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怕”孩子膽小往往是家長這些行為造成的,有的趕緊改

5歲的阿福是個性格很隨和的男孩。平時,雖然不會怕貓狗,但見到蟲子就會大哭。喜歡玩滑梯,但不敢像其他孩子一樣從下往上爬滑梯。他不敢一個人睡,也不敢一個人待在一個地方。看到動作快、力量大的小朋友也會躲開。小孩子顯得膽小,其實是孩子具有理性、潛力和自我保護、自我調節的能力的表現。從某種角度看,這也說明了孩子想象力正在發展,父母不必為此過分擔心。膽小不是基因在作怪。

“媽媽,我怕”孩子膽小往往是家長這些行為造成的,有的趕緊改

儘管許多資料表明,女性通常比男性膽小。但是研究還證明,膽小並不是天生的。很多時候,女性的膽小似乎是天經地義的。許多媽媽的膽小能被家人允許和“鼓勵”。當媽媽表現出膽小,會被孩子敏感地捕捉到,並開始學習和模仿,成為他們行為習慣的一部分。因此,父母應該樹立一個勇敢大方的榜樣,並儘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過度的焦慮和恐懼。後天的膽小是如何“培養”出來的呢?一些父母可能不知道,孩子膽小的性格中很大一部分是由父母的行為態度影響導致的。

“媽媽,我怕”孩子膽小往往是家長這些行為造成的,有的趕緊改

一、父母的過度保護。擔心孩子磕著和摔著了,總是把孩子帶在身邊,寸步不離開。認為孩子不能獨立處理事情,所以乾脆幫忙都做了,導致孩子從小就有強烈的依賴性和被保護的意識。從長遠來看,孩子習慣於由父母安排,對新事物沒有好奇心,也無法體驗新事物帶來的生活經驗。當孩子需要獨自面對新事物時,他必須使用膽小和畏縮來表達內心的恐慌。

“媽媽,我怕”孩子膽小往往是家長這些行為造成的,有的趕緊改

二、不恰當的暗示。父母習慣於把自己覺得可怕的事情強加在孩子身上,給孩子們不恰當的暗示。例如,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父母恐慌的擁抱孩子,口中說著“別怕,別怕”。當找到迷路的孩子後,父母將他緊緊抱在懷中,痛苦地哭泣……這些都會使孩子意識到剛剛面臨事情的可怕,導致日後對這些事和物產生莫名的恐慌感。

“媽媽,我怕”孩子膽小往往是家長這些行為造成的,有的趕緊改

三、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不要與陌生人說話”,是許多父母勸告他們的孩子的話。當他們看到自己的孩子與陌生的孩子或成人接觸時,父母總會非常警惕,擋在孩子面前,成為孩子的“代言人”。由於缺乏合適的溝通方式,以及與陌生人和群體的不適應,孩子逐漸失去了溝通能力和觀察能力,會變得膽怯,不敢在眾人面前講話,性格也變得膽小怯懦。各位寶媽,你們有沒有以上行為呢?歡迎留言、評論和轉發!我是長脖子媽咪,家有兩寶,熱愛教育,請隨時交流,多多關注!注:圖片來自網路,侵權請聯絡刪除。