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首位“地神”是誰都認為是后土娘娘,其實此神比她還要早

學術界普遍認為神話產生於野蠻期的低階階段,到了野蠻期的中級階段,神話進入了繁榮的時期。這期間,神話以故事的形式表現了遠古先民對自然、社會現象的認識和願望,是“透過人民的幻想用一種不自覺的藝術方式加工過的自然和社會形式本身”。

中國的首位“地神”是誰都認為是后土娘娘,其實此神比她還要早

神話通常是以“神”為主人公,它們包括各種自然神和神化了的英雄人物。並且,依照中國神話體系的發展程序來看,最早出現在先民信仰中的神靈,應該是“自然神”。所謂自然神,就是原始人類無法解釋的一些自然現象的具象化,如:地神、天神、日神和月神。在《山海經》中,我們能夠看到這幾位“自然神”,羲和、帝俊、常曦分別對應著太陽、天與月亮。然而,在各類遠古神話典籍中,我們很難找到與大地相關且地位能等同於前面三位神靈的“自然神”。

中國的首位“地神”是誰都認為是后土娘娘,其實此神比她還要早

或許有人會說,在《西遊記》等志怪小說中頻頻出現的“土地公公”是否屬於地神呢?若按職能來看,土地公所司掌的土地數量十分有限,普天之下但凡名山大川總有一位土地公“留守”,其地位根本無法與帝俊、羲和、常曦等獨一無二的“自然神”相提並論。對於先民來說,大地的誕生同樣是他們無法理解的科學現象,所以,“地神”是一定存在的。有學者認為,最早的“地神”便是后土皇地祗,也就是老百姓常說的“后土娘娘”。她的地位與前面提到的三位“自然神”對等,司掌陰陽二界和大地上的萬物。不過,后土娘娘的出現始於宋朝,在此之前,此神祗的地位不如玉皇大帝等獨一無二的“自然神”。而在《山海經》中,后土的形象是男性,其祖先是炎帝。《山海經》的《海內西經》部分詳細記敘了一些神靈的世系譜表,從裡面我們可以梳理出炎帝到后土的淵源脈絡。后土是炎帝的直系後代,亦是水神共工的小兒子,夸父大神的祖父。不過,在其它神話資料中,亦有不同的記載。如:《大荒北經》記載后土是黃帝手下的臣子,負責天下的土地農耕。在《楚辭》中的后土是司掌冥界的主神,其地位相當於道教神話中的酆都大帝。只不過,《楚辭》裡並無“陰曹地府”這一概念,該作品中的冥界位於幽都之山:“北海之內,有山名曰幽都之山,黑水出焉。其上有玄鳥、玄蛇、玄豹、玄虎、玄狐蓬尾……”介於各類神話資料記載各有不同,之所以將后土歸為地神,多半還是沿襲了《山海經》中的記載。

中國的首位“地神”是誰都認為是后土娘娘,其實此神比她還要早

那麼,后土究竟是何許人也呢?在史料中有無出現呢?根據學者考證,后土極有可能是《史記》中的后稷,亦是周天子的祖先。后稷,姬姓,名棄,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嫄,生於稷山(今山西稷山縣),被尊為稷王。《史記·周本紀》載:有邰氏之女姜嫄踩巨人腳印而生棄。稷是黃帝玄孫、帝嚳嫡長子。稷母名叫姜嫄,是帝嚳的元妃。在商朝時期,統治者祭祀的主神是商天子的祖先帝俊,而到了周朝,統治者祭祀的主神就變成了后稷。我們時常聽到的“江山社稷”一詞,“社稷”指代的就是后稷,亦是“大地”的代名詞。根據文字學家研究,“後”在甲骨文中代表了一種敬稱。例如:“后羿”及“夏后氏”中的“後”,就是一種尊稱。帶有“後”字的稱謂,通常用於人間的最高執政者,也就是天子。

中國的首位“地神”是誰都認為是后土娘娘,其實此神比她還要早

既然如此,歷史上首位地神便是后土嗎?筆者認為並非如此,因為,研究《山海經》中地神信仰時,很多學者都忽略了軒轅黃帝。個人認為,軒轅黃帝才是歷史上第一位地神。畢竟,在該神話體系內,唯有黃帝的地位能與帝俊等“自然神”對等。而且,在《中山經》中,有“黃帝四面”的記載。很多學者將這句話錯誤地解讀成黃帝天生異象有四副面孔,實則不然。“四面”所指代的是東西南北,是黃帝所主宰的人間的方向。由黃帝所派遣的句芒、祝融、蓐收和禺強分別司掌著四方,顯然,他們的職能加在一起便是“地神”。由此可見,黃帝極有可能是歷史上第一個地神。要知道,“黃”這個顏色,亦是土地的代稱。

中國的首位“地神”是誰都認為是后土娘娘,其實此神比她還要早

那麼,為什麼黃帝的地神身份會被忽略呢?這還要追溯到道教神話的起源,道教將黃帝納入神系中,是為“中天紫微北極太皇大帝”。從地位上來看,太皇大帝與玉皇大帝是等同的。其職能雖然是“地神”,但並沒有人以地神稱呼黃帝。自秦漢道教興起直到宋代達到巔峰時,地神的地位逐步衰減(畢竟統治者追求的是長生不死的天道),以至於地神的“存在感”越來越低。除此之外,筆者認為地神之所以名不見經傳,是因為皇帝信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信條,認為凡間的一切都歸天子司掌,所以,自然不需要再創造一位與自己分權的地神。

中國的首位“地神”是誰都認為是后土娘娘,其實此神比她還要早

從今天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看出,我國遠古社會的“自然神”是比較齊全的,地神並不會缺席。只是因為某些現實原因,隨著時代的發展地神的地位逐漸衰落罷了。參考資料:【《大荒北經》、《山海經》、《史記》、《楚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