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偉嶺:立秋之後還是熱 (散文)

田偉嶺:立秋之後還是熱 (散文)

立秋之後還是熱

(散文)

文/田偉嶺

冷在三九,熱在中伏。今年中伏二十天,持續的桑拿天都在三十多度,人人都說熱,也的確是真熱。就連有時下點小雨的時候,也很難有點涼風,悶熱難耐,汗流浹背。

現在的年代,有空調,電風扇相伴都還在喊熱,那麼過去呢?過去沒有電的年代不熱嗎?也熱。在早的時候怎麼熱不知道,只記得小說«水滸傳»中,在黃泥崗上的大漢們曾經這樣表述過當時的熱況,“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農夫心內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由此,從某些方面也可以看出當時社會上的一些不公平景況。在«水滸傳»中生活的那個年代,在“赤日炎炎”的季節裡,只有那些“公子王孫”這個層面的人物才能“把扇搖”,可以無所事事地打扇求涼,作為一般平民百姓是享受不上這個待遇的。不但不能“把扇搖”,還得要“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因為鋤草滅荒的時候正是“赤日炎炎”的季節,只有在“日當午”的當口把那影響莊稼生長的野草除掉,才能達到“滅荒”之目的。為了“盤中餐”,只能“鋤禾日當午”,不能說熱,也不能怕熱。

田偉嶺:立秋之後還是熱 (散文)

記得我小的時候,也就是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前後 ,到了伏天也是很熱,那時候在農村還沒有電,對於熱到多少“度”這個概念也不是很清楚。只記得這天越熱這“知了”就叫得越起勁。只記得熱的小孩子們編個柳條帽溼上水戴在頭上防暑。下河下灣去游泳,上到樹上去躲太陽,躺在樹蔭下盼涼風。到了晚上,大人孩子們都跑到大街上來乘涼,跑到灣邊上去聊天,這個時候可以說是到了“人人都能把扇搖”的時代了。夜深了有的就在大街上席地而睡,有的大人帶著孩子到房頂上過夜。現在想來,這可能也有“高處不勝寒”的道理吧!因為在我們這個大平原的農村,屋頂也可以算得上是高處了。

隨著科學的發展和進步,現在“熱”和“涼”也好像是相對的了。有“熱”可以變“涼”,但變“涼”必然要生“熱”,這“熱”好像也有點更不公平了。因為有些人在享受“涼”的舒適過程中,也給我們這些生活在大自然中的平民百姓們增添了新的“熱”。再不是當年“公子王孫把扇搖”時候的差距了。那時候“公子王孫”搖來的雖然是涼風和享受,但不會生成新的“熱”去影響別人。現在則不然,身在“涼”中者反而正在說“熱”,身在熱中者卻難以求涼。不信你看,以不同形式教給我們這些平民百姓如何降溫防暑的先生們,大都會穿著西服,打著領帶,五扣封嚴地出現在鏡頭中或者螢幕上,這顯然當時所處的環境是在二十五度以下,否則他們也是會熱地汗流浹背的。這時間小環境下的“涼”是以給大自然製造熱為前提的。在創造“涼”的過程中,也同時把“熱情”送給了社會。

田偉嶺:立秋之後還是熱 (散文)

當然,現在是再也沒有“鋤禾日當午”的景況了。可那勞動者的崗位還在,一直堅持在工作崗位上的環衛工人,各個工地上的建設者們,修建高架路橋的電焊工師傅們,不但承受著各個方面呈送來的“熱情”,還要頭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辛勤勞作。不但不能言熱,還要預防因為熱而帶來的不安全因素,如電火花灼傷等等。那厚厚的工作服和那在工作崗位需要著西服,打領帶的環境感覺其立意是絕對不同的。這些工作在大自然中的勞動者們對抗“熱”的主要措施,就是休息時的一大杯白開水或者是一大碗綠豆湯,間或是在廕庇樹下最簡單的“把扇搖”。由此想來,有些人在爭取“涼”的時候也應該想想別人的熱,這極端的自然環境也可能與這自覺不自覺地破壞環境有關,人人都獻出一點努力,這人和自然也可能會更加和諧。其實,夏天天熱,在某些場合著夏裝也不失為是一個時尚,其實實際一點不是更好嗎?

昨天立秋了,可還在中伏裡,天還是有些熱,這天究竟還熱幾天,誰也說不準。據說要是這“秋老虎”來了,再多熱上幾天也是有可能的。

不過,夏天嘛,還是出點汗的好!

搖搖扇子,享受自然,這已不再是“公子王孫”們的專利了!

2021,8,8

田偉嶺:立秋之後還是熱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