的幫助下,歷經重重挑戰,終於找回聲音碎片。

“聽不夠”“看不夠”,這臺用聲音撐起的晚會憑什麼圈粉

世界觀的搭建增加了劇情篇章,緩緩推進的劇情首先為觀眾去掉了一些枯燥無聊感。

虛幻的神話世界加之真人出鏡,同時也為晚會增加了更多趣味性。

“聽不夠”“看不夠”,這臺用聲音撐起的晚會憑什麼圈粉

而,

搭建世界觀的主題則是出自上古神話《山海經》

,一方面是賦予晚會更多內涵,體現傳統文化的內涵。

另一方面源自於書本身的因素。

《山海經》屬於較早的包羅永珍的名著,首先內容上和喜馬拉雅豐富多元的優質內容相契合。

其次,《山海經》中的上古神獸的特點也能很巧妙的符合晚會主題,以達到邏輯自洽,呈現最完美的舞臺。

“聽不夠”“看不夠”,這臺用聲音撐起的晚會憑什麼圈粉

創意新的同時,形式也很新。

提及晚會,大家想到的關聯詞是“觀看”,

而喜馬拉雅123晚會恰恰打破了使用者這一固有思維,將晚會做成了一臺可以閉屏聽的盛宴。

換句話說就是,閉著眼睛都能看的晚會。

聽起來像是花裡花哨的炫技?實則不然,背後隱藏的是

喜馬拉雅對不同使用者群體需求的滿足。

12月3日也是殘疾人日,閉屏聽是為了視障人士也能透過聲音感受到精彩內容。

在晚會節目編排中,也有呈現是視障人士對聲音的渴求。

或許,上帝為他們關上了一扇眼睛的窗戶,但,卻用聲音點亮了因看不見而灰暗的天空。

02。文化的傳承與融合

無論是形式新,還是愛的主題,無非是都是晚會的外殼。

真正讓人拍掌稱讚的還得是所有舞臺細節。

在晚會開始前,系統會貼心提示建議戴上耳機觀看,效果會更佳。

為什麼?

作為一個音訊平臺做影片晚會,視效會不會爆炸,先暫且不提,首先不能拉胯的就得是專業強項:

聲音

音效上採用了

“杜比數字+”5.1環景聲效

戴上耳機直接感受全景聲的臨場感以及如同院線電影般的震撼。

晚會邀請了

周杰倫御用編曲和製作人

擔綱晚會的音樂總監。

在強大根基的支援下,稱得上是

一場極致的聲音盛況體驗

“聽不夠”“看不夠”,這臺用聲音撐起的晚會憑什麼圈粉

另一方面,

舞臺效果徹底融入傳統文化

開篇玄武篇,直接用《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四大名著開篇。

《紅樓一夢》舞美帶著觀眾進入情境,寶玉娶親,黛玉去世的片段,將一個舞臺一分為二。

一邊喜氣洋洋,紅色耀眼,另一邊悽慘冷清。既是舞臺效果,也映射了角色本身的心境。

“聽不夠”“看不夠”,這臺用聲音撐起的晚會憑什麼圈粉

大張偉

的表演帶出《水滸傳》的片段,劇情銜接很有考究。

他出場時,表演背景已經悄然換到了宋朝的街頭,打鐵的店鋪、臨街的酒肆,還有叫賣的販夫走卒。

“聽不夠”“看不夠”,這臺用聲音撐起的晚會憑什麼圈粉

第一次表演落幕後,酒館的客人閒談間帶出了關於一百零八將的故事,由此帶出了《水滸傳》的人物。

“聽不夠”“看不夠”,這臺用聲音撐起的晚會憑什麼圈粉

劉憲華

陳軍

的雙樂器合奏,

堪稱現代音樂和傳統文化的強強融合。

劉憲華的小提琴搭配陳軍的二胡,無論是《精靈之舞》還是《刀劍如夢》,在多樂器碰撞下帶給了觀眾以獨一無二的聽覺享受。

“聽不夠”“看不夠”,這臺用聲音撐起的晚會憑什麼圈粉

晚會不光注重與傳統文化的融合,還有“承”。

口技和B-BOX的對決,還有獨竹漂的自然之美,而獨竹漂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三國演義》片段,還上演了一出京劇傳統劇目《空城計》。

“聽不夠”“看不夠”,這臺用聲音撐起的晚會憑什麼圈粉

一場120分鐘的晚會,

在用心、用聲音致敬傳統文化的同時,也在認真傳承傳統文化。

03。從使用者體驗出發的喜馬拉雅

這樣費心做的節目,究竟是為了什麼?

無非是想讓人感受到聲音的力量。

聲音的多樣與融合,在我們想象不到的時刻滿足著每個人的情感需求。

小孩子想要媽媽的關愛,一首溫柔的歌,就足以傳遞母親對孩子的關懷。

疲憊的媽媽想要獲得慰藉,那些堅定鼓勵的話,帶有強大的力量。

追夢人悠悠曾夢想組建一支樂隊,最終被現實生活困在辦公桌前,風中傳來的聲音安撫了她破碎的夢,給她繼續笑對生活的勇氣。

“聽不夠”“看不夠”,這臺用聲音撐起的晚會憑什麼圈粉

大眾對聲音的訴求,隱藏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而喜馬拉雅作為音訊平臺,某種意義上就是普通人精神食糧的補給站。

同時,也讓人看到了喜馬拉雅對內容的用心。

整場晚會皆是基於喜馬拉雅App裡內容的再創作和視覺化的呈現,不僅在帶領使用者狂歡,也在向用戶展現其內容的優質與多元。

從傳統文學中的《四大名著》到科幻小說《三體》,從列夫托爾斯泰的經典著作《復活》再到熱播劇《突圍》。

“聽不夠”“看不夠”,這臺用聲音撐起的晚會憑什麼圈粉

用聲音作為載體,以使用者需求作為出發點。

喜馬拉雅123晚會帶來的驚豔感,一點也不讓人覺得意外。

畢竟當一個持續輸送優質內容,不斷用聲音為大眾提供更多精神食糧的平臺,在豐滿著使用者精神家園的同時,也撫慰著每一個努力且認真生活的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